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大泽乡起义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上炸开了锅,让原本就人心惶惶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胡亥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眼中闪烁着愤怒和恐惧的光芒。他双手紧紧地抓住龙椅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自从得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消息后,他就一直处于极度的焦虑和愤怒之中。在他看来,这些卑微的百姓竟然敢公然反抗他的统治,这是对他天子威严的极大挑衅。
“朕养你们这些大臣何用!”胡亥突然大发雷霆,猛地一拍龙椅,站起身来,大声吼道,“如今大泽乡叛乱四起,你们却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对策,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朕的江山毁于一旦吗!”
朝堂之下,大臣们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他们深知胡亥此时正处于暴怒之中,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这时,赵高余党中的一位佞臣,眼珠一转,心中打起了坏主意。他向前跨出一步,跪在地上,大声说道:“陛下息怒。臣以为,这陈胜吴广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只要陛下派一支精锐之师前往镇压,定能将他们一举剿灭。”
胡亥听了,稍微冷静了一些,问道:“那你认为派谁去合适呢?”
那佞臣连忙说道:“臣听闻章邯将军智勇双全,且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若派他率领骊山刑徒军前往平叛,必能马到成功。”
胡亥听了,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你所言。立刻传朕旨意,命章邯率领骊山刑徒军前往大泽乡,将那些叛贼统统剿灭!”
就在胡亥下达命令的时候,林悦再也忍不住了。她深知秦朝的暴政已经让百姓们忍无可忍,这场起义是百姓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反抗。如果继续采用镇压的手段,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她决定挺身而出,劝谏胡亥改变政策。
林悦向前跨出一步,跪在地上,说道:“陛下,臣妾有话要说。”
胡亥看到是林悦,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悦儿,你有何事要说?”
林悦抬起头,看着胡亥,诚恳地说道:“陛下,如今各地百姓之所以会起义反抗,是因为秦朝的赋税和徭役过于繁重,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是走投无路才被迫反抗。臣妾以为,陛下此时应该轻徭薄赋,安抚民心,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起义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采用镇压的手段。”
胡亥听了林悦的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心中有些不悦。他觉得林悦一个女子,不懂朝政大事,竟然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他的决策。但他又念及林悦平日里对他的温柔体贴,强忍着怒气,说道:“悦儿,你不懂。这些叛贼胆敢公然反抗朕的统治,若不严厉镇压,如何能彰显朕的天子威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效仿他们,那朕的江山岂不是岌岌可危了?”
林悦见胡亥不听劝告,心中十分焦急。她继续说道:“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如果百姓们都反了,陛下即使有再强大的军队,也难以维持统治。轻徭薄赋、安抚民心,才是长久之计啊。”
就在这时,赵高余党中的另一个佞臣,看到林悦在朝堂之上劝谏胡亥,心中十分嫉妒。他担心林悦会得到胡亥的信任,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于是,他眼珠一转,心生一计,大声说道:“陛下,林悦此言看似为陛下着想,实则居心叵测。她与那些叛贼暗中勾结,妄图颠覆陛下的统治,所以才故意在朝堂之上提出轻徭薄赋的主张,想要动摇陛下的军心,让叛贼有机可乘。”
胡亥听了那佞臣的话,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本来就对林悦的劝谏有些不满,此时又听了这样的诬陷之词,顿时怒火中烧。他指着林悦,大声吼道:“好你个林悦,朕平日里对你宠爱有加,你却如此背叛朕!说,你是不是与那些叛贼暗中勾结?”
林悦听了胡亥的话,心中又惊又怒。她没想到自己一片真心为胡亥着想,却换来这样的诬陷。她抬起头,看着胡亥,眼中满是委屈和失望,说道:“陛下,臣妾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臣妾提出轻徭薄赋的主张,完全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怎会是与叛贼勾结呢?”
那佞臣见胡亥有些动摇,连忙又说道:“陛下,不要被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如果她没有与叛贼勾结,为何会如此清楚叛贼的情况,还提出这样的主张?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
胡亥听了那佞臣的话,觉得有道理,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起来。他大声说道:“来人,将林悦打入大牢,待朕查明真相后再做处置!”
