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勐的堤坝
滑坡的阴霾在阳歌雷厉风行的调查与对策下逐渐散去,新的安全规程被严格执行。排水沟如同脉络般在工地上纵横交错,开挖的边坡变得和缓,预警岗哨上的队员目光锐利,时刻扫视着脚下的土地。工程在一种更为谨慎、甚至略带压抑的气氛中重新启动。人们不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更加敬畏自然的力量,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踏实。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年轻的勐被委以了一项独立的重任——负责督建一段位于“三门峡”下游约五里处的关键河堤。这段河堤保护着后方一片地势相对低平、已被规划为未来泄洪缓冲区和蓄水库区边缘的区域,其稳固与否,关系到后续整体水利布局的落实。
接到命令时,勐并没有立刻催促手下人马盲目开工堆土。父亲处理滑坡事件的方式给了他深刻启示:蛮干只会带来无谓的牺牲和失败。他带着几名助手,在自己负责的区段来回走了整整一天,仔细勘察水流的走向、河岸的土质、以及洪水过后留下的冲刷痕迹。
他注意到,传统的堤坝往往是单一坡面,一味追求高度。但洪水冲击堤坝,并非均匀受力,巨大的动能会持续冲击底部和迎水面的同一位置,极易造成基底被掏空,最终导致整体溃决。这让他联想到了守城战时,敌人集中兵力猛攻一点的情形。
“单纯的加高,就像一味加高城墙而不考虑防御的层次。”勐蹲在河岸边,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洪水就是敌人,它的冲击力需要被层层化解,而不能硬扛到底。”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他回想起部落城墙的构造,并非垂直而立,也有马面、敌台等突出部分用于分散兵力,消解冲击。他又想到军中使用的盾阵,层层叠叠,方能抵挡重箭巨矢。
“或许……堤坝也不该是一个光滑的斜坡?”勐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立刻找来绘,将自己的想法和勘察所得口述出来,由绘帮忙绘制成工程草图。他没有选择单一的陡坡,而是设计了一种阶梯式退台结构。
整个堤坝的横截面如同巨大的阶梯。临水的一面,最下方是一个相对平缓的斜坡,以巨木桩和编织的藤筐石笼加固,作为第一道防线,用于初步消减水流的直接冲击力。向上每隔一段高度,便设置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后方才是更陡峭的上一级堤坡。平台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分散水流,更能让回流和漩涡的能量在此处消耗殆尽,无法持续攻击堤坝的同一脆弱点。同时,这些平台在非汛期还可作为道路或未来扩建的基础。
“但这还不够,”勐对绘和周围的队率解释道,“敌人最厉害的一招是‘挖墙脚’,洪水也是如此,它最擅长冲刷底部。我们必须保护好堤坝的‘脚跟’!”
于是,在他的设计中,堤坝迎水面的基底处,被要求打入密密麻麻的、削尖了的巨木桩,木桩之间用坚韧的藤索捆绑相连,形成一道深入河床以下的坚固栅栏。木桩栅栏之后,再垒砌以石板和装满石块的藤筐,重重加固,确保基底不会被水流轻易掏空。这简直就是将军事上防止敌人挖掘地道破坏城墙的技法,用在了堤坝之上。
这个方案报送到坚手和阳歌那里时,两人都感到了惊讶。尤其是坚手,他更熟悉传统的土木工艺,勐的设计显得颇为“另类”,但却又充满了巧思,直指堤防工程的要害。
“需多用不少木料和石料,工时也可能稍长。”坚手沉吟道,指出了成本问题。
阳歌却看着那幅充满了军事防御思维的草图,眼中露出极大的赞赏和欣慰。他看到了儿子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将所学所思灵活运用到了全新的领域。
“准!”阳歌毫不犹豫,“用料用工,优先保障勐的区段。我要看看,这‘军事堤坝’究竟成效如何!”
得到首肯的勐,干劲十足。他亲自监督木桩的选材和打入深度,检查每一块石板的垒砌是否平整牢固。他手下的队员起初对这个复杂的设计有些不理解,但严格的军令和勐身先士卒的干劲(他常常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检查基底施工质量),让他们全力以赴。
就在勐负责的这段“阶梯式”堤坝初步完成主体工程后不久,上游山区再次迎来强降雨,河水又一次明显上涨,一道浑浊的洪峰顺着河道咆哮而下,虽然远不如之前的大洪水凶猛,但足以检验新堤坝的成色。
消息传来,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尤其是勐负责的区段,更是关注的焦点。许多人暗自担心,这个年轻人别出心裁的设计,能否经得住考验。
洪峰如期而至,浑浊的河水猛烈地拍击在新建的堤坝上。
然而,预想中惊心动魄的剧烈冲刷并没有发生。汹涌的水流首先撞上的是基底坚固的木桩石板防线,犹如撞上了一堵铜墙铁壁,无法肆意侵蚀。水流被迫向上翻涌,但当其扑上第一个平台时,宽阔的台面立刻分散了它的冲击力,水流的速度和能量明显减缓。部分水流甚至在此形成回旋,自我消耗。剩余的能量继续向上,冲击第二级坡面时,威力已大减,再被第二个平台进一步消解……
人们惊讶地看到,那咆哮的洪水在这座如同堡垒般的堤坝面前,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层层剥去了力量,变得徒有其表,最终只能无奈地顺着堤岸流走,无法撼动其分毫。
洪峰过后,勐负责的堤坝段屹立不倒,只有最下层的木桩和石笼上留下了水流冲刷的痕迹,主体结构完好无损。而相比之下,上下游一些仍按传统方式简单堆土加高的区段,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坡面侵蚀和水渍渗透的现象。
消息传开,工地再次轰动!
这一次,不再是恐慌,而是由衷的赞叹和佩服。
“快看勐公子修的堤!洪水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 “像座山一样稳!” “那台阶真是神了!水上去就没劲了!” “听说那是用了守城的法子……”
坚手抚摸着勐设计的堤坝那坚固的基底和整齐的台阶,感慨万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阳歌站在堤坝上,看着儿子略显疲惫却充满自信的脸庞,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但眼中的骄傲和肯定已然说明一切。
勐用他的智慧和实践,证明了军事思维不仅能用于征战,更能用于建设。他的成功,不仅稳固了一段河堤,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向所有人展示了新一代的成长与汉部落未来的希望。科学的理念与创新的思维,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下越来越深的根系。
第三百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