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量药与定规
那一声开辟通道的惊天巨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山岩崩碎、烟尘冲天的景象,长久地烙印在每一个目睹者的心中。工地上弥漫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人们谈论着“天雷神威”,对阳歌的敬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阳歌,却在成功的狂喜迅速褪去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与警惕。
胜利是偶然的奇迹,还是可重复的技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黑色粉末蕴含的力量是何等狂暴与难以驾驭。一次成功的爆破,背后是无数可能导致惨烈失败的变量:药量多一分可能造成不可控的破坏与人员伤亡,少一分则可能只是听个响;钻孔的深度、角度,填塞的密实度,药捻的长度与燃烧速度,乃至当时的风速湿度……任何一个环节的细微失误,都可能将创造之力瞬间变为毁灭之灾。
他绝不能允许这种危险的力量停留在一次侥幸的成功上,更不能让它被蒙上神秘主义的面纱,成为无法复制、无法控制的禁忌。它必须被驯服,被量化,被纳入严格的管理体系。
就在爆破成功的次日,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兴奋中时,阳歌已下令工师营暂停普通作业,所有骨干成员,以及参与了昨日爆破行动的少数核心队员,被紧急召集到指挥部那巨大的沙盘前。气氛凝重,与外面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
沙盘上,已经用不同颜色的泥土和小石块,模拟出了几种典型的岩体结构:整体性巨岩、层理发育的片岩、带有裂隙的破碎岩体。
“昨日之功,非是天助,实乃人为。”阳歌开门见山,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然,此力可控,亦可覆舟。若不能知其所以然,不能定其规、量其度,下一次巨响,或许便是你我粉身碎骨之刻!”
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木签,代表钻杆,又捏起一小撮代表火药的黑色细沙。 “力之大小,首在药量。”他指向沙盘上的“整体巨岩”,“岩体硕大坚硬,若药量不足,如隔靴搔痒,徒耗钱粮。若药量过巨,”他又指向旁边代表工棚和人员的小木块,“则威力外泄,地动山摇,伤及无辜,甚至引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
他让坚手取来昨日使用过的、经过称量的空陶罐和剩余的药粉:“自今日起,所有‘雷火药’之配制,必须以此罐为标准器。不同岩性、不同体积,需用多少‘罐’药,必须总结出标准!今日,我等便要根据昨日之经验,议出个初步章程!”
接着,他又以木签演示钻孔:“孔深几何?过浅则力泄于表面,过深则力耗于内部。需根据岩体厚度、欲达到的破碎效果而定。孔距多少?过密则浪费,过疏则炸而不碎。孔向如何?欲令石向何处抛飞,便向何处钻孔!”他巧妙地将爆破力学的基本原理,用最朴素的比喻和沙盘演示讲解出来,让这些习惯于经验的工匠们开始理解其背后的“道理”。
“填塞,至关重要!”阳歌强调,“若孔口堵塞不严,如同漏气之风箱,力量便从最薄弱处泄走,事倍功半,甚至危险异常!必须以湿泥重重夯实,不可有丝毫缝隙!”
最后,他谈到了最关键的安全。“爆破之时,百步之内,非操作者,皆需避入掩体或退至安全距离外。如何预警?需规定统一信号:白日以红旗摇动,夜间以火把画圈。点火后,人员需沿预定路线撤离,不得回头观望……”
一场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阳歌引导着众人,根据昨日的数据和效果,反复推演、辩论、估算。最终,初步制定出了一套极其严格的《爆破条例》。条例规定:
1. 资质限定:成立专职“爆破队”,所有成员需由阳歌亲自选拔、培训、考核,持“爆破令”方可操作。他人严禁接触火药及爆破事务。
2. 量化标准:初步根据岩体硬度、体积、裂隙情况,划分三级用药标准,对应不同的陶罐数量。钻孔深度、孔距、孔深比皆有初步数值规定。
3. 操作规范:从火药运输、钻孔验收到装药、填塞、布线、点火、警戒、清场,每一步皆有明确流程和检查要点。
4. 安全红线:明确安全距离、预警信号、撤离路线。严禁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进行爆破作业。设立专职安全员,有权叫停任何违规操作。
5. 记录与总结:每次爆破,必须详细记录岩体情况、用药量、钻孔参数、效果评估,以便不断修正完善条例。
条例初定,阳歌并未就此结束。他亲自担任教官,在远离工地的安全区域,用模拟钻孔和少量火药,对选拔出的“爆破队”成员进行实作培训。他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纠正,确保每一个人都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理解“为何要这么做”。
“此物非是神物,乃是一件极其锋利,却也极易伤己的工具。”培训结束时,阳歌肃然告诫每一位队员,“对待它,要比对待最凶猛的野兽还要谨慎,比对待最精密的陶范还要细心。尔等手中所握,非仅是开山之器,更是无数弟兄的性命,是我汉部的国运!可能做到?”
“能!”爆破队员们齐声应道,脸上没有了最初的恐惧或兴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基于理解的严谨。
很快,《爆破条例》被抄录在木板之上,悬挂于工师营和指挥部显眼处。一支纪律严明、操作规范的爆破队开始成型。后续几次针对较小岩体的爆破作业,均严格按照条例执行,用药精准,效果可控,未再出现任何险情。
偶然的成功,被成功地转化为了一套可重复、可管理、可发展的标准流程。危险的力量被套上了规则的缰绳。阳歌用他超越时代的科学管理思维和军人般的严谨,为汉部落这项刚刚掌握的、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尖端技术,奠定了最坚实的安全基石。
第三百零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