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
接下来的几天,邓鑫元一边正常工作,一边配合组织部的调查。调查组的人找了李院士核实咨询费的事情,李院士亲自打电话给张建军,证明那5万元是合法的咨询费;他们查了邓鑫元的银行流水和购物记录,没有发现任何购买奢侈品的痕迹;他们找了王书平和林晓雅谈话,两人都证明那天在咖啡馆只是聊实验;他们还调了学校和咖啡馆的监控,虽然咖啡馆的监控只保存了一个月,但学校的监控显示,2012年5月20日下午,邓鑫元确实和林晓雅、王书平一起离开学校,去了咖啡馆,而且回来的时候,三人是一起回来的。
证据越来越充分,证明举报信里的内容都是伪造的。可就在这时,第二封匿名举报信又寄到了市委组织部,这次的举报内容更离谱,说邓鑫元在国外做访问学者期间,和一名外国女子生了一个孩子,还提供了一张模糊的照片。
张建军再次找邓鑫元谈话,把举报信递给了他。邓鑫元看着那张模糊的照片,气得浑身发抖:“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在国外的时候,每天都在实验室,周末要么去图书馆,要么和当地的华人学者交流,根本没有时间认识什么外国女子,更别说生孩子了!我的护照和签证记录都可以证明,我在国外期间,没有离开过所在的城市,每次出行都有记录!”
“我们会核实的。”张建军的语气有些无奈,“邓同志,你有没有想过,是谁在背后这么针对你?”
邓鑫元沉默了。他想起了汪伟仁,想起了他反常的举动,想起了老周听到的电话内容,心里的怀疑再次浮现。可他还是不愿意相信,那个和他亲如兄弟的人,会做出这种事情。
“我不知道。”邓鑫元摇了摇头,“可能是我在工作中得罪了什么人吧。”
张建军看着他,没有再多问:“你提供一下你在国外的护照、签证记录和行程安排,我们会联系大使馆核实。”
走出组织部,邓鑫元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他拿出手机,给汪伟仁发了一条微信:“你现在有空吗?想找你聊聊。”
过了很久,汪伟仁才回复:“不好意思,鑫元,我现在在外面开会,没空。有什么事吗?”
邓鑫元看着那条回复,心里的寒意越来越浓。他知道,汪伟仁在撒谎——早上他还在学院看到汪伟仁,根本没有什么会议。
他收起手机,独自一人走在街头。秋风萧瑟,吹得他脸颊生疼。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想起自己为了学校和学院付出的心血,想起家人的支持和期待,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妻子苏晚打来的。“鑫元,你在哪儿?儿子说想你了,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邓鑫元擦了擦眼泪,声音放软:“我马上就回,你们等我。”
挂了电话,他加快脚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他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家永远是他的港湾。他不能倒下,为了家人,为了支持他的人,也为了自己的初心。
回到家,儿子邓念云扑进他怀里,搂着他的脖子:“爸爸,你怎么才回来呀?我今天在学校得了小红花,老师说我表现得很好。”
邓鑫元抱着儿子,亲了亲他的额头:“念云真棒!爸爸今天有点事,所以回来晚了。”
苏晚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放在桌上:“回来了?快喝点汤,暖暖身子。我听说第二封举报信的事情了,别太生气,身正不怕影子斜,组织会还你清白的。”
邓鑫元喝了一口汤,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他看着妻子温柔的眼神,心里的委屈和愤怒渐渐消散了。“我知道,我会配合组织调查的。”
“对了,今天汪伟仁给我打电话,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还说让我劝劝你,别太担心,他会帮你盯着学院的事情。”苏晚突然说。
邓鑫元握着汤碗的手猛地一紧,汤洒了出来,烫到了他的手。“他给你打电话了?”
“是啊,”苏晚点点头,“他说他是你最好的兄弟,会一直支持你。怎么了?”
邓鑫元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桌上的汤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汪伟仁一边在背后举报他,一边又在他家人面前扮演关心他的兄弟,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让他感到一阵恶心。
他终于明白,老周没有听错,汪伟仁就是那个在背后捅他刀子的人。那个和他睡了三年公寓、一起熬过无数个通宵、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兄弟,竟然背叛了他。
邓鑫元闭上眼睛,眼泪再次流了下来。他想起了那些年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汪伟仁曾经说过的话:“鑫元,我们是一辈子的兄弟,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支持你。”
现在想来,那些话,多么可笑。
第二天,邓鑫元把自己在国外的护照、签证记录和行程安排都交给了调查组。调查组联系了中国驻当地的大使馆,核实了邓鑫元的行程,证明他在国外期间没有任何不当行为,那张模糊的照片也是伪造的。
证据越来越充分,举报信里的内容被一一推翻。
走出组织部,邓鑫元抬头看了看天空,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