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中心运行满一个月,其带来的资源整合效应开始全面释放。当马来西亚怡保市、泰国合艾市、印尼三宝垄市、越南平阳省的政府代表相继向辰星科技抛出合作橄榄枝时,赵伟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调配大量人力从零开始筹备 —— 协同中心的 “技术共享库”“供应链体系” 已为新一轮扩张铺好了路,一场覆盖东南亚 4 国 4 座新增城市的业务拓展,在高效协同的节奏中迅速展开。
马来西亚怡保市的合作契机,源于槟城 “政企联动” 项目的口碑传播。作为霹雳州的首府,怡保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子制造业,多家外资工厂陆续落地,却面临着与槟城相似的 “工厂 - 社区” 安防脱节问题。“我们听说辰星科技在槟城做的政企联动系统很成功,希望能直接引入,解决工厂周边的人员管理和安全预警问题。” 怡保市政厅安全事务负责人莫哈末在洽谈时明确表示。项目团队登录协同中心 “技术共享库”,调出槟城 “政企联动” 技术模块 —— 包括人员通行联动、安全预警同步、应急信息共享三大核心功能,仅用 3 天就完成了本地微调:针对怡保工厂以半导体企业为主的特点,在系统中新增 “静电防护区域预警” 功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工厂敏感区域;同时将社区门禁与企业员工系统的对接流程,适配怡保当地企业的考勤管理软件。这种 “技术复用 + 细节优化” 的模式,让项目从签约到启动安装仅用了 15 天,比槟城项目的落地速度快了近一半。
泰国合艾市的需求,则与清莱山区有着高度契合性。这座位于泰国南部的城市,虽不是纯粹的山区,但部分社区位于丘陵地带,电力供应不稳定,网络信号也存在薄弱区域。合艾市政府在考察清莱 “低功耗” 项目后,主动提出合作意向:“我们不需要像清莱那样应对极端断电环境,但希望设备能在电压波动时稳定运行,且能适应部分区域的弱网环境。” 项目团队从协同中心调取清莱 “低功耗” 方案模块,保留了 “大容量电池续航”“离线预警存储” 核心功能,仅对电池容量做了微调 —— 从清莱的 mAh 降至 8000mAh,既满足合艾的需求,又降低了成本;同时优化卫星传输模块,使其在 2G 弱网环境下也能快速发送简短预警信息。本地微调仅耗时一周,合艾市 2 个社区的项目就顺利启动,技术团队甚至无需常驻现场,通过协同中心的远程调试平台就能解决大部分安装问题。
印尼三宝垄市的合作,是 “技术整合复用” 的典型案例。作为中爪哇省的港口城市,三宝垄既受地震影响(虽震级低于泗水),又因靠近火山带,常年有轻微火山灰飘落,恰好需要泗水 “抗震动 + 防粉尘” 的整合技术。项目团队从协同中心 “技术共享库” 中直接调取泗水项目的双层缓冲垫设计、自动除尘装置图纸,仅针对三宝垄的气候特点做了细微调整:将摄像头的自动除尘频率从每小时一次改为每两小时一次(三宝垄火山灰浓度低于泗水);抗震动缓冲垫的硬度参数微调,以适配当地更低的震动频率。这种 “直接复用核心技术 + 参数微调” 的方式,不仅省去了重新研发的两个月周期,还让设备成本降低了 15%。三宝垄市政厅代表在看到设备测试报告时惊叹:“我们原本以为至少要等三个月,没想到你们一个月就能准备好方案,效率太惊人了!”
越南平阳省的项目,则是胡志明市 “校园 + 社区” 联动方案的 “复制粘贴”。作为胡志明市的卫星城,平阳省近年来新建了 8 所中小学,却面临着与胡志明市相似的校园周边治安问题。平阳省教育局在考察胡志明市的试点学校后,明确要求引入同款方案:“我们的学校布局、社区环境和胡志明市很像,不需要大改,只要把界面语言换成越南语,再适配我们的教育管理系统就行。” 项目团队通过协同中心调取胡志明市方案的标准化模块,仅用 5 天就完成了系统对接 —— 将校园管理后台与平阳省教育局的监管平台联网,方便教育局实时查看各学校的安防情况;同时在家长 App 中新增 “校车定位” 功能,满足平阳省家长对学生通勤安全的额外需求。这种 “方案复用 + 功能增补” 的模式,让平阳省 2 个社区的项目快速落地,成为协同中心支撑下效率最高的项目之一。
在供应链保障方面,协同中心的统一仓储和配送体系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怡保市项目所需的 “政企联动” 门禁设备,直接从新加坡仓库调配,3 天就送达现场;合艾市的低功耗摄像头,通过泰国曼谷的中转仓库配送,2 天内完成签收;三宝垄市的抗震动设备和平阳省的校园安防终端,也都通过区域供应链网络快速送达,设备配送时间平均比之前缩短 60%。更重要的是,批量采购带来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 怡保市项目的设备采购成本比槟城初期项目低 12%,三宝垄市的设备成本比泗水项目低 10%,有效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本章末,随着平阳省 2 个社区项目的正式启动,辰星科技的智能安防系统已在东南亚形成密集覆盖网:马来西亚覆盖吉隆坡、槟城、雪兰莪、怡保 4 座城市;泰国涵盖曼谷、普吉岛、清莱、合艾 4 座城市;印尼布局雅加达、泗水、棉兰、三宝垄 4 座城市;越南则包括河内、岘港、胡志明、平阳 4 座城市,4 国累计覆盖 12 个主要城市,落地项目达 16 个。财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此时,东南亚业务的累计营收已逼近 9 亿人民币,距离 10 亿目标仅一步之遥。
赵伟在协同中心的月度总结会上,指着墙上的东南亚业务地图,向林辰汇报:“现在每个新增项目,都能从协同中心找到 70% 以上可复用的资源,剩下的 30% 本地微调,通过远程支持就能完成。这种模式不仅快,还省成本,接下来开拓菲律宾、柬埔寨市场,我们也能照这个节奏推进。” 林辰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项目标记,笑着点头:“协同中心的价值正在于此,把成熟经验变成可复制的资源,才能让业务扩张走得又快又稳。”
此时的协同中心内,技术人员正忙着将新增项目的微调方案补充到 “技术共享库”,供应链团队则在更新各城市的设备需求清单,为下一轮扩张做准备。一个覆盖更广、效率更高的东南亚业务网络,正在协同中心的支撑下,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