林悦听了胡亥的话,心中一阵绝望。她没想到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一心想要改变历史,却落得如此下场。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也要让胡亥认识到秦朝目前面临的危机。
就在侍卫们准备上前将林悦带走的时候,林悦突然大声说道:“陛下,且慢!臣妾有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可以让陛下看到各地百姓对秦朝暴政的不满。”
胡亥听了林悦的话,愣了一下,说道:“你有什么证据?快拿出来给朕看看。”
林悦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妾近日发明了一种活字印刷术,可以快速地印刷文字。臣妾利用这种技术,收集了各地百姓对秦朝暴政的不满奏报,并将其印刷成册。请陛下过目。”
说完,林悦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奏章,递给了身旁的侍卫。侍卫将奏章呈给了胡亥。
胡亥接过奏章,疑惑地翻开。只见奏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地百姓的诉苦和不满,有的抱怨赋税太重,一家人辛苦一年,连饭都吃不饱;有的抱怨徭役太多,家里的壮劳力都被征去服役,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无人照顾;还有的直接咒骂秦朝的暴政,希望早日能够推翻秦朝的统治。
胡亥越看越生气,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双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没想到,在秦朝的统治下,百姓们竟然对他如此不满。但他作为一个骄傲自大的天子,又怎么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这全是假的!是你们故意捏造出来欺骗朕的!”胡亥突然大发雷霆,将奏章狠狠地撕毁,扔在地上,大声吼道,“朕乃天子,何需听民!朕的旨意就是法律,朕的决定就是天意。谁要是敢违抗朕的旨意,就是与天作对,必遭天谴!”
林悦看着胡亥疯狂的举动,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悲哀。她没想到,胡亥竟然如此昏庸无道,如此固执己见。她知道,自己再怎么劝谏也没有用了,胡亥已经陷入了自己的疯狂之中,无法自拔。
“陛下,你这样做只会让秦朝更快地走向灭亡。”林悦悲痛地说道,“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如果百姓们都反了,陛下你的江山还能稳固吗?”
胡亥听了林悦的话,更加愤怒了。他指着林悦,大声吼道:“你这个贱人,竟敢诅咒朕的江山!来人,将她拉出去,斩首示众!”
侍卫们听了胡亥的命令,立刻上前,将林悦押了下去。林悦没有反抗,她知道,反抗也没有用。她只是默默地看着胡亥,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就在林悦被押出朝堂的时候,朝堂之下的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大臣对胡亥的昏招感到震惊和愤怒,他们深知胡亥这样做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有的大臣则选择了沉默,他们害怕惹祸上身,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大臣则暗自庆幸,他们觉得林悦的倒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讨好胡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在朝堂之外,林悦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引来了许多百姓的围观。百姓们看到林悦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竟然要被斩首示众,都感到十分惋惜和愤怒。他们纷纷议论起来,指责胡亥的昏庸无道和残暴不仁。
“这么好的一个女子,为什么要杀她啊?”
“秦朝的暴政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连这样一个无辜的女子都不放过。”
“我们不能再这样忍受下去了,我们要反抗,我们要推翻这个暴虐的秦朝!”
百姓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他们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林悦看着这些愤怒的百姓,心中感到一丝欣慰。她知道,自己的死或许能够唤醒更多百姓的反抗意识,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反抗秦朝的暴政。
就在林悦即将被押上刑场的时候,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只见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的骑士大声喊道:“刀下留人!陛下有旨,赦免林悦死罪!”
林悦听了骑士的话,心中十分惊讶。她不知道胡亥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主意,赦免她的死罪。但她也顾不上那么多,她只知道自己暂时逃过了一劫。
原来,在林悦被押往刑场的途中,朝堂上有一位正直的大臣,他深知林悦是被冤枉的,也深知胡亥的昏招会让秦朝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他冒着被胡亥治罪的风险,再次进宫劝谏胡亥。
“陛下,林悦虽然劝谏的方式有些不当,但她也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啊。如今各地起义不断,陛下正需要像林悦这样有智慧、有见识的人来辅佐您。如果将她斩首示众,只会让百姓们更加寒心,让起义军更加猖獗啊。”那位大臣诚恳地说道。
胡亥听了那位大臣的话,心中有些动摇。他虽然骄傲自大,但也不傻。他知道,目前秦朝的局势确实十分危急,如果再这样一意孤行下去,恐怕真的会失去江山。于是,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朕就赦免她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她打入冷宫,终身不得外出。”
就这样,林悦被赦免了死罪,但被打入了冷宫。在冷宫里,林悦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她要继续想办法改变秦朝的命运,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而胡亥在赦免林悦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政策。他依然命令章邯率领骊山刑徒军前往各地镇压起义。章邯虽然勇猛善战,但在面对各地纷纷起义的百姓时,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秦朝的统治,在这场疯狂的镇压中,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