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落下时,荷塘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素白。荷叶虽已枯折,却依旧倔强地立在水中,覆着雪的莲蓬像缀满碎银的小灯笼,老槐树枝桠上的积雪偶尔簌簌落下,落在“荷风传家”木牌上,铜钥匙裹着雪,反倒添了几分温润的光泽。蓝承宇一早便带着蓝语棠和蓝念安扫开塘边的积雪,石案上的木箱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钥匙垂落的弧度依旧与“年”字折痕相扣,像是从未变过。
“爹爹,我们今天能去看陈爷爷做木雕吗?”蓝语棠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还攥着暖手的铜炉,木孔雀被她挂在棉袄纽扣上,随着脚步轻轻晃。蓝承宇笑着点头,他知道,陈爷爷的木工坊这时候最热闹——天冷后,老木匠便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在坊里做冬藏的木雕,为明年春天的荷塘添新景,也为冬日的村庄攒些暖意。
刚走到木工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刨木的轻响。推开门,暖意混着木香扑面而来,陈爷爷正坐在窗边,手里握着刻刀雕琢一块松木,木头上已隐约显出芦苇的轮廓。“你们来啦!”陈爷爷抬头笑,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细木屑,“快坐,刚煮的姜茶还热着。”
蓝念安先凑到桌边,看着木头上的芦苇纹路,轻声问:“陈爷爷,您这是在雕太祖母种过的芦苇吗?”陈爷爷点点头,用刻刀轻轻刮去木刺:“是啊,等开春了,把这些芦苇木雕挂在荷架上,风一吹,就像真芦苇在晃,也让太祖母的故事,跟着春风再醒一次。”
蓝语棠则蹲在墙角,看着几个年轻村民做木孔雀,其中一个姑娘手里的孔雀翅膀刚雕好,她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姐姐,这个翅膀能像我的孔雀一样动吗?”姑娘笑着点头,取下木孔雀的翅膀,在轴上涂了点蜂蜡:“这样就灵活啦,明年挂在荷塘边,风一吹就能转,像在护着塘里的莲芽。”
正说着,聂明玦掀帘进来,身上还带着雪气,手里提着一个红布包:“承宇兄,祖母让我送些腊味来,说天冷了,给孩子们补补身子。”他打开布包,腊鸭、腊鱼的香气混着姜茶的暖香,让整个木工坊都热闹起来。聂明玦目光扫过桌上的木雕,笑着说:“陈爷爷这手艺越发精湛了,上次我在县里看到有人拿着咱们荷塘的木雕问出处,说想定做一套当伴手礼呢。”
陈爷爷闻言,眼里闪过几分欣喜:“能让更多人喜欢荷塘的东西,再好不过了。”他拿起刚雕好的小芦苇,递给蓝语棠,“这个给你,冬天揣在兜里,就像把荷塘的春天带在身边。”蓝语棠小心接过,冰凉的木头在手里慢慢捂热,仿佛真的藏了点春的暖意。
午后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荷塘上,雪光映着塘水,格外清亮。蓝承宇提议去“芦苇荡纪念区”看看,那里的芦苇虽已枯黄,覆着雪却像一片银白的绒毯。蓝语棠跑在前面,忽然停在一株芦苇前,指着雪下的茎秆:“爹爹,你看,芦苇根还在土里呢!”蓝承宇蹲下身,拨开积雪,露出一节泛青的芦苇根:“是啊,等春天一到,新的芦苇就会从这里长出来,就像太祖母的故事,不管冬天多冷,都会在春天再发芽。”
蓝念安拿出笔记本,翻开夹着槐叶标本的那页,又添了一张刚摘下的、覆着雪的芦苇叶:“我要把冬天的芦苇也记下来,这样笔记本里就有荷塘四季的样子了。”她忽然想起什么,抬头对蓝承宇说,“爹爹,上次林薇姐姐寄信说,市里的‘乡村传承故事集’印好了,里面有咱们荷塘的故事,要不要等雪化了,去县里取几本回来?”
蓝承宇点点头,心里满是暖意。他想起太祖母留下的字条,“唯牵挂与念想,能跨岁月,抵山河”,如今看来,那些藏在旧物里的牵挂,不仅跨了岁月,还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正说着,远处传来村里孩子们的笑声,几个孩子举着雪球跑过,看见蓝语棠,便笑着喊:“语棠,要不要来堆雪人?我们堆个荷塘的雪人好不好!”
蓝语棠眼睛一亮,拉着蓝念安就跑,临走前还不忘把小芦苇木雕塞进兜里。蓝承宇站在原地,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雪地里,聂明玦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暖手的铜炉:“你看,不管是咱们,还是孩子们,都把荷塘放在心里呢。”
傍晚回家时,蓝承宇把陈爷爷送的芦苇木雕放进木箱,与银钗、旧相册放在一起。灯光下,木雕的纹路与芦苇篮的编痕相映,像是跨越时光的呼应。蓝语棠趴在桌边,看着木箱里的旧物,忽然说:“爹爹,我们今晚能讲太祖母的故事吗?就像夏天在荷塘边那样。”
蓝承宇点头,坐在桌边,慢慢翻开旧相册。照片里的太祖母抱着年幼的蓝思追,站在荷塘边,身后是成片的芦苇。“太祖母当年最喜欢在冬天煮莲子羹,”蓝承宇轻声说,“她说冬天的莲子最养人,就像沉淀后的故事,最能暖人心。”蓝念安捧着笔记本,把这些话轻轻记在页边,蓝语棠则靠在他身边,听着故事,渐渐睁不开眼睛,手里还攥着那个小芦苇木雕。
夜深时,雪又悄悄落下。蓝承宇关上木箱,铜钥匙在灯光下泛着暖光。他走到窗边,看着荷塘的雪景,远处的钟声轻轻传来,裹着雪的声音格外温柔。他忽然明白,冬天从不是结束——雪覆盖荷塘,是在守护地下的莲种;旧物藏在木箱,是在等着新的故事来相遇。就像太祖母的牵挂,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冬雪下的暖意,化作了孩子们手里的木雕,化作了每一个关于荷塘的冬夜故事,等着春天一来,便与新的生机一起,再次绽放。
他知道,荷塘的故事还会继续。冬天有雪护塘,春天有莲芽破土,夏天有荷香满塘,秋天有莲子满仓。而那些藏在旧物里的传承,那些融在时光里的牵挂,会像这荷塘的四季一样,周而复始,温暖绵长。只要有人记得,只要有人讲述,太祖母的故事,蓝家的传承,就永远不会消散,永远会在这片土地上,伴着荷风,伴着岁月,一直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