民国二十三年,关外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住着个年轻的猎户,名叫赵三宝。这年刚入冬,三宝上山打猎,回来的路上忽见雪地里躺了个穿红袄的姑娘,脸蛋冻得发青,嘴唇却红得异样。
三宝心善,忙将人背回家中,灌了姜汤,好生将养。那姑娘醒来后自称叫胡媚儿,原是邻县人士,投亲不遇,流落至此。三宝见她无家可归,便留她住下。一来二去,两人竟生出情意,腊月里就成了亲。
成亲后,三宝越发精神焕发,打猎收获也比往日多了不少。媚儿不仅貌美,更有一手好绣工,绣出的花鸟鱼虫活灵活现,拿到镇上总能卖个好价钱。屯里人见了,都说三宝这是捡到宝了。
唯独屯东头的马婆婆见了媚儿,总是皱眉头。这马婆婆年轻时学过些方术,能看阴阳,懂些门道。她私下对三宝说:“你这媳妇不对劲,我瞧她走路脚跟不沾地,眼里有绿光,怕不是寻常人。”
三宝只当是马婆婆老糊涂了,笑道:“媚儿对我好着呢,您老多心了。”
说来也怪,自打成亲后,三宝身子虽看似健壮,实则日渐消瘦。白日里还好,一到晚上与媚儿同房后,第二天必定精神萎靡。邻居见了,都笑说:“三宝啊,媳妇虽好,也得节制些。”
三宝嘴里应着,心里却也纳闷。这日他上山打猎,遇见了屯里的老猎户刘三爷。三爷见他眼窝深陷,面色灰暗,便拉住他道:“三宝,你这脸色不对啊,是不是招惹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三宝支吾着将马婆婆的话说了。刘三爷听后沉吟片刻,道:“马婆婆说的不无道理。我教你个法子,今晚你假装睡熟,看她有何动静。”
当晚,三宝依计假寐。至三更时分,只见媚儿悄悄起身,对着窗外拜月,口中吐出一颗红珠,吸食月华。那珠子在她口鼻间来回滚动,每滚动一次,三宝便觉身上一寒,似有什么被吸走。
三宝吓得魂飞魄散,第二天一早就去找马婆婆。马婆婆听后叹道:“果然是个妖精!你且别声张,我去请我师兄来降她。”
马婆婆的师兄姓常,住在百里外的三道沟,据说颇有道行。常老道来时已是三日后,这期间三宝推说身子不适,不与媚儿同房。媚儿似乎有所察觉,越发殷勤,眼中却时有凶光闪现。
常老道暗中观察一日,对三宝说:“这是个狐狸精,道行不浅。她眼下对你尚有情意,故未下死手。若直接收她,恐两败俱伤。我有一计,可试她一试。”
次日,常老道扮作游方郎中来到三宝家,假意为三宝诊脉,后大惊道:“这位兄台气脉虚弱,似是元气大伤,若不及时医治,恐有性命之忧!”
媚儿急问:“可有治法?”
老道捋须道:“需得至亲之人每日以心头血喂之,连服七日,方可痊愈。只是取心头血极损自身,恐...”
媚儿不待他说完,即道:“我愿取血救夫。”
老道眼中闪过讶异,旋即道:“娘子情深,令人感动。明日午时,我来取第一滴血。”
当夜,三宝见媚儿对灯独坐,面露忧色,心中不由一软,暗想:或许她真对我有情?但想起那夜景象,又硬起心肠。
第二天午时,老道准时而来。媚儿挽起衣袖,露出雪白臂膀。老道取出一柄银刀,正要下手,忽听得门外一声大喝:“且慢!”
但见一个白发老翁拄杖而入,指着老道怒道:“何方妖道,敢伤我孙女!”
老道一惊,旋即冷笑:“我道为何这狐精道行如此之深,原来有你这老狐做靠山!”
老翁不答,转向媚儿道:“傻丫头,我早说过人狐殊途,你偏不听。如今人家请道士来收你,你还真要为他取心头血?”
