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踏上最高,我要当赵高……呸,当太宗。】
【我要让这个大宋,繁荣昌盛,远迈汉唐,我要创造一个足够强大的帝国,强大到让后人都忽视我这带着不正常味道的登基。】
【刚登上皇帝之位的赵光义,有吞并天下,剪除不臣,创建富强大宋的雄心壮志。】
【他的目标是超越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在泰山封禅的宋太宗。】
【当然梦想是好的,不过我建议你不要只是在梦中想一想,还是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壮志。】
【当然菜就要多练,此时的赵光义并不认为自己有多菜。
而吴越钱氏的归顺,似乎更是验证自己一生的霸王之气,抗疫等级便会有新的帝王前来归顺,让他的内心得到了十分的满足。】
【啊,九九成,稀罕物,他这一身霸王之气真的是稀罕物啊。】
【在中原各地基本上都完成统一的时候,赵光义把目光放在了北汉身上。】
北汉,作为一个以太原为中心的汉家政权,内部也是混乱异常,个人怀疑100多年后被金朝扶植上位的伪齐政权,刘豫就是北汉的后代。
【刘钧,作为北汉皇帝,为了保持政权的传承,他果断成为了辽朝的附属政权,本身也是属于后晋的一个分支。
因为识时务的原因被辽朝捧上了皇位,干起了傀儡皇帝。
只不过傀儡皇帝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好过,当然,相比较而言,他也在乱世之中庇护了一方汉人百姓。】
【只不过随着他嗝屁之后,他的养子刘继恩登基上位。
但不久便遭到刺杀,于是乎他的弟弟刘继远成功上位。
十分明显,这就是一次傀儡政权内部的政变,当然具体证明原因并不清楚,不过肯定是刘继元更得到辽的支持。】
【与此同时,开宝元年的赵大借着北方的国家政变的理由,开启了第1次的北伐。】
【只不过这第1次的北伐失败,并不甘心失败的宋太祖赵匡胤就花费了重兵,不再备筹备第2年的北伐。】
【开宝元年北伐失败之后,开宝二年吸取了经验教训的照法,准备再一次发动北伐。】
第二次伐北汉(开宝二年,969年)
- 背景:赵匡胤不甘心首次失败,亲率大军北伐,企图一举攻克太原。
- 过程:
- 宋军采取“围城打援”策略:主力包围太原,同时分兵阻击辽军援军。赵匡胤亲临前线督战,下令修筑长墙封锁太原,并引汾水灌城,太原城垣多处崩坏,守军顽强抵抗。
- 辽军再次出兵救援,宋军在阳曲、嘉山等地与辽军激战,虽击退辽军,但自身损失也较大。太原城内北汉军民坚守待援,宋军久攻疲惫,且军中出现疫病。
- 结果:赵匡胤见太原难以攻克,且辽军威胁持续存在,被迫下令撤军。撤军时,宋军将太原周边百姓迁徙至中原,以削弱北汉的人力基础。
未竟之因与影响
- 北汉的抵抗与辽的支持:北汉依托太原坚城,且始终得到辽(契丹)的军事援助,形成“城坚+外援”的防御体系,宋军难以速胜。
- 宋军的局限:太原地处山地,宋军后勤运输困难;水军优势在北方山地作战中难以发挥,攻城手段有限(如引水灌城效果不及预期)。
- 历史影响:宋太祖两次伐北汉虽未成功,但极大消耗了北汉的国力,削弱了其与辽的联系,为宋太宗赵光义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最终平定北汉铺平了道路。
总体而言,宋太祖伐北汉体现了北宋统一战争中“先南后北”战略的调整(先定南方后图北方),虽因北汉与辽的联合抵抗而暂缓,但统一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总体而言,这两次的征战已经彻底打爆了北汉的国力,不过凭借着太原坚城北汉还是能够坚守一段时间。】
宋太宗伐北汉即宋灭北汉之战,发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具体情况如下:
- 战争背景: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但在其在位期间,几次对北汉的进攻均因辽军援救而未获成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迫使陈洪进“纳土”、吴越“归地”,决心消灭北汉。
- 战略部署
- 宋太宗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
- 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今山西忻县南)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
- 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
- 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
- 命河北转运使侯陟、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
- 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 战争过程
- 白马岭之战: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军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与郭进阻援部队相遇。耶律沙打算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战,敌烈等认为应立即进攻,于是抢先渡涧进攻宋军。郭进军乘其半渡,突然出击,斩敌烈等五员大将,歼万余人,辽军余众仓皇逃走。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万箭齐发,宋军始退。
- 太原围城与攻城:白马岭之战后,宋军大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率军至太原,以数十万大军集兵围城。宋太宗多次督诸将攻城,并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被拒。
- 战争结果:宋太宗下令再次决汾水灌城,使太原城内一片汪洋。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于五月初六出城投降。宋太宗命刘保勋主持太原政务,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北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