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少聪慧能文,弱冠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开元十一年(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后张说罢相,张九龄受累外迁。
开元十九年(731年),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中书侍郎为相。
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因张九龄触怒唐玄宗,坐“举非其人”,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
开元元年初的张九龄,在得知自己还有20多年便去世的消息,也是有一些难崩。
当然张大丞相,并不是认为自己活得不够长久,实在是他放心不下这大唐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如果他还能活着,加个时间的话,他希望是1万年。
然而,仕途,总是不会一帆风顺的,由于跟领导而且还是天赐2号人物的宰相有宠有矛盾,于是开元4年,他直接递了一封奏折,他要回家摸鱼了。
当然作为地头蛇在回老家的这一年时间,他还顺便修了一条路。
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
宋代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岭路对他们来说是最快捷便当的通衢大道。
很好,作为地头蛇的张九龄,凭借这份修路的工地,在开元6年的时候,重新回到朝廷开始了他的大唐公务员生涯。
尽管依旧与上头的丞相不对付,他做着这份工具,也依旧让皇帝表示满意,从此他的富贵之门彻底打开。
当然朝堂上的斗争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政敌是丑陋且听不懂人话的。
蛮夷是一直侵略大唐土地的。
天下事务是永远处理不完的。
总之在张九龄为相的最后一段时间也是作为一名顶级牛马,展现出来超强的工作能力。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正品,那就是李林甫。
当然按照传统观念来讲任何一位明在此次上的奸臣,本身都是人品极度恶劣的,是道德败坏的,是没有良知的。
但是负责记录历史的本身就是贵族阶级统治阶级的一员,在他们笔下之中,丑陋的无一例外都是直接冒犯他们本身统治阶级利益的人员。
而李林甫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员。
当然,作为氏族子的李林甫的出身也算十分牛逼出生在陇西李氏,他的曾祖父还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
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736年)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
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很明显,最后也落得个抄没家产,子孙流放岭南的悲剧。
算是一个妥妥的倒霉蛋,当然还是个顶级牛马,只不过最后逃不过清算。
当然虽然他是唐朝奸佞的代名词,但如果没有足够强硬的手腕以及高超的政治智慧,是根本不配拥有奸臣这个名号的。
【在之前天幕开设的奸臣养成指南之中就有提过】
【想要成为一名奸臣,首先他在朝廷上的业务能力必须出众。当然业务不出出没问题,那么就拿出足够高超的情商。
智商情商双商,至少有一样出众】
【但事实上任何一位奸臣基本上都是智商情商都出众的,甚至还有的奸臣在年轻的时候还建功立业开疆扩土,甚至还能有几度拯救天下社稷之功】
首先李林甫在官场办事这么多年,在成功唤出了口腹蜜剑的外号,本身就能说明他的嘴甜并且情商高,同时深明阴谋之术,成功在官场之中保全自身。
当然,在喻文荣推举之后,他也正式进入了大唐的最高权力层。
而此时的大唐朝玄宗皇帝,也风风雨雨十几年也生下了一群儿子,那么新一轮的太子争斗,正式拉开了帷幕。
甚至此时,李隆基只要在台上高呼一声“儿子”,至少会有十几声来响应,毕竟李隆基除了亲生儿子之外还有义子。
李林甫也在此间正式进入局势之中。
当然首先要明白,后宫的所谓争夺都是建立在皇帝对于妃子的宠幸。
一个皇帝特别宠幸某位妃子的话,那么这位妃子本身得到的不能借用的权利,就要更多上一筹。
之前提过唐玄宗作为一日杀三子的选手,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暴君,作为一个实权君主,有了权力自然是多情。
而在开元年间,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宠幸时间最长久的莫过于武惠妃。
可能真的是继承了武媚娘的容貌,武会飞长的是极为漂亮。
同时也继承了她姑奶奶武媚娘的宫斗之术,成功在后宫之中凭借着李隆基的宠爱,成功的打压了其他的敌人。
对于牛马而言,谁是新的继承人,这个算不算重要的,算也不算,可以当做如重。
只不过在此时的党派斗争之中,李林甫成功的站在了武惠妃这一边,寿王李瑁,也就是那个媳妇被公公抢走的倒霉蛋,自然是李林甫推举的主子。
此时还没有成婚的李瑁,在听到天幕这番调侃之后,感觉天都塌了。
(李瑁:天幕你礼貌吗?你个冒昧的家伙,快去请哈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