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院外就传来老水手的敲门声。谢怜刚打开门,就见老水手扛着竹篙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一个提着竹篮的少年——是老水手的孙子阿舟,昨天特意从镇上回来,要跟着一起去芦苇荡。
“怜怜、三郎,快收拾收拾,趁早上凉快,咱们早点去,晚了露水干了,鸭蛋就不好找了。”老水手嗓门洪亮,引得墨尾从屋里跑出来,围着他的裤腿转圈圈。花城早已把备好的布巾、水囊和两个空竹篮放在门口,笑着说:“都准备好了,这就走。”
四人一猫沿着河边往上游走,晨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河面,偶尔有水鸟从芦苇丛里飞起,发出清脆的叫声。阿舟是个活泼的少年,一路上不停地给谢怜和花城讲镇上的新鲜事,从街头的糖画摊到巷尾的书铺,说得绘声绘色,引得老水手时不时呵斥两句:“走路别光顾着说话,小心摔进河里。”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到了芦苇荡。大片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绿油油的叶子上沾着晨露,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老水手放下竹篙,从竹篮里拿出两个小网兜:“鸭蛋一般藏在芦苇丛里的干草地上,你们跟着我,别走远了,这芦苇荡大,容易迷路。”
谢怜接过网兜,跟着老水手走进芦苇荡。晨露打湿了裤脚,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墨尾跟在旁边,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芦苇叶,像是在帮忙寻找。阿舟跑得最快,没一会儿就钻到芦苇丛深处,忽然喊道:“爷爷!我找到一个鸭蛋!”
众人连忙走过去,只见阿舟手里拿着一个青白色的鸭蛋,蛋壳上还沾着几根干草。老水手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不错啊,第一次来就找到蛋了,小心点,别把蛋碰破了。”谢怜从竹篮里拿出一个软布袋,递给阿舟:“把蛋放在这里面,不容易碎。”
花城则跟在谢怜身边,帮他拨开挡路的芦苇枝,时不时提醒:“殿下,这边的草长得密,小心脚下。”谢怜点头,眼睛仔细地扫视着地面,忽然看到一片干草地上有个青白色的影子,连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捡起:“三郎,我也找到一个!”
那鸭蛋比普通的鸡蛋大些,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蛋壳光滑,带着淡淡的青色。花城笑着说:“殿下真厉害,比阿舟还快。”墨尾也凑过来,用鼻子嗅了嗅鸭蛋,又抬头看着谢怜,像是在夸赞他。
几人在芦苇荡里慢慢寻找,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雾也渐渐散了。竹篮里的鸭蛋越来越多,青白色的蛋壳在阳光下泛着光,格外喜人。阿舟跑得满头大汗,却丝毫不见累,还在不停地往芦苇丛深处钻:“爷爷,咱们再找几个,回去给奶奶做咸鸭蛋吃。”
老水手笑着点头:“好,再找一会儿就回去,天热了,别中暑了。”说着,从水囊里倒出些水,递给阿舟:“快喝点水,歇会儿。”
谢怜也觉得有些热,便和花城走到河边的树荫下歇脚。河水清澈,能看到水底游动的小鱼,偶尔有芦苇叶落在水面上,被水流带着慢慢漂远。墨尾蹲在河边,用爪子轻轻拨弄着河水,溅起细碎的水花。
“以前在船上的时候,经常来这里捡鸭蛋,那时候阿舟还小,总跟在我身后,连路都走不稳。”老水手看着远处的芦苇荡,忽然想起以前的日子,“现在老了,跑不动了,不过看着阿舟这么有精神,也挺好的。”
谢怜点头:“阿舟很活泼,也很懂事,您有这么个孙子,真幸福。”老水手笑了笑:“是啊,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在身边,日子也过得热闹。”
歇了一会儿,几人便提着竹篮往回走。阿舟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软布袋,小心翼翼地护着里面的鸭蛋;老水手和谢怜走在中间,聊着村里的事;花城则走在最后,帮着提竹篮,时不时看看墨尾,生怕它跑丢了。
回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谢怜把鸭蛋倒进大盆里,加了些清水,轻轻清洗——要把蛋壳上的杂质洗干净,才能做咸鸭蛋。花城则在旁边准备做咸鸭蛋的材料:粗盐、白酒、八角、桂皮,还有几个干净的瓷罐。
“先把鸭蛋晾干,再用白酒泡一下,这样盐更容易入味。”谢怜一边擦着鸭蛋,一边说道。花城点头,帮着把晾干的鸭蛋放进白酒里浸泡,然后捞出来,滚上一层粗盐,再放进瓷罐里,最后把八角、桂皮用纱布包好,放进罐里,密封起来。
