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金色的光芒如同巨大的画笔,为庄严肃穆的魔都国家博物馆勾勒出雄伟的轮廓。
这座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设计元素的宏伟建筑,在今天显得格外不同。
宽阔的广场前,早已铺设开深红色的长毯,如同一条荣耀之路,从车行道一直延伸至博物馆那气势恢宏的青铜大门。
长毯两侧,是严阵以待的媒体区,数十家来自全国乃至国际的新闻机构架设起长枪短炮,记者们低声交流,调整着设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忙碌交织的紧张感。
除了媒体,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市民、文物爱好者以及博物馆的资深会员,他们在安保人员划定的区域内翘首以盼,低声议论着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
就在此时,一阵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引擎声浪由远及近,如同猛兽苏醒前的喘息,瞬间打破了广场上的喧嚣。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一支由三辆顶级豪车组成的车队,正以一种沉稳而极具压迫感的速度驶来。
为首的那辆,正是张易的阿波罗IE。它那极具未来感的碳纤维车身、嚣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以及低趴贴地的战斗姿态,在晨光中泛着幽暗而危险的光泽,仿佛一头从科幻电影中闯入现实的机械巨兽。
紧随其后的两辆黑色宾利,则如同忠诚而沉稳的皇家护卫,车身线条流畅优雅,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奢华与权势。
这支车队的出现,立刻在广场上引爆了第一波高潮!
“来了!捐赠人到了!”
“快!镜头对准那辆头车!我的天,是阿波罗IE!”
“这气场……也太强了吧!”
“后面两辆宾利是随行人员吗?这排场!”
惊呼声、赞叹声与相机快门的预响声响成一片。
车队精准地停在红毯起始处,如同经过无数次演练。
阿波罗IE那标志性的剪刀门如同蝶翼般缓缓上扬,瞬间,所有的闪光灯如同被点燃的银河,疯狂闪烁,几乎要将这辆暗影猛兽吞噬。
张易从容不迫地从驾驶座起身,他脸上带着淡淡的、恰到好处的微笑,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鼎沸的人群。
记者们如同嗅到花蜜的蜂群,瞬间涌了上来,无数话筒和录音设备争先恐后地递上前,问题如同疾风骤雨般砸来:
“张先生!请问您此刻心情如何?是什么促使您做出捐赠国宝的决定?”
“张先生,传闻您为这件青铜器付出了天价,能否透露具体金额?您认为值得吗?”
“请问您对文物保护事业有怎样的看法?”
“您身边这位美丽的女士是您的伴侣吗?她是否也支持您的这次捐赠?”
就在这略显混乱的时刻,另外两辆宾利的车门几乎同时打开。四名身着剪裁精良的黑色西装、神情冷峻、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男子迅速下车。
他们动作迅捷、训练有素,瞬间在张易与媒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却坚固的人墙。
他们的站位极其讲究,既有效隔开了过于激动的人群,又保证了张易的行动路线畅通无阻,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出极高的专业素养,让在场的安保人员都暗自点头。
张易对周围的喧嚣恍若未闻,他从容地绕到副驾驶一侧,微微弯腰,优雅地向车内伸出了手。
车内,陈稚洁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陪同。
她万万没有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是如此宏大、如此公开、如此媒体云集的盛大场面!
窗外闪烁的灯光、嘈杂的人声、密密麻麻的镜头这一切都远超她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准备。
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凉,呼吸都有些急促。
当张易那只温暖、干燥而稳定的手伸到她面前时,仿佛一道坚定的力量注入了她慌乱的心田。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将自己微微颤抖的手放入他的掌心。在他的扶持下,她小心翼翼地跨出低矮的车厢,站定在红毯之上。
她的出现,同样吸引了媒体的强烈兴趣,镜头纷纷对准她,猜测着这位气质不凡的女性与年轻富豪的关系。
陈稚洁下意识地向张易靠近了半步,感受着他手臂传来的沉稳力量和他身上淡淡的须后水气息,那份令人心安的感觉让她勉强维持住了表面的镇定,但内心的惊涛骇浪只有她自己知道。
博物馆方面的工作人员也迅速上前,与紫荆花小队默契配合,有效地疏导媒体,控制现场秩序,确保流程能够顺利进行。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保镖的严密护卫下,张易与陈稚洁并肩踏上了红毯。
早已等候在博物馆正门口的魔都国家博物馆馆长一位年约六旬、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精神矍铄的老者立刻满面春风地迎了上来。
他紧紧握住张易的双手,情绪显得颇为激动,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
“张易先生!欢迎!热烈欢迎您和这位女士的到来!我是魔都国家博物馆的馆长,李维民。我谨代表博物馆全体同仁,更代表我们深深热爱着的中华文化,向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您的义举,不仅仅是捐赠了一件国宝,更是彰显了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文化情怀,一种赤诚的爱国之心!我们认为,这样的善行和精神,值得被记录,值得被宣扬,应该给予最高规格的礼遇,以激励更多人!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这份心意!”
