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终南山脚下已集结了三方力量——儒家的学子手持经卷,以“仁”为盾;道家的弟子握着符箓,以“法”为刃;佛家的僧众身披袈裟,以“善”为念。衍圣公、太清道长与玄奘大师站在最前,镇国大将军的禁军则围绕陨星台布下防线,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凝重。
孙浩握着四象佩,站在陨星台边缘,目光落在石面上密密麻麻的星魂符文上。这些符文扭曲缠绕,如同杂乱的丝线,他尝试调动星魂之力解读,可符文却如同活物般游动,始终无法抓住核心规律。
“魔物在干扰符文的频率。”太清道长皱眉,拂尘一挥,一道青光扫过符文,却只让它们短暂停滞,“必须找到‘阵眼枢纽’,才能稳住封印,可枢纽被魔气包裹,我们的力量根本无法渗透。”
话音刚落,陨星台中央突然裂开一道缝隙,黑色魔气喷涌而出,化作一只巨大的魔爪,朝着最近的儒家学子抓去。衍圣公立刻展开圣典,金色的“仁”字形成屏障,却被魔爪瞬间压得变形,圣典上甚至浮现出细微的裂痕。
“是‘魔帅’!”玄奘大师脸色凝重,“它已吸收了封印的部分力量,比之前的魔将强十倍!”
孙浩看着摇摇欲坠的屏障,心中焦急万分。他再次将意识沉入符文,试图从杂乱的线条中找到规律——突然,他想起在宇宙中解析暗熵能量的经历,想起与黑蛟建立契约时的意识共鸣,那些看似无关的记忆,竟在这一刻与眼前的符文产生了奇妙的连接。
“原来如此……”孙浩眼中突然亮起光芒。他的悟性远超常人,能在混乱中捕捉本质——这些符文并非静态的阵图,而是动态的“意识流”,每一道线条都对应着远古星魂族的意志,而魔气的干扰,本质是在扭曲这些意志。
他不再强行调动星魂之力,而是闭上双眼,让自身意识与符文的波动同步。如同当年净化堕蛟时那样,他将宇宙中“文明共生”的记忆、与幻兽契约的温暖、守护星核的决心,化作一道温和的意识流,缓缓融入符文之中。
这便是高悟性的好处——无需繁琐的推演,无需海量的知识积累,只需一点契机,便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找到破局的关键。
片刻后,陨星台的符文突然停止游动,石面上浮现出一道淡金色的轨迹,如同为孙浩指引方向。太清道长震惊地看着这一幕:“他竟能与远古符文‘共情’!这悟性,怕是千年难遇!”
孙浩顺着轨迹走到陨星台中央,将四象佩嵌入地面的凹槽。玉佩与符文接触的瞬间,儒道佛三家的力量同时涌入——儒家的“仁”化作稳固的地基,道家的“法”形成流动的脉络,佛家的“善”凝聚成净化的光芒,三者与孙浩的意识流融合,在魔帅的魔气中开辟出一条通道,直抵封印的核心。
“不可能!”魔帅发出愤怒的嘶吼,魔爪再次袭来,却被衍圣公、太清道长与玄奘大师联手挡住。三位顶尖强者全力爆发,金色的圣典、青色的拂尘、红色的袈裟交织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为孙浩争取时间。
孙浩将意识彻底沉入封印核心,借助高悟性,他瞬间理解了星魂封印的运转逻辑——这不仅是一道屏障,更是一座“跨域共鸣阵”,能与宇宙中的星魂网络产生连接。他立刻调整意识频率,模仿幼蛟的净化波动,对着封印核心轻声低语:“以星魂之名,唤共生之力,净魔界之浊,守两界之安。”
随着话音落下,封印核心爆发出耀眼的银白色光芒,这光芒与孙浩体内的星魂之力同源,与宇宙中的星魂网络产生了跨越位面的共鸣。陨星台的符文全部亮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罩,将魔帅的魔气牢牢困住。
光罩中,无数道细微的意识流涌动——有来自宇宙文明的问候,有幻兽契约的温暖,有星魂族的指引。这些意识流如同无数把利剑,刺穿魔帅的魔气,将其本体暴露在净化光芒之下。
“不——!”魔帅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在光芒中快速消融,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在陨星台上空。而北境传来消息,魔族大军因魔帅陨落,失去了指挥,已被誉王的军队击退。
危机解除,衍圣公看着孙浩,眼中满是赞叹:“若不是你的悟性,我们就算耗尽力量,也无法破解符文的奥秘。这不仅是天赋,更是你心中那份‘守护’的意志,为你点亮了破局的明灯。”
孙浩笑着摇头,目光望向封印核心——那里,银白色的光芒正与宇宙中的星魂网络建立稳定的连接,幼蛟与黑蛟的气息隐约传来,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他知道,只要继续借助悟性钻研封印,迟早能打开返回宇宙的通道。
当晚,皇帝下旨,封孙浩为“护国侯”,允许他自由出入陨星台。孙浩站在陨星台上,手中握着四象佩,掌心的星魂之力与封印的光芒交织。他知道,属于他的故事,无论在哪个世界,都不会结束——因为高悟性带给他的,不仅是破局的能力,更是永不放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