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父母见面圆满成功后,天赐和苏念晴的婚事便正式提上了日程。按照当地习俗,订婚是结婚前的重要一步,象征着两个家庭对这门亲事的正式确认,也需要一定的仪式感。
林心大回到唐山后,立刻和尹家三姐妹商量起来。虽然尹家近年来屡遭变故,经济上并不宽裕,但这是天赐的人生大事,林心大决心要办得体面、周到,不能委屈了念晴,也不能让苏家看轻。有芳、有慧、有娟三位姑姑也全力支持,纷纷表示要凑钱出力。
“嫂子,订婚的礼金我们姐妹仨来出一部分,你别一个人扛着。”有芳作为大姐,率先表态。
“对,首饰什么的,我们也帮着参谋。”有慧附和道。
有娟更是积极:“酒店、流程我来联系,我认识几个朋友做这个的。”
看着小姑子们热心的样子,林心大心里暖融融的。她知道,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亲情支持。
与此同时,苏家那边也在积极准备。苏母拉着念晴,开始置办嫁妆,虽然苏家主张节俭,但该有的体面一样不少。苏父则开始留意着合适的酒店,想着把订婚宴办得热闹又不过分铺张。
天赐和念晴作为当事人,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他们照常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将订婚的具体事宜全权交给了父母们操办,只是在大方向上给些参考意见。天赐将一笔不小的项目奖金交给了母亲,让她用于订婚开销;念晴则时不时把妈妈选的喜被、首饰样式拍照发给天赐看,小两口隔着电话也能甜甜蜜蜜地讨论半天。
经过几次电话沟通和一次简短的碰面,林心大和苏母两位准亲家母将订婚的日子定在了三个月后的一个周末吉日。地点选在了省城一家中档偏上的酒店,环境优雅,价格适中。
订婚的流程也大致商定:男方家准备聘礼(包括礼金、首饰、衣物等),女方家准备回礼;订婚宴上,双方至亲好友小聚,交换订婚戒指,正式确定关系。
林心大仔细盘算着手里的积蓄和小姑子们支援的钱,又和天赐商量着,定下了一个既符合礼数又不至于让苏家觉得有压力的礼金数目。她还特意托人从唐山带了上好的特产,准备连同聘礼一起送过去,显得更有心意。
随着订婚日期的临近,林心大忙碌并快乐着。她带着尹母一起去挑选送给念晴的金饰,老人虽然精神不济,但听到是给孙子媳妇买礼物,也强打精神,浑浊的眼睛里透出光彩。林心大还抽空去了趟省城,和念晴一起逛了商场,给未来的儿媳妇买了几身质地好的新衣服,那份细心和疼爱,让念晴感动不已。
喜悦的气氛,冲淡了老屋积郁已久的悲伤。 尹母的脸上多了笑容,天赐工作起来更有干劲,连带着林心大自己也仿佛年轻了几岁,走起路来都带着风。街坊邻居们得知消息,也纷纷送上祝福。
这一切的忙碌和期盼,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开启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订婚,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对过去所有苦难的一次告别,是对未来美满生活的郑重期许。喜事临门,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