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既然说到了高仙芝,那就不能只谈到他高仙芝,要谈他的功绩,要谈他帕米尔雄鹰的雄姿。】
【高仙芝,出生将门世家,也是官宦子弟,他爹高舍鸡。】
高仙芝外貌英俊,善于骑马射箭,勇猛刚毅而果断。
少年时随父亲高舍鸡到安西(即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因父亲有功而被授予游击将军,跟他父亲拿同样的俸禄。
当然这名少年将军虽然有功,但在前期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新来的节度使夫蒙灵察上任的时候,高仙芝高将军才被得到重用。
也许同为异族的原因,夫蒙灵察十分看重这个小家伙。
身为羌人,夫蒙灵察,本身就是地头蛇,在安西都护府参军之后也是屡历战功,成功成为了安西节度使。
可以说,他以功成名就成功成为当时大唐军方最有话语权的几个大帅之一。
并且在他的治理之下,其麾下的安息军也逐渐形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锐意进取的军团,并且完善了征战训练后勤体系。
而作为威名远播的大帅,他还当了一名合格的伯乐提拔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绝顶凶人。
当然,既然是积累战功,那么首先就要明白大唐在安西这边的敌人到底是谁?
由于唐高宗及武则天时期后的连年战事导致太宗朝立下的十大都护府,损失惨重,到了最后只剩下六大都护府。
分别是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北庭,单于都护府,这六大东户府东起辽东半岛西至帕米尔高原,北到漠北南抵安南北部。
这些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我中原的固有领土。
当然西北的地方丢了很多,而这些丢失的地盘自然会有人来接盘吞并,并且不停的骚扰大唐的边疆。
于是西北彻底成为了大唐的火药桶。
不仅有西北大量异族聚居,就连西南方向的吐蕃也来凑热闹。
“他Nd,西北本来就乱成一锅粥,吐蕃也来凑热闹,那就打。”
于是在开元年间西北的战争主要是大唐与普波,还有西北各族之间的混战,其中涌现出来了不少的名将,大多都是一时豪杰,只不过大浪淘沙很少将领的名字流传到了后世。
【当然,在夫蒙灵察做出了充足的贡献之后,他也成为了安西军节度使,开始了几年时间的进取。】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高仙芝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同年,达奚各部叛乱,从黑山以北,奔向碎叶城(亦称素叶城、索虏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一说在今俄罗斯托克马克附近),唐玄宗诏令夫蒙灵察前往平叛。
夫蒙灵察派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追击达奚部叛军。
叛军因行军劳顿,人困马乏,因此几乎被唐军全部俘获或杀死。
当然这只是高仙芝的几大军功之一的一小部分,如果说让他彻底在西域阳明的战争,那么便是灭了小勃律国。
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原为唐朝属国,是吐蕃(今青藏高原)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
吐蕃赞普把女儿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二十多国,中断了他们对唐朝的朝贡,唐朝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返。
因为唐太宗送文成公主出嫁,直接让吐蕃这个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生息的高原,第一个出现了大一统的政权。
而吐蕃,仿佛就真的像老天爷专门给大唐设下的一个障碍,一个臭狗屎,在唐之间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部落,追溯远古甚至能,达到神话传说的古象雄?
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似乎便是记述着古象雄历史的史诗。
至于之后,更是不成气候,虽然出现了大小合作这种零星的办法,但总体而言压力不算太大,根本构成不了吐蕃,这种与唐朝几乎同生共死的高原政权。
【转载《大唐新闻》
“震惊,吐蕃当局屡次无视我大唐方面的多次警告,接连派出武装部队,悍然入侵我大唐附属国大勃律,这是吐蕃主动发起的侵略,严重威胁我大唐边疆安全。”
“我大唐边防部队忍无可忍发动还击,这是完全正义的军事行动,是以告诫诸蛮夷,勿谓言之不预。”
天宝六年三月。】
天宝六载(747年)三月,唐玄宗下诏令高仙芝率步、骑兵一万名出兵讨伐小勃律。
当时步兵都有私人马匹随行,高仙芝就从安西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又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驻扎在特勒满川(今瓦罕河),共走了一百天。
高仙芝把军队分成三支,派疏勒将领赵崇玼从北谷道、拨换将领贾崇瓘佑从赤佛道、高仙芝和监军边令诚从护密国同时进攻,约定在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兰加尔)会合,连云堡有守兵一千多人。
经过一番操作之后,高仙芝成功率队攻克了连云堡。
翻过连云堡便是小勃律。
只不过随行的太监边令诚,内心惊慌,并不敢继续跟随,所以又留下了三千老兵,时时守在连云堡。
当然作为世代将门的高仙芝,他熟读兵法,采用了一计假途灭虢之策,详功大勃律,实则一个回手掏,扬了小勃律。
而高仙芝正是凭借着这一次的灭国之功正式进入唐朝名帅序列,同时开始威震西域,作为一名能争冠战的元帅,他也在之后的几年之中继续谱写他的传奇。
当然这件事情之后有一个小插曲,宦官边令城直接把这份军功越过了夫蒙灵察,汇报给了唐玄宗,这种越级汇报很明显是犯了职场上的忌讳。
看到自己提拔的将是这样子,夫蒙灵察,也是指着高仙芝的鼻子怒骂
·当面斥责:当高仙芝凯旋归来时,夫蒙灵察集合众将,当面痛斥高仙芝:“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尔负我何甚,今日孤军深入,邀取大功,假若无我,尔奏事何达?!”
很明显老将军已经是气急败坏,当然,作为一名导师型统帅夫猛灵察虽然愤怒,不过还是被唐玄宗调回了长安当左武卫大将军,后续善终。
本身就比不得善终的高仙芝要好,而且最主要的是勾先知很明显符合唐玄宗及对外积极开阔的人选,所以他之后理所应当地接任安西军节度使,开始了,他高大元帅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