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说的有道理。有的时候我爹一张嘴,我就想捂耳朵。”惠娘很是赞同。
小满低下头,抿着嘴笑了。
狗子面色紧张又带着兴奋,他张了张嘴,没有出声。
“要他如何做?”吴先生替狗子询问,狗子也殷切地看着他姐。
在他小小的不成熟的认知里,这是件好事。这是能让他过上更好日子的康庄大路,他一定不能错过。
不要说小孩子不懂事,苦难的环境会加速他们的成长。
“去茶楼,不拘哪一家,听听说书先生说的书,哪一段感兴趣,你就记哪一段,不需要太长。记片段也不要紧。听听旁人闲聊时说了些什么。捡你能听得懂的,记下来就行。”小满笑着安抚手足无措,坐立难安的狗子:“热闹的街市也可以去的,不用跑去陌生的地方,就在这一片就行。你愿意的话,去找一个和你年龄差不多的小伙伴和你一处。每月姐姐付你500钱,你带过来一条消息就额外再给你1文。”
狗子哭了起来。
小满吓了一跳,赶紧安抚:“咋了?是姐姐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吗?”
“呜呜呜,不是,呜呜呜,我怕我干不好,干不好咋弄。”狗子边哭边说。
他不想丢了这个差事,但这个压力着实太大了,他这个小小的身躯有点承受不住。
小满笑了,“姐姐也没干过,所以这个没有个尺子比照着,没有干好和干不好一说,你只要干了,就是干得好。比如,你今日在街上看见两个小孩子作耍。这也算的。看见什么,只要是你感兴趣的,喜欢的,或者是厌恶的也行。”
惠娘心想,这玩意儿能有啥有趣儿的,日日看见的平常琐事,还要专门写下来。
大户人家的公子就是不同呢。
“你莫急,你先做,姐姐会看着情形再调整,姐姐和你一堆儿做,你莫急。”小满轻轻搂着他,安抚着。
狗子忍着泪使劲儿点了点头。
惠娘要留小满吃饭,但小满推拒了。虽说她真的很想念惠娘的手艺。
她要赶回去接几个小家伙放学呢。
“这是1吊钱,是额外给你的车马费。你先收着,去茶楼里,少不得也要吃块点心的。你每日里申时末前到府外找我,到时候把消息都告诉我。”小满从随身的包里掏了一吊钱出来,放到小几上。
下午五点前收到消息,她先整理,第二日下午再编撰出来,再交给大少爷帮着刻印出来,这样第三日早上发行。
这样新闻就不是新闻了,但也只能如此了。凑合了吧。
且这个时代消息流通的慢,新闻也许过了两日还能是新闻。
“钱不重要,你只要能带回来消息,就是值得的。”小满叮嘱他:“这钱是府中支出,不用着意节省。”小满又叮嘱。
狗子连连点头。
吴先生两口子把她送到了巷子口,看着她上了一顶小轿,才回转。
“李柏,你吃过饭便去吧。无论做什么,都要小心些,自身的安危要放在第一位。”吴先生对狗子说。
狗子吭哧了一会儿,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惠娘牵起他的手:“你小满姐姐不是说了嘛,都是初次上手,没有什么规矩,条条框框的。你是个机灵的孩子,有你的特长,小满应是就相中了你这一点,你莫怕,放开手脚去做吧。”
吴先生也点头:“你那么小的时候就在这一带讨生活,这边你也熟悉,哪里能听到消息,你比别人更能知道几分,能做好的。”
狗子听见小满姐姐是看上了他的机灵,才给他安排了差事,莫名的安了心,自信了起来。
街对面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秦翊不错眼珠的盯着,终于是看见小满出来了,上了小轿,才放下担忧,把车帘放下,让车夫赶车回东宫。
小满接了孩子们放学,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说着上午学堂里的事情,欢乐的不得了。
明珠公主拉着小满的手,绷着小脸极为认真的说:“小满姐姐,我今日在学堂上都在练习闭气呢,我下午肯定能憋气更长时候了。”
小满笑了:“如何练的呀?”
“小满姐姐,她捏鼻子。”沈池跳着脚告小状,“她趁着先生念书的时候,偷着捏。”
小满点点头,没有发表意见。
沈池看她没有反应,于是又换了种方法:“爹爹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一心二用最要不得了,你说对不对?”
“你爹爹说的对。”小满点点头牵着他的手说:“池少爷最是认真,日后要坚持不懈方好啊。”
“嗯。”沈池开心了。
追着秦苙跑了。
小满抱起了明珠公主,说:“公主,闭气要在水里练才更有成效,下午咱们在水中练习可好?”
“嗯。”明珠公主点了点头。
她和皇爷爷说她会游水了,母妃说,做事要做十成足,说话要说八分满。
她暗下决心要尽快游好才好。
午休过后,小满对大家说了要编报纸的事情。
“什么是报纸?”秦苙举手发问。
好问题。
“今日呢,小满姐姐也要给你们布置一份功课,你们回去之后调查一下什么是报纸,然后呢,想想,如果咱们自己编一份的话,要怎么做,谁有好的想法,和小满姐姐提。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应了。这种参与感让他们的责任心升到最高点。
小满拉出木板,给孩子讲度量衡。
尺、寸、丈。
顺便讲了量词单位。比如匹,只,个等等。
讲完之后,为了巩固,还出了一份卷子。
让孩子们带回家去做好,明日下午带过来。
题一:《周礼·地官·乡大夫》载,童子衣带长三(),而成年人为七()。
题二:孔子与颜回同游,回指远处曰:门外有一()练,前面有一束生蓝。
题三:《齐民要术》记载帛法:制袍需帛九(),制襦需帛五()。
题四:《九章算术》题:田广十六(),纵二十三()。问为田几何?
……
一共凑了十道题。
小满得益于近期抄书,从文盲提升到了初学者水平。
做为先生,如果只出个一什么马,一什么鹅这样的题,怕是会被人家家长笑话。
且孩子们进学了,自己水平太差,跟不上孩子们的水平,那这先生当的要羞愧死了。
只区区十道,也让她损失了好些脑细胞。
孩子们不想还会有试卷,纷纷拿过来念了起来。
大部分的字他们都会了,就是不理解括号是什么意思。
小满给他们解释了,他们便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