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墨汁般晕染开来,王丽老师的公寓里只开了盏落地灯,暖黄的光线在地板上投下一圈温柔的光晕。她脱下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沙发上,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夜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
付少宇下午那惊世骇俗的一拳一脚,在她脑海里反复回放。那个平时沉稳内敛的少年,骨子里藏着的力量和韧劲,远超她的想象。更让她在意的是,他身上那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仿佛经历过沧桑的眼神。
“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才能养出这样的孩子?”她喃喃自语,转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手机。通讯录里,一个没有备注姓名的号码静静躺着,数字排列规整,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距离感。
王丽老师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通,对面传来一个低沉而恭敬的男声:“大小姐。”
“是我。”王丽老师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冷,与在学校时的温和判若两人,“帮我查个人。”
“请吩咐。”
“鲁南大学,付少宇”她报出信息,顿了顿,补充道,“我要他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资料,越详细越好。”
“明白。一天之内给您答复。”
“嗯。”王丽老师挂断电话,将手机扔在桌上,走到吧台前给自己倒了杯黑咖啡。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混沌的思绪清醒了几分。
书桌上,一个相框里嵌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年轻的男人穿着军装,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站在沂蒙山区的老槐树下,笑容爽朗。那是她的父亲,从江西老家辗转到沂蒙参军,后来定居北京,一手打拼出王家的根基。
作为王家长女,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责任”与“克制”。放弃家族安排的道路,选择来鲁南大学当老师,是她为数不多的、自己做的决定。她喜欢这里的宁静,喜欢和单纯的学生打交道,这让她能暂时忘记京城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可付少宇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这个少年身上的特质,太像她父亲口中那些“从风雨里走出来的硬骨头”了——隐忍、坚韧,关键时刻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他会不会和那些旧事有关?
王丽老师端着咖啡杯,走到窗边。远处的霓虹灯闪烁,映在她眼底,却照不进那份深藏的忧虑。京城的家族斗争从未停止,她虽刻意远离,却也知道,有些旋涡,不是想躲就能躲开的。如果付少宇的身世真的牵扯到什么,她不能坐视不理。
“希望是我想多了。”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杯中剩余的咖啡一饮而尽。
夜色渐深,公寓里静得只剩下挂钟的滴答声。王丽老师坐在书桌前,翻看着党员先锋队的活动记录,目光却频频落在手机上。她知道,那个电话打出去,就意味着平静可能被打破,但她必须知道答案——既是为了学校的安宁,也是为了那个让她莫名在意的少年。
凌晨时分,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王丽老师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准备起身洗漱,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那个熟悉的陌生号码。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大小姐,资料查到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付少宇的身世……有点复杂。”
王丽老师的心猛地一沉,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说。”
“他父亲曾经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王丽老师震惊的脸上。她手里的咖啡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碎裂的瓷片溅起,像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京城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鲁南。而她,似乎注定要卷入这场与付少宇相关的风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