张易与李馆长用力握了握手,态度谦和而真诚地回应道:“李馆长,您言重了,太客气了。我只是机缘巧合,做了一件我认为正确并且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让流失海外的国宝重回故土,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愿。今天这场面,实在让我受宠若惊,感谢博物馆和各位朋友的厚爱。”
双方在博物馆正门悬挂着“热烈祝贺商代青铜兽面纹觥回归祖国暨张易先生捐赠仪式”巨大横幅的背景板前站定,瞬间被无数闪光灯包围。
李馆长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且充满学识的致辞。
他详细介绍了此次捐赠的青铜器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觥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阐述了其流失海外的历史背景,以及回归故土的艰难历程。
他赞扬了张易先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张易先生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文化视野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他以巨大的个人付出,守护了民族的记忆,为我们找回了一段失落的历史。此义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馆长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紧接着,话筒递到了张易手中。他站在聚光灯下,面对无数期待的目光,神情依旧从容,不见丝毫紧张。
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的高度,声音清晰、沉稳地传遍整个广场:
“非常感谢李馆长,感谢魔都国家博物馆各位老师的盛情,也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和来宾。”
他微微颔首,目光平和,“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其实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荣幸,能够为守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尽一份心力,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件青铜觥,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它上面每一道斑驳的纹路,都记录着我们祖先的信仰、智慧与审美。”
“它不仅仅是冰冷的青铜,更是活着的史诗,是连接我们与远古先民的精神桥梁。让这样的国之瑰宝漂泊异乡,是每一个了解其价值的人心中的痛。”
“它理应回到属于它的土地,在祖国的怀抱中得到最专业的保护、最深入的研究,并向所有同胞,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
当谈到最关键的价格问题时,张易的语气依旧平淡,然而说出的话却如同重磅炸弹,在人群中掀起惊涛骇浪:“关于大家可能关心的花费大约是一亿港币。”
“一亿港币!”
这个数字如同拥有魔力,瞬间让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广场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更加猛烈的议论声和按动快门的声音!
记者们几乎将镜头怼到了张易脸上,试图捕捉他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然而他们失望了,张易的脸上只有一如既往的平静。
他接着说道,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我想说,有些东西的价值,是金钱永远无法衡量的。文化的根脉,民族的自豪,历史的传承这些,无价!能够让国宝回家,这笔花费,我认为无比值得!”
站在张易侧后方一步之遥的陈稚洁,在听到“一亿港币”这四个字从张易口中清晰吐出时,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
她知道张易富有,从世茂庄园那如同皇家园林般的别墅,到车库里那些她叫不出名字却一看就知价值不菲的跑车,她早已有了直观的感受。
但她从未想过,这份财富能够以如此具体、如此具有冲击力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亿!港币!
