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望着满脸喜悦、兴奋不已的钟小艾,忽然开口问道:
“你说这些钱,咱们该怎么处理?”
钟小艾愣了一下,也露出为难的神情。
祁同伟嘴角微微一扬。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告诉钟小艾,等以后找个机会悄悄取出来。
但他这一世是重生之人,找伴侣不仅要背景好,更得是和自己同心同德的人。
如果只是貌合神离,哪怕她出身再高贵,他也不会考虑。
钟小艾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最后无奈摇头:
“师兄,我对怎么处理钱这种事真是一窍不通。”
“要不……我们存银行?”
祁同伟故意说道:
“这些是别人的钱,要不我们报警?”
钟小艾立刻反驳:
“不行!”
“这是我们在自家房子里发现的,那就是我们的!”
“干嘛要告诉警察?”
祁同伟忍不住笑了。
系统果然没有骗他。
此刻他和钟小艾的亲密度已经高达98%,这几乎已经是生死与共的程度了。
顺便说一句,赵瑞龙和祁同伟的亲密度也有80%,已经是铁哥们级别了。
钟小艾笑眯眯地说:
“我虽然不懂怎么理财,但我明白一件事。”
“从今以后我们不用为钱烦恼了。”
“我们可以专心工作了。”
祁同伟心想,一千万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祁同伟确认了一点,钟小艾是值得托付的同伴。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话粗俗,但道理却是对的。
夫妻本是一体,若听了某些蠢话,各自算计,终究会是同床异梦。
重生一回的祁同伟,心中笃定,这一世他要靠自己的本事,攀登比前世更高的位置。
尤其是在择偶这件事上,必须格外慎重。
外貌出众、性格得体、头脑聪慧,这些只是基本条件,最关键的是,对方必须与自己志同道合,步调一致。
祁同伟随手抽出一沓钞票递给钟小艾,钟小艾连忙摆手:
“师兄,我真的不需要你给我钱,家里给我的已经够多了。”
祁同伟笑着问:
“家里人再多给,能比我给得多吗?”
钟小艾苦笑摇头。
她父母虽然也疼爱女儿,但要说能拿出多少钱来,那几乎不可能。
现在工人每月工资也不高。
钟小艾每个月的零花钱是两百块——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宽裕。
多数工人的工资也就两三百块上下。
而祁同伟随随便便给她的就是两万块。
她哪敢收!
祁同伟笑了笑,说:
“我给媳妇儿的钱,有什么不敢收的?”
“难道你不相信我们能走进婚姻?”
别的事钟小艾可能会推辞,但这句话一出,她立刻就把钱收下了!
她甜甜一笑:
“谢谢师兄。”
祁同伟又想了想,说:
“周末你得去买些日用品,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总得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布置。”
“这点钱怕是不够。”
说着,他竟弯下腰,又抓了两沓塞进钟小艾手里,
“这样就差不多了。”
钟小艾有些慌张:
“师兄,这也太多了。”
祁同伟摸了摸脑袋,心想自己差点忘了,八八年的时候,两万块钱可是个惊人的数目!
他心里提醒自己,以后花钱得更谨慎些。
“女孩子总该添几件衣服。”
“你喜欢什么就去买。”
“有空我陪你一起去。”
钟小艾心里甜滋滋的。
两人没有在别墅留宿,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汉大。
赵延年满头大汗地找上门:
“同伟,系里的高育良教授一直在找你!”
“他已经来过两三趟了!”
祁同伟道了声谢,顺手将一个手工计时器递给了赵延年。
“这是我做的小玩意,对你学习应该有帮助。”
这东西是纯机械的,可以倒计时五十五分钟以内的任何时间,设定好了,会有三秒钟的铃声提醒。
看起来不显眼,但对学生来说非常实用,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时间。
赵延年收到礼物,又惊又喜:
“同伟,这个很贵吧?”
祁同伟摇头,实话实说:
“是我自己做的,花的主要是时间。”
“我总共做了三个,一个给你,一个给我对象,一个我自己用。”
增进感情,送些贴心小物是再好不过的方式。
赵延年和自己的关系本就亲近,将来还可能成为自己的助手,现在送个小礼物,自然不会吃亏。
果然,赵延年感动得不行:
“同伟,你还能想到我,真是太谢谢你了。”
“我真幸运,能在你心里有这么高的位置——等等!”
赵延年忽然反应过来:
“你不是跟陈阳分了吗?”
“怎么又冒出个对象?”
