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看着那三个孩子上辅导班,秀秀萌生了给自己请家教的想法。
在决定考大学后,秀秀深知自己理科和文综基础薄弱,尤其是数学和地理,光靠自己埋头苦啃效率太低,便动了请家教的心思。她在本地论坛和家教中心发布了信息,要求也很明确:有耐心,讲解清晰,能辅导成人高考数学和文综。
然而,过程却比她想象的要曲折。
好几个打电话来咨询的大学生或老师,一听说学生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要参加成人高考的“阿姨”,语气立刻就变得犹豫或者古怪起来。有的直接婉拒,说没教过成人;有的则暗示费用可能要高一些;还有的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仿佛“这年纪还学什么”的轻慢。
秀秀握着电话,听着那些或推脱或质疑的声音,心里不是不难过的,但更多的是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就不能学习了吗?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请家教,准备继续硬啃的时候,接到了一个听起来有些青涩却十分诚恳的电话。
“您…您好,我看到您找家教的信息…我是A大大二的学生,我叫林朗,学地理科学的…数学也还不错…不知道您…”电话那头的男生声音清朗,带着点紧张,但条理清晰。
秀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直接说明情况:“林同学你好,我需要辅导的是成人高考的内容,学生是我本人,我很多年没碰课本了,基础比较差,你…”
她话还没说完,那边的男生立刻接话,语气里没有一丝犹豫或惊讶,反而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和尊重:“没问题的!姐姐!活到老学到老,这特别酷!我特别佩服您!我什么时候可以过去试讲一下?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他这反应让秀秀愣了一下,随即心里一暖,仿佛连日的阴霾被一缕阳光穿透。
约好了时间,林朗准时上门了。他是个看起来很干净的男生,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简单的羽绒服和牛仔裤,斯斯文文,却充满朝气。他见到秀秀,礼貌地叫了声“秀秀姐”,没有丝毫的局促或不自然。
试讲环节,他准备得很充分。讲到数学函数时,他不是干巴巴地套公式,而是画着生动的图像,用比喻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单调性和奇偶性,比如用“上山下山”比喻单调增减,用“照镜子”比喻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听得秀秀频频点头,原本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具体起来。
讲到地理气候带和洋流时,他更是信手拈来,在白板上画出简易世界地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讲述风带如何形成,洋流如何影响沿岸气候,还能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为什么西欧冬天不那么冷,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秀秀听得入了神,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课堂,但这次的“老师”讲得有趣多了。她发现自己之前看不懂的图表和概念,经过林朗的讲解,竟然豁然开朗。
“秀秀姐,您理解得很快!很多点一点就透!”林朗看到她恍然大悟的表情,也不吝啬夸奖,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教学的成就感。
秀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属于学生的、汲取到知识后的纯粹笑容。她知道,她找到了最合适的家教。
就这样,林朗开始了他在秀秀家的寒假家教工作。每周几次的课程,成了秀秀备考生活中一抹亮色和强大的助力。书房里经常传来两人热烈的讨论声和偶尔豁然开朗的笑声。
有时候暖暖和明明也会好奇地扒在门口听,林朗还会顺手用零食袋给他们讲地球的构造,逗得两个孩子咯咯直笑。
这个看似普通的家教选择,不仅弥补了秀秀知识上的短板,更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和鼓励: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找对方法,遇到对的人。而外界的偏见和质疑,在她坚定的目标和有效的行动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