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鹏城,海风带着些微凉意,却吹不散蛇口工地上的热气。
王建设队的工人正忙着打地基,钢筋、水泥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着 “二十天完工” 的红色横幅,王队拿着图纸,时不时跟工人喊两句:“单独调配间的地基要打深点,别让潮气渗进去!”
钟清清和张婶站在工地旁,看着忙碌的景象,张婶忍不住说:“王队干活真利索,这才五天,地基就打好了,比制糖厂盖仓库快多了。”
“鹏城的政策松,手续办得快,工人也有干劲。” 钟清清点头说道。
后世,有个词叫鹏城速度。
形容的就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鹏城。
当天下午,两人就去了鹏城的劳务市场招工人。
劳务市场里挤满了外来务工者,有的举着 “会榨糖”“会装瓶” 的牌子,有的围着招工启事看。
钟清清在墙上贴了张启事:“健力宝饮料厂招工人 5 名,要求:老实本分,无不良记录,会简单的机器操作,每月工资三十五块,管午饭。”
启事刚贴好,就有人围了过来。
一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挤到前面:“你好,我在制糖厂干过两年,会榨甘蔗,能行吗?”
张婶接过他手里的介绍信,仔细看了看:“你叫李根?老家是河南的?”
“是!我干活麻利,从不偷懒!” 李根连忙说。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钟清清和张婶挑了 5 个工人 ——3 个会榨甘蔗,2 个会装瓶,都是面相和善,老实本分的人。
张婶把他们带到工地旁的空地上,严肃地说:“咱们饮料厂有规矩,上班时间认真做事,不能偷奸耍滑,做好食品卫生。不该碰的别碰,要是违反了,立刻开除!” 工人们连忙点头,没人敢多问。
腊月二十,饮料厂的厂房终于完工,投入使用了。
白色的墙面在阳光下泛着光,单独的调配间在厂房最里面,装着铜锁,钥匙只有钟清清有。
外面是榨甘蔗区、调配区、装瓶区,机器都已经调试好,玻璃瓶也运了过来,堆在仓库里。
开工前一天,钟清清对饮料厂的员工做了培训,机器如何操作,配方调配就是自己亲力亲为了。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钟清清就带着瓷瓶去了调配间。
她把门锁好,从空间里取出灵泉,按 “一斤母液兑一千斤甘蔗汁” 的比例,慢慢倒进带刻度的大桶里,又加了点提前煮好的陈皮水,搅拌均匀。
阳光透过调配间的小窗户照进来,母液泛着淡淡的光泽,闻着有股清甜的香味。
调完母液,钟清清打开门,把大桶交给张婶:“按这个比例加甘蔗汁,今天先做两百瓶陈皮味的,试试机器。”
张婶接过桶,小心翼翼地送到调配区,指挥工人往里面加甘蔗汁:“李根,你开榨糖机,注意控制速度,别把甘蔗渣混进去!”“王芳,你盯着装瓶机,瓶盖一定要拧紧,别漏了!”
钟清清站在一旁,看着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心里满是踏实。
张婶确实会管理,工人分工明确,机器运转顺畅,没一会儿,第一瓶健力宝就装好了 ——
透明的玻璃瓶里,琥珀色的液体晃荡着,标签上 “健力宝” 三个字格外醒目。
姜国栋也来帮忙,负责把装好的健力宝搬到仓库。
他看着钟清清,小声说:“张婶管理得不错,工人都很规矩,你不用天天来盯着。”
钟清清点头:“等过阵子工人熟练了,我就不用天天来调母液,每周来两次就行,日常事交给张婶,我放心。”
傍晚收工时,张婶把当天的账本交给钟清清:“今天榨了两千斤甘蔗,做了四百瓶健力宝,玻璃瓶用了四百个,剩下的甘蔗渣都运去喂猪了,没浪费。”
账本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都标得明明白白。
钟清清笑着说:“张婶,您记的账比会计还细,以后招了会计,你可要带带他们。”
离开饮料厂时,天已经黑了。
鹏城的路灯亮了起来,照着厂房的白色墙面,“健力宝饮料厂” 的招牌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钟清清看着招牌,心里满是期待:再过几天,健力宝就能上市了,凭着灵泉的特殊滋味,肯定能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