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大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先将张县长今天紧凑的日程再次核对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刚处理完这些,陈志远和王天谷就带着熬夜奋战后的疲惫与兴奋,将那份最终定稿的调研报告送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报告封面简洁庄重,标题朴实无华——《关于当前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主要困境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我深吸一口气,翻开内页。纸张还散发着打印机的微热气息。
里面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通篇用扎实的数据揭示趋势,用鲜活典型的案例反映问题,将企业家们反映的“融资高山”、“审批长途”、“检查风暴”、“隐形门槛”等几大困境,如同解剖麻雀般,一层层剖析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数据来源清晰,案例典型具体,问题指向明确,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更难得的是,报告后半部分提出的对策建议,如“规范涉企检查,探索‘综合查一次’”、“清理隐形壁垒,建立投诉反馈机制”等,条条切中肯綮,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充分考虑了河清县当前的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并非空中楼阁。
“辛苦了!”我合上报告,对眼前两个眼带血丝却精神亢奋的下属郑重说道,“这份报告,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也承载着我们政研室的开门第一炮!”
我没有立刻将报告呈送张县长。尽管内心对报告质量有信心,但官场规矩不能废。
我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先来到了谭井川主任的办公室。谭主任作为政研室主任,是我们的直接领导,程序上的尊重必须到位。
“谭主任,这是我们政研室关于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调研报告,最终稿出来了。请您把关。”我将报告轻轻放在他办公桌上,语气恭敬。
谭井川正拿着份文件在看,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哦?这么快就弄好了?林主任的效率真是没得说。”他随手翻开报告,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录和前面的摘要部分,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他看得并不算特别仔细,大约过了几分钟,便合上了报告,笑着对我摆摆手:“行了,我看过了。写得很好嘛,数据详实,问题抓得准,建议也提得实在。这方面你是专家,我没什么意见。你直接报给张县长吧!”
他这话说得爽快,带着一种“放手让你们年轻人干”的姿态。我心中明了,他这是乐得当个“甩手掌柜”,既显示了对我能力的认可和信任,也避免了万一报告内容敏感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谢谢谭主任信任!那我们就按程序上报了。”我拿起报告,态度依旧谦逊。
我立刻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来到了张县长办公室,将其放在他办公桌待阅文件的最上方。
整个上午,我都有些心神不宁,时不时留意着县长办公室的动静。
下午三点多,内线电话终于响了,是张县长让我过去。
我快步走进办公室,只见那份报告正摊开在张县长宽大的办公桌上,旁边放着他常用的红蓝铅笔。报告页边空白处,竟然留下了不少他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划出的重点线!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张县长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凝重和欣慰的表情,他用手指点了点那份报告:
“林涛,你们政研室这份报告,我仔细看完了。”他语气沉稳,“问题找得很准,情况摸得非常实!尤其是这几个案例,很有代表性,直指要害。后面这些建议,也动了脑筋,不是空对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他拿起报告,翻到扉页,拿起钢笔,略一沉吟,便挥笔写下一段遒劲有力的批示:
“此调研报告问题找得准,情况摸得实,建议切实可行。政研室初建伊始,能拿出如此接地气、有见地的成果,值得肯定。请文明同志(周常务副县长)牵头,组织工信、财政、税务、市监、人行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此报告所提问题与建议,提出具体落实意见,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看到这段批示,我心中一块巨石轰然落地,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涌遍全身!这不仅是对我们政研室工作的极大肯定,更意味着我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真正进入了县政府的决策流程,有可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
“感谢县长肯定!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我强压激动,声音略显沙哑地保证。
“嗯,很好。”张县长满意地点点头,“政研室这第一炮,算是打响了!你们要发挥专业优势,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这种深入扎实的作风。”
回到办公室,我让李晓燕把批示和报告复印件分发给各局办,特意多印了几份放在府办大厅的阅报栏里。
谭主任专门到办公室,拍了拍我的肩膀:“林主任,这次干得漂亮!政研室在县里的名声,算是立住了。”
我笑着说:“都是在谭主任您的指导下,还有天谷、志远他们加班加点,我只是统了个稿。” 谭主任眼里闪过一丝笑意,显然对这句 “指导” 很受用。
初战告捷!政研室这块刚刚挂上的牌子,凭借这份沉甸甸的报告,算是真正在能人辈出、关系复杂的县府大院立住了,而且立得挺稳!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在府办内部传开。那些原本抱着手臂,等着看“年轻人办事不牢”、“新衙门瞎折腾”笑话的人,听到张县长的高度评价和明确批示后,都不由得悄悄收起了轻视之心,看我们政研室这几个人的眼神,也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