“同伟,要是已经分了,就别拖泥带水,断得干净点,不然反受其累。”
祁同伟笑着解释:
“不是陈阳。”
“是我们下一届的师妹,叫钟小艾。”
“我是跟她分手后才认识钟小艾的。”
“你别误会,她表白是在我与陈阳分开之后。”
赵延年压根没在意这些细节,他满脸羡慕地看着祁同伟:
“同伟,你这也太受欢迎了吧……”
“什么时候也教我两手?”
祁同伟笑了:
“这种事,没法教。”
“你得多参加点社团活动,才有机会认识更多人。”
赵延年若有所思,赶紧说:
“这些以后再说,你赶紧去找高教授吧!”
“别让老师等太久!”
祁同伟笑着挥挥手,转身离开。
他想了想,去了校园小卖部买了几张草稿纸和一瓶墨水,找了个僻静处,一闪进了随身空间,鼓捣了一会儿。
出来时,手里多了厚厚一本手写书稿。
整理了一下衣着,他这才走进了高育良的办公室。
高育良见到他,满脸欣喜:
“同伟来了,快请坐。”
没想到他竟亲自起身给祁同伟泡茶。
祁同伟可不是侯亮平那种人,他一见这情形,立刻放下手中的稿子,几步上前接过热水瓶,反过来给高育良泡起茶来。
“老师,这种事让我来做就行了,我做惯了。”
“我知道您平时喝什么茶。”
高育良心里一阵高兴:
“到底是我的得意门生。”
他目光落在祁同伟带来的那沓稿纸上,好奇地问:
“同伟,你带的是什么材料?”
祁同伟笑着说:
“听了您的课后有点想法,就随手写了一点。”
“真动起笔来才知道,看书容易,写东西可真难。”
高育良一听来了兴致:
“这是你写的?”
祁同伟把茶杯推到他面前,双手将稿子递了过去:
“就是随便写写的,不好意思拿出来。”
“不过您是研究明史的专家,还得请您指点一下。”
高育良点点头,喝了一口茶:
“没想到还和明史有关,我一定认真看看。”
他翻开稿子,只见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明朝那些事儿》!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历史其实挺有意思。
作者署名是——今朝!
高育良看着祁同伟,满脸惊讶:
“同伟,你的胆子不小啊!”
这名字、这副标题、这笔名,你说是随便写的?
他要是真信了,还算什么高育良!
历史向来都是严谨的学问,在这个年代,读历史的除了专业研究人员,就是一小部分爱好者。
换句话说,历史是个冷门领域。
祁同伟却想让大众都对历史感兴趣。
这得有多大的抱负!
连笔名也透着劲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高育良很欣赏祁同伟的志气,但也得有真才实学才行。
他一边想着,一边翻开了第一页……
我们从一份简历开始。
姓名:朱元璋
别名: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血型:不详
学历:没文凭,不是秀才也不是进士,后来自学过。
职业:皇帝
出身:祖上三代贫苦农民
生卒年:1328—1398
最爱的颜色:黄色(好像也没得选)
家庭成员:
父亲:朱五四,务农。
母亲:陈氏,务农(抱歉,史书上没留下她的全名)
人生格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高育良继续往下看,是关于朱元璋的出生与经历的叙述。
他是研究明史的老专家,对照着史料一一验证,确认内容没有问题。
只是这写法,未免太轻松了些。
他抬头看了祁同伟一眼,语气里带着责备:
“你平时爱玩点花样也罢了,写史书你也这么来?”
“你是怎么想的?”
嘴上说着批评的话,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结果一读,便停不下来,越看越入迷。
正看得起劲,忽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你不是找同伟有事的吗?怎么你自己在这儿看书,把人家晾在一边?”
高育良抬起头,来人正是妻子吴慧芬。
“你怎么来了?”高教授有些意外。
吴慧芬笑着摇头:
“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
“我再不来叫你,你能看到半夜!”
“那同伟岂不是也得陪你一晚上?”
啊?
高育良猛然回神。
抬手看看表,已经晚上十点了!
他神色复杂地望着祁同伟:
“同伟,你这稿子,还真有点味道。”
吴慧芬嗔怪道:
“你自己的问题,怎么能怪到同伟头上?”
“你这是在推责任。”
高育良冷笑一声:
“你问问同伟,我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他会不愿意吗?”
“……我看得越久,他心里越高兴。”
这话听着有点官腔。
祁同伟笑了起来:
“老师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