“等过二十天就能吃了,到时候咸鸭蛋流油,配着粥吃最香。”谢怜把瓷罐盖好,放在阴凉的地方。墨尾蹲在旁边,看着瓷罐,时不时用爪子碰一下,像是在期待咸鸭蛋做好。
中午的时候,谢怜做了个番茄炒蛋,再炒个青菜,还有早上剩下的馒头。阿舟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说:“怜怜哥哥做的菜真好吃,比镇上的饭馆还香。”老水手也点头:“是啊,怜怜的手艺好,三郎有口福了。”
吃完午饭,老水手和阿舟就要回去了。谢怜把一半的鸭蛋装在竹篮里,递给老水手:“这些您拿回去,一部分做咸鸭蛋,一部分给阿舟做蛋羹吃。”老水手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道:“等咸鸭蛋做好了,我给你们送些过来,让你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送走老水手和阿舟,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渐渐睡着了。阳光透过桃树的枝叶,洒在两人身上,伴着远处传来的蝉鸣声,格外宁静。
“三郎,”谢怜轻声说,“今天在芦苇荡里,看到阿舟那么开心,我也觉得很幸福。”花城握住他的手,声音温柔:“只要殿下开心,我就开心。以后咱们还可以经常来这里,捡鸭蛋、看水鸟,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谢怜点头,靠在他肩上:“好啊,还要和老水手、阿婆他们一起,过这样热热闹闹的日子。”
傍晚的时候,天忽然变阴了,风里带着湿气,像是要下雨。花城连忙把院子里的竹椅、晾衣绳收进屋里,谢怜则把晒在窗台的桑葚干收起来,装进布袋子里。
“看样子要下大雨,晚上咱们煮点姜汤,免得着凉。”花城一边收拾,一边说道。谢怜点头:“好,我去把姜找出来,再泡点茶叶,等雨停了喝。”
果然,没过多久,雨点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两人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雨景:雨水打在槐树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槐花的清香。墨尾蜷在谢怜腿上,听着雨声,睡得更香了。
“还记得以前在菩荠观,下雨的时候总漏雨,你还得拿着桶接水。”谢怜忽然想起以前的日子,轻声说道。花城握住他的手,声音温柔:“现在不会了,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雨,咱们都有安稳的家。”
谢怜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的雨:“其实那时候也挺好,虽然苦了点,但是有你在身边,就觉得什么都不怕。”花城低头,在他发顶轻轻吻了一下:“殿下在哪,我的家就在哪。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雨下了一下午,直到傍晚才渐渐停了。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天边挂着一道彩虹,从村东头一直延伸到村西头,格外好看。墨尾醒了过来,跑到院子里,对着彩虹“喵喵”叫了两声,像是在赞叹。
两人带着墨尾在院子里散步,雨后的槐树叶格外翠绿,花瓣上还沾着水珠,轻轻一碰,水珠就“滴答”落在地上。远处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还有妇人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格外热闹。
晚饭时,桌上摆着青菜豆腐汤、炒鸡蛋,还有早上剩下的馒头。青菜豆腐汤清淡爽口,炒鸡蛋鲜嫩,馒头蘸着之前做的桃子酱,格外香甜。墨尾也分到了一小碗汤,拌着碎鱼肉,吃得津津有味,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吃完晚饭,天渐渐黑了下来。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偶尔打个小呼噜。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月亮挂在树梢,像一个银色的圆盘。风里带着雨后的清新,还有淡淡的槐花香,格外舒服。
“三郎,”谢怜轻声说,“这样的日子,真好。”有爱人相伴,有小猫陪伴,有邻里的善意,还有亲手制作的美食,这样的生活,简单却又满是幸福。
花城握住他的手,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声音温柔:“只要殿下喜欢,我们以后每天都这样过。”
月光透过槐树枝叶,洒在两人身上,虫鸣声在耳边响起,墨尾的呼噜声格外安稳。这样的夜晚,宁静而温暖,像是一首未完的诗,记录着他们之间最简单、也最真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