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玥的发现
夏末秋初,阳光依旧热烈,却已带上了一丝慵懒的金黄。汉部落的核心营地内外,一片繁忙景象。夯土筑墙的号子声、工坊区的敲打声、训练场上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建设与发展的强音。
在这片属于力量和汗水的喧嚣之外,营地边缘靠近山林与河流交汇的湿润地带,却是另一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这里是巫经常采药的地方,也是小玥最喜爱的“课堂”。
已经出落得越发沉静秀气的玥,正挎着一个小巧的藤篮,亦步亦趋地跟在巫的身后。她的眼睛不像哥哥勐那样总是追寻着奔跑的马匹和闪亮的刀剑,而是更喜欢低头凝视泥土、草木和那些细微不易察觉的变化。她跟随巫学习辨认草药已有段时日,对植物有着一种天生的亲近和敏锐。
巫一边弯腰小心翼翼地挖起一株开着紫色小花的止血草,一边用苍老的声音讲解着它的习性和炮制方法。玥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目光却习惯性地扫视着四周。
忽然,她的目光被不远处河滩上一小片野生黍丛吸引住了。这片野黍与他们种植的粟米类似,是部落早期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如今虽已大面积种植改良后的品种,但野生的依旧随处可见。
然而,玥却觉得那一小丛野黍有些不同。它们的长势似乎格外旺盛,植株更高,更重要的是,那垂下的穗子看起来比寻常野黍要饱满、硕大许多。
“巫婆婆,您看那边……”玥轻声呼唤,伸出纤细的手指指向那片野黍。
巫直起身,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眯着眼睛看了片刻,眼中也露出一丝讶异:“哦?那片黍子……长得倒是格外精神。”
玥得到鼓励,小心地拨开齐膝的杂草,走到那片野黍丛旁蹲下身,仔细察看起来。她轻轻托起一支沉甸甸的黍穗,发现上面的籽粒不仅个头更大,排列也更为密集,呈现出一种健康饱满的金黄色,与旁边普通野黍那稀疏干瘪的穗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巫婆婆,它的穗子好大,粒好多!”玥的声音带着发现的喜悦,她小心地捻下几粒种子放在掌心,颗粒圆润饱满,远超寻常。
巫也走了过来,接过那几粒种子仔细看了看,又对比了一下旁边的普通野黍,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小玥的眼睛真尖。这确实有些不同,像是得了天地更多的眷顾。这或许是野黍中难得的良种。”
玥听到夸奖,小脸微红,但更多的是兴奋。她看着那一小丛与众不同的野黍,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巫婆婆,如果我们把它的种子收集起来,单独种下去,明年长出来的黍子,会不会也像它一样,穗大粒多?”
巫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好孩子,你能想到这一步,很好。是的,一代一代挑选最好的种子种下去,粮食就会越种越好。这就是你阿父一直在做的选种。你发现的这些,或许能让我们种的黍子变得更好。”
玥顿时来了精神,她不再犹豫,极其小心地将那几株特别健壮的野黍穗单独采摘下来,用手帕仔细包好,放入藤篮中最稳妥的位置,生怕弄掉了一粒宝贵的种子。她甚至还细心地在周围做了标记,打算过几日再来看看是否还有类似的植株。
回到营地后,玥没有先回家,而是径直找到了正在与坚手商讨引水渠路线的阳歌。
“阿父!”玥的声音带着一丝雀跃和紧张,她献宝似的将那个手帕包捧到阳歌面前,“我在河边发现的!您看这个!”
阳歌被打断谈话,低头看到女儿小心翼翼捧着的野黍穗,先是有些不解,但当他也注意到那异常硕大饱满的穗粒时,神情立刻变得认真起来。他接过手帕包,仔细检视着那些金灿灿的种子。
“这是……野黍?”坚手也凑过来看,啧啧称奇,“这穗头可真不小!比我们田里一些长得还好!”
“是的,坚手大叔。”玥用力点头,将自己的发现过程和猜想说了出来,“我想,如果我们把它种下去,好好照料,说不定明年就能收获更多这样的好种子!”
阳歌看着眼前眼神发亮、充满期待的女儿,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欣慰和自豪。他蹲下身,平视着玥,郑重地接过那个手帕包:“玥儿,你立了大功了!这或许是非常宝贵的发现!这不仅仅是几粒种子,这可能是未来能让全部落吃饱饭、吃好饭的希望!”
他当即对坚手下令:“坚手,立刻在规划中的农田区,找一块阳光水土最好的地方,单独划出一小块‘种子田’!派最细心的农人负责,就用玥儿发现的这些种子,进行试种!记录下它每一步的生长情况,等到收获时,再从中挑选最好的穗子留种!我们要看看,它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惊喜!”
“是!首领!”坚手也意识到这可能的重要性,连忙答应。
这时,巫也拄着藤杖走了过来,她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慈祥而欣慰的笑容。她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摸了摸玥的头顶,对阳歌说道:“首领,小玥这孩子,心思细腻,眼睛里有光,对草木有着天生的缘分。她将来在这条路上的成就,或许会远超我这个老婆子。部落的将来,不仅需要锋利的刀剑,也需要能辨认五谷、医治伤痛的眼睛和双手。”
巫的话,无疑是对玥极高的认可和期许。玥的小脸更红了,但眼睛却亮晶晶的,充满了被认可的喜悦和继续探索的动力。
阳歌看着女儿,心中感慨万千。文明的传承,不仅在于城墙的高大,工具的锋利,更在于知识的积累与下一代的成长。玥的发现,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却预示着汉部落的未来,将在各个方面,绽放出更加多样而灿烂的光芒。
第二百一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