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宣布增持计划的第二天,香港《财经时报》的头版就刊登了一篇署名 “行业观察家” 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辰星科技管理层 “保守僵化,缺乏全球化视野”。文中引用 “匿名资本人士” 的说法,称 “辰星在国内市场虽有优势,但海外业务几乎空白,若能引入国际资本和管理经验,市值有望突破千亿”——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约翰在背后释放的信号。
紧接着,几家财经媒体陆续收到 “爆料”,内容大同小异:约翰?道格拉斯在私下交流中表示,“辰星的技术有潜力,但管理层不懂资本运作,浪费了发展机遇”,还承诺 “若道格拉斯基金掌控辰星,将引入硅谷的技术团队和全球化渠道,三年内推动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50%,让股东获得更高回报”。
这些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资本市场发酵。辰星科技的投资者交流群里,中小股东们开始议论纷纷:“约翰说的是不是真的?辰星的海外业务确实没什么动静啊”“要是能引入国际资源,股价说不定真能涨”“但外资收购后,会不会把核心技术带走?” 质疑声与期待声交织,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就是辰星的股价开盘后一路下跌,半天内跌幅达 5%,股价跌破 76 元,创下近三个月的新低。
林辰是在晨会上得知消息的。证券部经理王涛拿着报纸和股价走势图,脸色焦急:“林总,约翰在通过媒体造势,引导舆论质疑我们的管理层能力,现在中小股东情绪不稳,部分资金在恐慌抛售。”
“他这是想从舆论上瓦解我们的支持基础。” 林辰放下报纸,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大脑飞速运转。他很清楚,中小股东是股权结构中的 “摇摆力量”,若不能及时稳定他们的信心,约翰很可能趁机通过要约收购吸纳筹码。“立刻筹备投资者说明会,就在今天下午,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所有股东都能参与。”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辰星团队进入 “战时状态”。林辰亲自牵头,联合赵伟、李娟和证券部、法务部的核心成员,梳理会议流程和核心沟通要点。李娟负责整理公司近三年的营收结构、研发投入数据,用事实反驳 “管理层保守” 的说法;赵伟则细化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尤其是海外业务的具体落地路径,让规划更具说服力;法务部则准备了约翰旗下基金过往的投资案例,重点标注其 “短炒获利、拆分变卖企业” 的操作模式,为揭露恶意收购意图提供证据。
下午两点,投资者说明会准时在辰星科技总部的多功能厅召开。线下会场坐满了机构投资者和持股比例较高的个人股东,线上直播间则吸引了超过五万中小股东观看,弹幕不断滚动,满是期待与疑问。
林辰穿着深色西装,神情沉稳地走上讲台。他没有回避股价下跌的问题,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召开说明会,主要是想和各位股东坦诚沟通两件事:一是约翰?道格拉斯的收购意图,二是辰星未来的发展规划。”
他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道格拉斯基金过往收购三家科技企业的案例:其中两家被收购后,核心技术团队被解散,业务拆分出售,最终企业市值大幅缩水;另一家虽未被拆分,但管理层被全部替换,战略方向频繁调整,导致研发停滞。“各位股东可以看到,道格拉斯基金的投资逻辑,从来不是长期培育企业,而是通过资本运作短期获利。” 林辰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和直播间,“若他们掌控辰星,很可能会变卖我们的核心技术资产,拆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业务板块,这不仅会损害各位的长期利益,更会让辰星多年积累的技术成果付诸东流。”
随后,李娟上台展示财务数据:“过去三年,辰星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25%,核心技术专利数量从 47 项增至 123 项;海外业务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在东南亚建立研发中心,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两个智慧交通试点项目,并非像外界传言的‘空白’。我们的管理层始终以公司长远发展为目标,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40%,净利润率稳定在 22% 以上,这些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伟则详细介绍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在 AI 研发方面,我们计划投入 50 亿,建立三个专项实验室,重点突破工业设备故障预测、医疗 AI 诊断等核心算法;海外业务方面,除了东南亚市场,我们还将在欧洲设立办事处,与当地企业合作推进智慧路灯、储能电站项目,预计三年内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20%—— 这个目标或许不如约翰承诺的 50% 激进,但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落地路径和资源支撑,更符合辰星的发展节奏。”
在问答环节,一位中小股东通过线上连麦提问:“林总,我们担心辰星的海外业务进展太慢,引入外资会不会更快打开市场?” 林辰耐心回应:“海外市场的拓展需要时间积累,尤其是智慧城市项目,涉及当地政策、文化和技术标准,绝非简单引入外资就能快速推进。辰星选择自主拓展,虽然速度慢一些,但能确保战略方向不偏移,核心技术不流失,这才是对股东长期利益负责的做法。”
另一位机构投资者问道:“若约翰继续增持,辰星会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林辰坚定地说:“我们已启动‘毒丸计划’,若单一外资机构持股超过 20%,将触发定向增发,稀释其股权;同时,华鑫投资、社保基金等国内机构已明确表示支持辰星,会在必要时增持股份,我们有信心守住控制权。”
说明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林辰团队用详实的数据、清晰的规划和坦诚的态度,回应了股东们的所有疑问。会议结束后,多家财经媒体发布了说明会的核心内容,华鑫投资、社保基金也第一时间发布声明,重申对辰星的支持。
资本市场的反应立竿见影。当天下午收盘时,辰星科技的股价止跌回升,最终以 79 元收盘,较开盘价上涨 3.9%;第二天,股价继续上涨 5%,回升至 83 元,基本恢复到消息发酵前的水平。线上投资者交流群里,中小股东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原来约翰是想短期套利,差点被忽悠了”“辰星的规划很扎实,还是支持管理层”“相信林总,长期持有辰星”。
林辰看着股价走势图和股东们的反馈,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但他很清楚,这只是与约翰的首次交锋,对方绝不会就此放弃。果然,当天晚上,王涛就传来消息:“约翰旗下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又增持了 1% 的股份,目前总持股比例达 6%。”
“知道了。” 林辰挂断电话,走到窗前。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他知道,这场反收购战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激烈的较量。但经过这次说明会,他更加坚信,只要坦诚对待股东,坚守长期发展战略,就一定能赢得更多支持,击退约翰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