这一刻,陈稚洁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她看着张易在聚光灯下那挺拔如山岳的背影,听着他平静却掷地有声的发言,一种混合着极度震撼、由衷钦佩、难以理解以及一丝清晰的距离感,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她的内心。
她突然无比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与这个年轻男人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年龄和身份的差距,更有一条由财富、格局和所处世界构成的巨大鸿沟。
他仿佛站在云端,而她,只是偶尔被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凡人。这种认知让她心神剧震,几乎无法思考,只能呆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致辞环节结束后,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实物展示与捐赠环节。
在数名戴着白手套的博物馆专业文物工作人员极其小心、如同对待初生婴儿般的操作下,那尊珍贵的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觥,从特制的恒温恒湿防震保护箱中被请出,正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觥高约四十厘米,造型古朴厚重,器身饱满,流与鋬线条流畅。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腹部主体装饰的兽面纹,双目圆睁,巨口獠牙,透着一股神秘、威严、甚至有些狰狞的美感,正是商周青铜器典型的“饕餮纹”风格。
历经三千多年的岁月洗礼,铜绿斑驳,更添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它就那样静静地伫立在铺着天鹅绒的展台上,却仿佛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镇住了全场的喧嚣,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感受着这份来自远古的庄严与华美。
张易与李馆长共同手持一份精美的捐赠证书,在无数闪光灯的见证下,在国宝面前,留下了这极具历史意义的影像。
这一刻,文化、历史、财富与情怀,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隆重的公开仪式结束后,张易和陈稚洁被李馆长热情地邀请到了他古色古香的办公室进行私下会谈。
精美的紫砂壶中泡着上好的龙井,茶香袅袅。
李馆长再次表达了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随后,他神情变得更为郑重,从办公桌上拿起两份精美的文件。
“张先生,”他诚恳地说,“为了表彰您对魔都市乃至全国文物保护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经魔都市政府文化与旅游局、魔都国家博物馆共同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我们特授予您‘魔都市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 他将一份烫金封面的荣誉证书递到张易手中。
紧接着,他又拿起另一份更加厚重的聘书:“同时,我们博物馆理事会经过慎重讨论,一致通过,诚挚地聘请您担任我们魔都国家博物馆的——名誉馆长!希望您不要推辞!”
名誉馆长!这不仅仅是一个虚衔,更是一种极高的社会荣誉和身份象征,通常授予在文化、学术或捐赠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德高望重之士。
张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连忙摆手道:“李馆长,这……这实在是太抬爱了!我年纪尚轻,于文物考古领域更是学识浅薄,恐怕难以胜任‘名誉馆长’如此重要的职务,实在是受之有愧……”
“张先生,您太谦虚了!”李馆长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决,“您的贡献,早已超越了年龄和知识的界限!名誉馆长并非要求您处理具体馆务,它代表的是一种认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期待。”
“我们希望能借助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像您这样的有识之士,来关心、支持我们国家的文博事业。请您万勿推辞,这既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文博事业的幸事!”
陈稚洁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为张易感到无比的骄傲。她看得出馆长的诚意,也明白这份荣誉的意义。
她轻声对张易劝道:“张易,李馆长说得对,这是国家和博物馆对你的高度认可,是你应得的。你就接受吧,这也是……一件好事。”
看着李馆长殷切的目光,又听到陈稚洁温柔的劝说,张易沉吟片刻,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他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聘书,郑重地说道:“既然如此,李馆长,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您和各位领导的厚爱,谢谢魔都市政府的肯定。作为名誉馆长,我定当尽我所能,为博物馆的发展,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李馆长大喜过望,亲自为张易斟茶,办公室内的气氛融洽而热烈。
离开博物馆,重新坐回阿波罗IE那充满战斗气息的驾驶舱,外界喧嚣仿佛被瞬间隔绝。张易熟练地启动引擎,猛兽发出低沉的咆哮,缓缓驶离。
陈稚洁靠在舒适的座椅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今天经历的一切,如同梦幻。
她偷偷侧目,看着张易专注开车的侧脸,这个男人的形象在她心中变得更加复杂、神秘而高大。
张易一边驾驶,一边习惯性地思考着接下来的安排。
忽然,他想到了一件事,眉头微蹙。他侧头问向副驾驶的陈稚洁,语气随意却带着关心:“稚洁,你有驾照吗?”
陈稚洁还沉浸在纷乱的思绪中,闻言回过神来,虽然疑惑张易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老实回答:“有啊,大学毕业后就考了,只是……后来在老家开得不多,来魔都后就更没机会开了。”
张易听到她肯定的回答,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说道:“有就好。”
随即,在一个可以调头的路口,轻轻拨动方向盘,阿波罗IE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利落地调转了方向。
跟在后面如同影子般的两辆宾利,也仿佛接收到无声的指令,没有丝毫迟疑地随之改变了路线,沉稳地汇入新的车流之中。
陈稚洁看着窗外迅速变化的街景,心中的好奇愈发浓重。这不是回家的路。她忍不住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张易目视前方,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松地说:“再带你去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