媚儿泪如雨下:“爷爷,他是真心待我好,我亦真心待他。即便为他死了,我也心甘。”
三宝在一旁听得,心中震动。回想这半年来,媚儿确实待他极好,不仅持家有方,且在他病时日夜照料。那些绣品卖来的钱,大半都用来给他买补品了...
老道见三宝犹豫,急道:“三宝莫被迷惑!妖最擅骗人心!”
老翁怒极,身形一晃,现出狐首原形,向老道扑去。老道急忙取出法器相抗。一时间屋内光芒四射,狐影纵横。
媚儿却不去帮爷爷,反而扑到三宝身前,为他挡开飞来的符咒碎片,背上被划出深深血痕。
三宝见状,终于心软,大叫:“住手!都住手!”
老道与老狐闻言分开,仍是怒目相对。
三宝对媚儿道:“你实话告诉我,你是否真是狐精?那夜吸我元气的是不是你?”
媚儿泣道:“妾确是狐精。那夜吸你元气实非得已,我每七日需采阳补阴,否则现出原形。但我从未想害你性命,每次只取少许,事后都为你熬制参汤补身...”
老道冷笑:“妖言惑众!”
三宝却想起,确每次精神不济后,媚儿都会端来参汤,他饮后便觉舒坦许多。
老翁叹道:“小子,我孙女对你确是一片真心。她本可寻他人采补,却只因钟情于你,宁冒风险与你长相厮守。那取心头血之法,若是人类,或可一试,但于狐精而言,取心头血无异自毁道行,七日后必现原形而死。她明知如此仍应允,你还不明白她的心意吗?”
三宝看着媚儿苍白的脸,背上还在渗血的伤口,终于泪流满面,对老道一揖:“道长,请您放过她吧。无论她是人是狐,她待我是真心的。”
老道跺脚道:“糊涂!人妖结合,必遭天谴!”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老道脸色大变:“不好了!天谴将至!”
老翁也惊惶失措:“必是我等泄露天机,引来雷劫!”
媚儿紧紧抱住三宝:“夫君,是我连累了你!”
三宝却坦然道:“既为夫妻,当同生共死。”
刹那间,一道闪电破窗而入,直劈向媚儿。三宝不假思索,翻身将她护在身下。
预期中的剧痛并未到来,但闻一声巨响,屋内金光四射。待光芒散去,只见老道手中法器破碎,口角溢血,显然是为挡天雷受了重创。
老翁赶忙拜谢:“多谢道长以德报怨!”
老道叹道:“罢了罢了!见你二人真情,老道也不忍拆散。只是人妖终究殊途,长此以往,必损阳寿。”
媚儿拭泪道:“妾有一法。妾可散去百年道行,化作凡人,只是此后将不能再现原形,与常人也无异。”
老翁急道:“孙女三思!这百年修行不易啊!”
媚儿坚定道:“能与夫君相守,胜似百年孤独修行。”
三宝感动不已,紧紧握住她的手。
媚儿当即跪地向月发誓,愿散尽道行化为凡人。只见她周身泛起白光,身形渐渐变化,最后昏倒在地。
待她醒来,眼中绿光已逝,面色红润如常人。老翁见状,长叹一声,化作青烟而去。
老道调理数日后也告辞离去,临行前对三宝说:“你好生待她。她已非凡类,亦非常人,乃是缘造化所致。”
自此,三宝与媚儿恩爱有加,第二年生下一对龙凤胎。孩子聪颖异常,却无任何异状。
唯有时至今日,靠山屯的老人还会说起那段奇事。据说在某些月圆之夜,还能看见一只老狐远远蹲在山头,望着屯中灯火,似是守护着什么。
而三宝和媚儿,相守至白头,一生再无怪异之事。只是媚儿年至古稀,容貌仍如三十许人,成为当地一桩奇谈。每逢有人问起,三宝总是笑而不答,眼中满是温柔。
人说狐妖惑人,然情之所在,何问人妖?真心相待,纵是异类,亦胜人间无数虚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