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节。往年的汴京此夜应是火树银花,今年却只有城头摇曳的火把和远方金军营寨的篝火。李纲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城头巡视,连日的守城战让他消瘦了不少,但那双眼睛在夜色中依然锐利如鹰。
\"李大人!李大人!\"一个年轻士兵连滚带爬地奔上城楼,声音因激动而变调,\"西边!西边来大军了!\"
李纲猛地转身,扑到城垛前。西方地平线上,一条火龙正在缓缓移动,旌旗在火把映照下隐约可见。最前方那面猩红大旗上,赫然绣着一个苍劲的\"种\"字。
\"是种老将军...\"李纲声音哽咽,多日来的重压在这一刻化作热泪,\"西军...西军终于到了!\"
城头守军顿时沸腾起来。消息像野火般传遍全城,连深宫中的赵桓都闻讯登上城楼。当看到西方那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时,这位年轻皇帝终于露出了多日来的第一个笑容。
种师道立马军前,望着这座他年轻时曾驻守过的都城。七旬老将银发白须,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身形依然挺拔如松。
\"父帅,\"其子种洌驱马近前,\"汴京形势比想象的还要危急。听说昨日金军差点攻破陈州门。\"
老将军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金军营寨:\"完颜宗望把营寨扎得倒是齐整,可惜...\"他轻蔑地哼了一声,\"犯了兵家大忌,把退路留得太窄。\"
此时,一队禁军从城中驰出,为首的是新任签书枢密院事宇文虚中。
\"种老将军!\"宇文虚中在马上拱手,\"陛下在宫中设宴,为老将军接风洗尘!\"
种师道却不动:\"有劳宇文大人回禀陛下,军情紧急,老臣要先巡视城防,部署防务。待击退金虏,再饮庆功酒不迟。\"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让宇文虚中一时语塞。
当夜,种师道与李纲在城楼相见。两位忠臣执手相看,竟一时无言。
\"老将军...\"李纲刚开口,就被种师道打断。
\"李相公守城辛苦,老夫都听说了。\"老将军拍拍他的肩,\"现在说说,城中还有多少可用之兵?粮草还能支撑几日?\"
两人在城楼中密谈至深夜。种师道听着李纲的叙述,眉头越皱越紧。
\"如此说来,主和派在朝中依然势大?\"老将军沉吟道,\"难怪陛下至今犹豫不决。\"
\"正是。\"李纲叹息,\"白时中、李邦彦等人日日劝说陛下议和,若非老将军及时赶到...\"
种师道突然起身,走到城垛前指着金军营寨:\"你看,金军虽众,但孤军深入,粮道漫长。若我军出奇兵断其粮道,再以重兵攻其营寨,必可大破之!\"
\"老将军此计大妙!\"李纲眼睛一亮,\"只是...朝中那些主和派恐怕...\"
\"所以明日面圣,老夫要当面陈说利害!\"
次日清晨,垂拱殿内气氛凝重。种师道一身戎装,昂首立于殿中,与周围文官的宽袍大袖形成鲜明对比。
\"陛下,\"种师道声若洪钟,\"金虏虽号称十万,实则不过六万之众,且多是骑兵,不擅攻城。我军现有守军三万,加上西军两万,再招募城中义勇,足可一战!\"
他走到殿中悬挂的地图前:\"老臣愿亲率一军,出西门袭扰金军粮道。另请李相公固守城池,待金军粮尽自乱,便可内外夹击!\"
这番话说得殿上武将个个摩拳擦掌,文官却面面相觑。
李邦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种老将军勇武可嘉,然金军铁骑凶悍,万一出战失利,岂不是加速城破?\"
\"李相公此言差矣!\"种师道须发皆张,\"用兵之道,贵在掌握主动。若一味困守孤城,才是取死之道!\"
白时中阴阳怪气地说:\"老将军久在边关,怕是不知道中原兵马的战力。您那西军再能打,还能比真定、太原的守军更强吗?\"
这话刺痛了种师道。真定、太原的陷落,正是因为他被朝廷迟迟不发的援兵所误。
\"正是因为真定、太原教训惨痛,老夫才更要主动出击!\"老将军激动得满脸通红,\"难道要等金军后续部队赶到,坐视汴京重蹈覆辙吗?\"
