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巨鹰的涟漪
汉部落的重建与发展如火如荼,西北方的贸易通道初步打开,营地里回荡着驯马的喧嚣与希望。然而,东南方向,那片曾带来血与火记忆的土地,并未从所有人的心头彻底抹去。巨鹰城邦,这个一度强大的敌人,如今境况如何?它是否还会再次张开利爪,扑向正在复苏的汉部落?
答案的碎片,并非来自直接的侦查——汉部落目前无力也无暇远赴东南——而是通过两条间接的渠道,如同水面的涟漪,一圈圈扩散而来。
第一条渠道,来自于西北的天狼部落。
随着贸易的初步开展,坚骨率领的小型贸易队伍数次往返于荒原与群山之间。除了交换物资,他们也肩负着收集信息的任务。在一次交易间隙,坚骨尝试通过乌尔格老者,向天狼部落的战士打听东南方向的动静。那些豪放的游牧战士对此似乎并不忌讳,甚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通过零碎的词汇、夸张的手势和绘的即时图画辅助,一个模糊却令人振奋的图景逐渐拼凑起来:
原来,自那场惨败之后,溃逃回去的残兵败将将恐惧和失败的情绪带回了巨鹰城邦。主帅折剑受辱、大军损失惨重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城邦内部蔓延。巨大的失败动摇了统治阶层的权威,尤其是力主北征的“主战派”贵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抨击。
更致命的是,汉部落释放奴隶、宣扬“自由”的举动,以及那场发生在巨鹰军阵内部的奴隶起义,如同投入干柴的火种,彻底点燃了巨鹰城邦内部长期压抑的矛盾。许多被带回的奴隶士兵将“汉部落”和“自由”的故事悄悄传播,城邦外围的矿场和庄园中,小规模的骚乱和逃亡事件开始层出不穷地爆发。
“……巨鹰……翅膀断了……窝里吵翻了天……”一个天狼战士比划着鹰隼折翼和内部争斗的动作,咧嘴笑着,露出焦黄的牙齿。 “……他们的奴隶……不再温顺……像被踢了窝的蚂蚁……”另一个补充道,做出了四处逃散的手势。
乌尔格老者总结性地对坚骨说:“东南的铁鸟(指巨鹰),暂时,飞不起来了。他们在舔伤口,也在……自己咬自己。”
第二条渠道,则更为零星。一些从东南方向跋涉而来的、极其稀少的流浪者或小股逃奴,偶尔会接近汉部落的势力范围。从他们口中得到的信息虽然破碎,却与天狼部落的说法相互印证:巨鹰城邦内部局势紧张,军队收缩,对北方边境的控制力大不如前,许多小型附庸聚落开始阳奉阴违。
这些信息被迅速汇总,呈送至阳歌面前。
议事厅内,气氛不再是单纯的庆幸,而是多了一种深沉的思量。
“内乱……奴隶起义……”阳歌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目光深邃,“这是巨鹰城邦统治根基动摇的迹象。他们短期内,确实无力再组织起一次大规模的北侵了。”
“这是好事!”坚手松了口气,“我们正好可以安心发展,驯马,炼钢,种棉!”
岩灵却微微蹙眉:“但混乱的邻居,有时比强大的邻居更危险。谁也不知道下一刻,那边会冒出什么新的势力,或者巨鹰城邦会不会在疯狂中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巫缓缓点头:“岩灵说得有理。巨鹰的威胁,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阳歌赞许地看了岩灵一眼,随即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想法: “你们的担忧都很对。但危机,往往也伴随着机遇。” 他的目光扫过东南方向,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巨鹰城邦拥有我们急需的东西——更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可能存在的其他工匠技艺、甚至是被他们垄断的某些作物种子、以及大量受过压迫、渴望自由的人口……”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想法在众人心中沉淀。 “我们现在无力吞下它,甚至不宜主动招惹。但它的混乱和虚弱,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漫长的战略窗口期。” “我们要变得更强大,不仅仅是防御,更要着眼于未来。或许有一天,当我们的铁蹄足够强壮,当我们的战士足够精锐,我们不再仅仅是‘寸土不让’……” 他的话语没有说完,但那份潜藏的、极具侵略性的战略意图,已经清晰无误地传递给了每一位核心成员。
不是要去立刻发动战争,而是要将“消化巨鹰城邦的遗产”作为一个长远的、潜在的战略目标。这不仅能彻底消除东南方向的威胁,更能让汉部落的技术和实力迎来一次爆炸性的增长!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以至于议事厅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但很快,所有人的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疑虑,但更多的是被点燃的野心和可能性。
巨鹰城邦的惨败,如同投入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散,影响着各方势力的平衡。而对汉部落而言,这涟漪带来的不仅是暂时的安全,更是一个关于遥远未来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宏伟构想。
东南方向的压力暂时解除,但汉部落的目光,却因此而投得更远。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