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摊了摊手:
“他知道我们农机公司是来料加工、来件维修,也自己组装机器——宁家对咱们可真是了解得够细。”
“然后他就赔了十几块地!”
祁同伟立刻追问:
“在哪儿?”
赵瑞龙不太在意:
“流水县呗!”
祁同伟一拍手:
“这下可省了我们至少两年的筹划时间!”
……
赵瑞龙觉得宁家的赔偿不算什么。
但祁同伟却格外重视。
刘新建自然而然地把宁家给的地图整理出来,就像他在赵立春身边时做的一样。
刚加入的易学习也在一旁协助。
赵瑞龙倒没觉得什么,但刘新建和易学习都觉得安排得非常巧妙。
祁同伟,已经隐隐成了这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
“要推动地方发展,最关键的是练好内功。”
“要向内部深挖潜力。”
祁同伟面对一位布政使的秘书、一位县令侃侃而谈,
“流水县有什么资源?”
赵瑞龙一脸惊讶:
“这地方还能有什么?”
“除了田地,什么都没有。”
易学习身为流水县令,下意识想反驳,但细细一想,还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祁同伟失望地摇了摇头:
“这么明显的事你们都没看出来?”
“除了田地,当然还有人啊!”
众人一脸困惑地看着他。
祁同伟认真地说:
“田地是资源,人口同样是资源。”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两样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赵瑞龙懒洋洋地说:
“同伟,种地这事儿没前途。”
“我在二王村待了这么长时间,没事就和工人们聊天。”
“他们进厂前,可都是种地的。”
“尤其是王贵和李达这两个家伙,还被你教训过,以前是地痞。”
“他们当混混,其实是因为心里不服气。”
“种地是靠天吃饭,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辛辛苦苦干一年,累死累活不说,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凑不齐,到头来勉强吃个饱,连肉都不敢多吃。”
“这两个人有点志气,不愿就这么过一辈子。”
“但他们又没见识,不知道该做什么来改变命运,渐渐就成了混混。”
说到这里,赵瑞龙忽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同伟,被你揍过的那几个混混,现在是你在厂里最忠实的拥护者。”
“他们学东西最积极,现在已经成了厂里的骨干。”
“干什么都特别认真。”
“咱们厂里每月的优秀员工,全都被他们几个包圆了。”
刘新建提醒着说:
“不会是他们几个人结成一伙,互相照应吧?”
赵瑞龙摆摆手:
“各道工序都不一样,怎么结伙?”
“咱们每一道工作流程,都会给工人讲清楚咱们的整体目标。”
“谁要是耽误了进度,影响了整体,是要被责备的。”
易学习一时没转过弯来:
“真需要跟工人们说这么多吗?”
赵瑞龙一提到这个就来了劲头:
“当然要讲清楚!”
“每个工人都得明白工厂的总目标,清楚自己这道工序对整体的影响。”
“每个人都要有参与感。”
“他们得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就会拖累整个计划。”
“这样工人的干劲儿才足。”
说到这儿,赵瑞龙有些收不住:
“以前我总觉得搞扫盲、做培训就是浪费时间和钱。”
“可真干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哪怕只会认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人,效率都能比普通工人高出三分之一,次品率也跟着下降了三分之一。”
“同伟嘴上说得好听,说是为工人着想,其实就是在榨取他们的劳动力。”
“但我挺欣赏这种做法。”
大家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祁同伟拍了拍手,开口道:
“传统的种地赚不了多少钱,可要是用现代化方式来种地,就不一样了。”
“说实话,就算将来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能不能有收成,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一般的灾害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但要是遇上大旱、霜冻、洪灾……那就没辙了。”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沉默了。
祁同伟又说:
“流水县是吕州少有的平原地带,这决定了一个问题——吕州的工业化发展不会太顺利。”
易学习默默点头。
赵瑞龙不解:
“这是为什么?”
易学习叹了口气:
“耕地红线不能动。”
赵瑞龙顿时明白,不再多言。
东大人口众多,耕地政策是基本国策,谁也不敢动。
流水县作为吕州难得的平原地区,自然承担起了吕州乃至汉东的粮食生产任务。
任何官员都不敢在这方面打主意。
赵瑞龙皱眉道:
“那不是没什么可做的了?”
祁同伟笑了笑:
“谁说没得做了?”
“咱们二王村不是围绕徒弟发展得挺好么。”
赵瑞龙感慨道:
“同伟,咱们可是开了工厂,才带动了二王村的经济。”
祁同伟接着问:
“那咱们生产的是什么东西?卖给谁?”
赵瑞龙一时语塞。
易学习突然激动起来:
“农机具!”
“二王村生产的是专门服务农业的机械。”
祁同伟拍手笑道:
“我刚才说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咱们流水县只有田地和农民,所以,发展现代化农业才是我们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向。”
“现代化农业有两个优势,一是通过现代化的水利、化肥、农机等手段,提高单位亩产。”
“第二个优势是,可以将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赵瑞龙一脸惊讶:
“这也算是好处?”