一直沉默的赵桓终于开口:\"种老将军...你的忠心朕知道了。只是...出兵风险太大,还是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姚平仲将军到!\"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将领大步进殿,正是熙河经略使姚平仲。他年仅三十出头,却是西军中有名的勇将。
\"陛下!\"姚平仲声如洪钟,\"末将愿率敢死之士,夜袭金营!若不能取完颜宗望首级,愿献上项上人头!\"
这个提议让主战派精神一振,连种师道都微微颔首。姚平仲的骁勇是出了名的,若是偷袭得手,或许真能扭转战局。
但李邦彦立即反对:\"夜袭?万一中了埋伏怎么办?姚将军勇则勇矣,未免太过冒险!\"
两派再次争吵不休。赵桓被吵得头痛欲裂,最后竟采取了折中之策:同意姚平仲夜袭,但只给他五千兵马;同时让白时中继续与金军议和,准备两条退路。
这个决定让种师道仰天长叹。用兵最忌三心二意,陛下如此举棋不定,只怕要坏事!
正月十八夜,月黑风高。姚平仲率领五千精兵悄悄出城。这些西军老兵个个身手矫健,趁着夜色向金军营寨摸去。
起初一切顺利。巡逻的金兵都被悄无声息地解决,前锋已经接近中军大帐。
\"将军,看来金人毫无防备。\"副将低声说。
姚平仲心中暗喜,正要下令总攻,突然四周火把大作!
\"中计了!\"姚平仲心头一沉。只见完颜宗望骑着战马,在亲兵簇拥下缓缓走出。
\"姚将军,本帅等你多时了。\"完颜宗望大笑,\"你们宋人那点伎俩,岂能瞒得过我?\"
原来,白时中派往金营的议和使者,无意中泄露了夜袭的计划。
姚平仲咬牙道:\"既然中了埋伏,姚某唯有死战!弟兄们,随我杀!\"
一场惨烈的混战在黑夜中展开。西军虽然勇猛,但陷入重围,渐渐不支。姚平仲身被数创,仍在死战。最后在亲兵拼死护卫下,才杀出一条血路,逃回城中。
五千精锐,回来的不足千人。
消息传回,朝堂震动。主和派趁机发难,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主战派身上。
\"臣早就说过,出战必败!\"李邦彦在殿上痛心疾首,\"如今激怒金人,只怕议和都要难上几分!\"
连一直支持出战的赵桓都动摇了:\"种老将军...这...这可如何是好?\"
种师道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老臣有负陛下重托!但请陛下明白,此战之败,非战之罪,实是...\"
他想说是朝廷泄密所致,但看到白时中阴冷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完颜宗望因为宋军夜袭,将议和条件提高了一倍!现在要求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还要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镇!
\"这...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赵桓气得浑身发抖。
李邦彦却道:\"陛下,事已至此,不如...先答应下来,渡过眼前难关再说。\"
\"不可!\"李纲和种师道异口同声。
种师道急道:\"陛下!金人贪得无厌,今日割三镇,明日就要十州!不如让老臣整军再战,必雪前耻!\"
但惊惶失措的赵桓已经听不进去了。他看着殿下争吵的群臣,看着主和派幸灾乐祸的嘴脸,看着主战派痛心疾首的表情,只觉得天旋地转。
\"罢了...罢了...\"他颓然坐回龙椅,\"就依金人所请...议和吧。\"
这一刻,种师道仿佛瞬间老了十岁。他望着御座上那个优柔寡断的年轻皇帝,想起自己戎马一生守卫的江山,不禁悲从中来。
当夜,老将军独自登上城楼,望着北方喃喃自语:\"太祖皇帝,您若在天有灵,就请保佑大宋渡过此劫吧...\"
寒风中,老将的白发如雪。而在城外,金军的营火依然在夜色中闪烁,如同贪婪的狼眼。
(第六卷 第八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