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人凤办公室的爆炸声还在南京上空回荡。徐砚深带队冲进废墟时,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戴着毛人凤的腕表,但牙齿记录与档案不符。
“又是替身。”徐砚深踢开碎砖,“真的毛人凤恐怕早就...”
沈知意在保险箱残骸中找到半张照片:两个毛人凤的合影,背面写着“1925.9.1,重生之日”。
杜清晏立即调阅1925年9月的日本报纸,发现则小新闻:“中国留学生毛氏兄弟遭遇地震,兄丧弟存”。
“所以是双胞胎!”沈知意恍然大悟,“活下来的弟弟顶替了哥哥?”
陈景澜却摇头:“没那么简单。看照片阴影——其实是三个人。”
放大照片后,背景橱窗反射出第三个身影,一个戴面具的人正举着相机。
·
调查转向毛人凤的出身。浙江江山县的户籍记录显示:毛家确实有一对双胞胎,但哥哥毛万里1924年就病故了。
“所以1925年去日本的是弟弟毛人凤独自一人。”杜清晏疑惑,“那照片里另一个是谁?”
老邻居回忆:“毛家还有个小妾生的儿子,和双胞胎同岁,但从小送人了。”
线索指向上海孤儿院。档案记载1924年收容了个“毛姓男童”,备注“聪颖过人,善模仿”。
院长回忆:“那孩子1925年被日籍夫妇收养,改名三影一郎。”
·
所有线索突然串联起来。徐砚深调阅日本侨民档案,发现“三影一郎”1930年回国,在领事馆担任翻译——正是旅顺夏令营的日方翻译!
“所以‘影’是毛家第三个儿子?”沈知意整理时间线,“他冒充毛人凤混入军统?”
但陈景澜提出质疑:“如果他是日方的人,为什么帮我们揭露假毛人凤?”
答案在孤儿院档案最底层:张泛黄的日文奖状,表彰“三影一郎”在关东大地震中救助中国留学生。
颁奖人签名:毛人凤。
·
深夜,上海虹口区。根据奖状地址,他们找到间荒废的和屋。榻榻米下藏着本日记,署名“三影”。
1925年9月页写着:“今日救下毛君,他却认我作弟。为报救命之恩,决定替他活下去。”
1931年11月页:“戴局长命我冒充毛君执行秘密任务。见到杜清平同志,他竟认出我是假冒的...”
最后一页沾着血迹:“杜同志为保我身份,甘愿赴死。此恩必报。”
日记里飘出张当票:1931年11月4日,当掉翡翠念珠,赎金用于安置杜清平。
当铺老板证实:“是个戴口罩的男人,右手只有四根手指。”
·
“所以‘影’一直在保护杜清平?”徐砚深震惊。
陈景澜却冷笑:“那现在的‘影’是谁?日记可能是假的。”
他们决定试探。徐砚深故意放出假消息:“杜清平已在苏州找到。”
当夜,苏州传来急电:有个四指男子闯入疗养院,寻找“杜先生”。
抓捕过程中,那人服毒前喊出:“影大人万岁!”
尸检发现他耳后也有刺青:“影之叁”。
电话响起,陌生声音传来:“游戏升级。下一个目标:宋美龄。”
窗外,一艘气艇掠过夜空,撒下传单:“影之帝国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