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口港的寒意,如今已不止来自于季节。霍云苓站在商行顶楼的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几个新增的、看似闲逛实则目光锐利的陌生面孔,以及远处港口区新增设的、由南方税务和日本浪人混合组成的“联合稽查点”,眼神冷冽如冰。
“小姐,南边的三条铁路线彻底断了,他们以‘剿匪’为名,实际上封锁了所有通往北地的货运。我们尝试走的水路,三条船两条被扣,理由千奇百怪,剩下一条侥幸抵达的,运载的却是一批被掉了包的发霉粮食!”钱掌柜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一丝绝望,“日本人的商行更是公开放话,任何与我们霍氏有往来的公司,都将被列入‘不合作名单’,断绝所有生意!”
双重打压骤然升级为了全方位的立体封锁。行政手段与黑帮暴力结合,官方文书与江湖威胁并行,织成了一张巨大而粘稠的网,要将霍云苓这条北地最重要的外部输血动脉彻底扼死。仓库里的存货在一天天减少,而新的补给却遥遥无期。
霍云苓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窗。她想起哥哥霍聿枭在加密电话里那句沉重的嘱托:“云苓,前线和技术都等着米下锅,商路,绝不能断!” 压力如山,但她挺直的脊梁没有丝毫弯曲。
“他们想把我们困死在这陆地上。”霍云苓转过身,目光扫过办公室里一众面带忧色的下属,“那就让他们看看,霍家的生意,是怎么在绝境里开出花的。”
奉垣,联合实验室。
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沈未央面前的工作台上,摊开着几张被反复修改、几乎要被划破的设计图,旁边放着几块已经宣告失败的实验材料碎片。
顾宗棠顶着一头更加狂乱的发丝,烦躁地抓着一份检测报告:“不行!替代材料一类的耐疲劳强度不够,三次极限测试就出现裂纹!材料二类倒是够硬,但加工性能太差,以我们现有的机床根本没法做成复杂形状!未央,我们缺的不是思路,是实实在在的、符合要求的‘料’啊!”
他们正在攻关的,是下一代“龙吟”战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单兵火箭筒发射管的关键材料。这些部件需要同时满足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和易于加工的特性。原本依赖进口的几种特殊合金钢,随着霍云苓商路被封锁,已然断供。
沈未央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块失败的材料碎片,在指尖细细摩挲,感受着那粗糙的断口。他走到巨大的元素周期表前,目光如同扫描仪一般,在那些熟悉的符号上缓缓移动。
“钨,我们有,但太脆;锰铬,我们也能冶炼,但性能不稳定……”他低声自语,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试图从已知的元素和有限的资源中,拼凑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他忽然转身,看向顾宗棠,“我们不追求单一材料的完美性能,尝试复合材料怎么样?比如,以我们能够稳定获取的碳钢为基体,通过表面渗碳、氮化,或者电镀一层我们实验室能制备的硬质合金薄膜……”
顾宗棠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工艺呢?渗碳需要大型渗碳炉和精确控温,氮化更是需要特殊气氛……这些设备,我们现在都没有!”
材料困局,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不仅锁住了技术的进步,更锁住了北地未来的战争潜力。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北地的两大核心大脑,开始了各自的破局之路。
霍云苓启动了代号“鼹鼠”的应急计划。她动用了埋藏最深、几乎从未启用过的几条暗线。这些暗线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商船和铁路,而是利用错综复杂的内河航运网络、伪装成农产品运输的骡马队、甚至是通过收买关键节点的小吏,进行化整为零、蚂蚁搬家式的渗透运输。
一批批被拆解成零件、伪装成废旧金属或普通货物的精密仪器、特种钢材和化学原料,开始以极其缓慢却坚定的速度,绕过重重封锁,向着北地的方向蠕动。每一次成功的送达,背后都是巨大的风险和高昂的代价,但霍云苓别无选择。
而在实验室里,沈未央则带领团队,开始了极限条件下的工艺攻关。没有大型渗碳炉,他们就自己设计建造小型的、用耐火砖和改造的锅炉拼凑而成的简易设备;没有精确控温,顾宗棠就带着人二十四小时轮班,靠着经验和对火焰颜色的判断来手动调节;没有现成的硬质合金配方,沈未央就利用有限的几种金属粉末和碳源,在高温炉里进行无数次的烧结试验。
实验室里时常弥漫着奇怪的烟雾和焦糊味,失败的残次品堆积如山,但没有人放弃。沈未央那冷静到近乎无情的声音,成了支撑所有人的主心骨:“失败是数据的一部分。记录所有参数,分析每次失败的原因,我们离成功就近一步。”
深夜,霍府书房。
霍聿枭听着霍云苓关于“鼹鼠”计划艰难推进的报告,以及沈未央实验室在材料替代上取得的微小却关键的进展,久久沉默。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掠过被重重封锁的沿海和边境线,最终落在北地那广袤却资源标注并不丰富的内陆。
“云苓,你的‘鼹鼠’不能停,但也要开始寻找更稳定、更不受制于人的长期渠道。”他沉声道,“未央和宗棠那边,我会倾尽所有资源支持,就算把奉天城翻过来,也要把他们需要的设备凑出来!”
他深知,依赖外部输血终非长久之计,唯有自身拥有强大的“造血”能力,才能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这时,张旻送来一份紧急密电。霍聿枭看完,眼神骤然变得锐利无比。
“未央,云苓,”他放下电文,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意,“顾宗棠从截获的日军新电文中确认,他们对云苓的商路封锁,代号‘铁幕’,是由日本海军情报部和南方政府某个秘密部门联合制定的。而且,他们下一个重点打击目标,就是我们刚刚有所突破的、用于替代进口的简易渗碳工艺所需的关键原料——焦炭的供应线!”
敌人的嗅觉,比想象的更加敏锐。他们不仅要在外部封死你,还要从内部掐断你自力更生的火种!
沈未央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冰冷的灯光:“看来,我们和时间的赛跑,要更快了。”
霍云苓在电话那头也冷笑一声:“想掐断我的焦炭?那得看他们的牙口够不够硬!”
绝境之中,寻找生路的斗争,进入了更加残酷和直接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