“这么多人没事干,会不会出乱子?”
祁同伟笑道:
“你以为围绕农业就只能做这些事?”
赵瑞龙愣了一下。
祁同伟一边掰着手指数,一边说道:
“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作物供应、特种商品养殖……”
他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赵瑞龙听得眼花缭乱,一转头才发现,易学习、刘新建、钟小艾都在认真记录。
“……我打算从今年底开始,办两家公司,一家是食品加工厂,另一家是养殖场。”
“没有肉,工人们哪有力气干活?”
“至少得建个养猪场……先按一万头猪的规模来养。”
众人听得倒抽一口凉气。
易学习心中感叹,这哪里是一个村长的格局?
他觉得自己都愿意给祁同伟当助手。
赵瑞龙眼里闪着光,心想,这得挣多少钱啊!
刘新建惦记着赵立春:
“我得回去好好跟老板汇报一下。”
祁同伟拍了拍手,
“各位,蓝图再好,也有个难题——咱们缺的是人!”
……
祁同伟话刚说完,整个屋子一下子沉寂了下来。
有方向,有投入,有劳力,却唯独缺能带队伍的人?!
赵瑞龙低声嘀咕:
“这种事,也太少见了吧?”
刘新建接口道:
“确实少见,通常想这么快上马项目,基本不可能。”
“但我们这里偏偏是个特例。”
赵瑞龙立刻追问:
“同伟,你怎么看?”
易学习心里一动:
“看来我没看错,赵公子是真的服祁同伟。”
“哪怕刘大秘在场,他第一个问的还是祁同伟。”
祁同伟笑了笑:
“换别人,这事儿确实难办。”
“可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难。”
赵瑞龙顿时来了精神:
“我就知道你有招,快说,怎么搞?”
易学习沉默不语。
他心里还在打鼓。
人才哪有那么容易找?哪哪都是香饽饽啊!
刘新建也开口提醒:
“同伟,别太轻敌了。”
“这年头,真正能干事的人,太难找了。”
祁同伟还是那副淡定模样:
“如果咱们只盯着二王村这块地盘,当然难。”
“但咱们背后还有你们啊。”
赵瑞龙有些急了:
“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祁同伟淡淡地说道:
“我这儿有几个思路。”
刘新建和易学习互相对望一眼,满脸惊讶。
他们还在犯愁,祁同伟已经成竹在胸了?
“第一,退伍兵。”
“纪律性强,能吃苦,是好工人,也是潜在的管理苗子。”
“我兼任小桥镇副镇长,回头去人武部走一趟,你们觉得怎么样?”
易学习脱口而出:
“那小桥镇的人准得乐疯。”
“每年征兵工作都让他们头疼得不行。”
祁同伟接着说:
“第二,是吕州国营企业的下岗职工,或者是在原单位没发挥空间的骨干。”
易学习皱眉:
“人家是体制里的人,会愿意来二王村?”
赵瑞龙不屑一顾:
“吕州那么多国企,发不出工资的比比皆是。”
“人总得吃饭吧?”
“我们给现钱!”
“工资还比他们原来高!”
“不信他们不动心!”
祁同伟马上接话:
“没错,赵公子说的正是我想的。”
“他在原单位拿三百,我们给他一千!”
“一千不够就一千五!”
“我就不信他不动心!”
刘新建苦笑:
“同伟,你这工资开得也太高了吧,我都想跳槽了。”
祁同伟笑着回应:
“要是新建哥真来,年薪二十万起步!”
众人都是一惊。
刘新建自嘲道: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能值二十万。”
祁同伟认真地说:
“你当然值!”
“光凭你这人脉资源,就值这个价。”
刘新建赶紧摆手:
“我在老板身边干得好好的。”
心里却一阵波动。
二十万可不是小数目。
他清楚,他能在圈子里吃得开,靠的是赵立春的面子。
离开了这棵大树,他自己什么都不是。
“第三……”
易学习忍不住问:
“还有?”
祁同伟耸耸肩:
“要真说起来,我能说个七八条。”
“只是现在时间紧,任务急,我挑了几条见效最快的。”
易学习暗自叹气。
同样是做官,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赵瑞龙继续追问:
“第三个路子是什么?”
祁同伟朝易学习一点头,后者一脸疑惑:
“别看我,我要是真有人脉,也不至于混到今天。”
祁同伟解释道:
“学习同志误会了,我说的人才,不在民间,而在体制内!”
啊?
众人都愣住了。
去官府里找人?谁会放下铁饭碗来打工?
赵瑞龙皱眉道:
“国营企业的人都可以挖,可体制内的干部,身份不一样吧?他们会愿意来吗?”
祁同伟露出一丝笑意:
“像机关、国企这类单位,永远都是少数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多半都过得不太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