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暑期,栀兰家的第五个大学生舒婉毕业了。尽管未能实现栀兰“让六个孩子全都考上大学”的心愿,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栀兰已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孩子们的成功,不仅是对栀兰日夜操劳、默默付出的最好回馈,更是对整个家庭在风雨中并肩前行、始终不曾放弃的坚持与努力,最生动也最温暖的诠释。
舒婉当初选择商校,正是看好其就业方向。这所学校的历届毕业生,都会统一被分配到各地市的金融机构。正常情况下,舒婉的就业单位应当是市内四大国有银行之一。
怀揣着满腔热情,舒婉回到了家乡,她满心想着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现状,让栀兰的后半生能过上好日子。
然而,命运似乎故意要捉弄她一番,舒婉的努力并没像她预期地那么顺遂。
就在毕业前夕,学校突然发出通知:从他们这一届开始,学校不再负责分配工作,毕业生需要自行先找到接收单位。
这个消息宛如一记沉重的闷雷,在舒婉头顶轰然炸响。以当时家里的条件,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她找到理想的单位。
舒婉心中满是懊悔,要是知道会是这个情况,当初她完全可以不选择商校,而报考师范院校,至少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回到家中的舒婉,整日忧心忡忡。她常常默默坐在窗前,目光呆滞地望着高耸的五台山,无奈之感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
栀兰看着一向开朗热情的小女儿,天天把自己锁在屋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她不是找筱媛商量,就是找健斌研究,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在分头想办法,试图帮舒婉走出困境。
可无奈的是,以他们的能力,实在难以解决舒婉所面临的难题。舒婉所学的专业,与哥哥姐姐们的领域完全不同,大家都是干着急使不上劲。
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舒婉内心的焦虑与日俱增。仿佛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牢笼之中,找不到出口。
她每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常常背着家人偷偷掉眼泪。泪水一次次浸湿了枕头,可她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被栀兰听到。
她翻看着同学们寄来的信件和照片,知道不少同学已经找到理想工作并顺利报到上班,心中的落差感愈发强烈,她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了,独自在黑暗中徘徊。
夜深人静时,舒婉躺在床上,思绪难以平静。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质疑当初选择商校的决定。
想到家人为了供她上学,多年来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她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流淌。
哥哥姐姐其实都明白她心里的苦恼,只是谁都不想去触碰这个话题。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谁也没有办法真正帮到她,此时无论说什么,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就在舒婉几乎陷入绝望的深渊时,一封意外到来的信件,如同划破黑暗夜空的一道曙光,打破了这份令人窒息的沉寂。
一天上午,筱媛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打开一看,发现是写给舒婉的,内容是学校通知舒婉马上到省工商银行参加面试。
上午第四节课下课铃刚一响,筱媛便心急如焚,拿着信件急匆匆地往家赶。回到家后,果不其然,舒婉又把自己关在了那间狭小的屋里。
“请开一下门。”筱媛站在门外,努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大声喊道,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封信递给舒婉。
“干啥?” 舒婉的声音从屋内传来,带着浓浓的哭腔,显得十分不情愿。
刚回来的时候,她总会满心期待地询问筱媛,有没有她的来信,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始终没有收到好消息,渐渐地,她便不再问了。
此刻,她已然彻底放弃了希望,对学校也不再抱任何幻想。她只想一个人静静待着,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打开门,我这里有你的信,你看一下,应该是省工商银行的面试通知!” 筱媛提高了音量,声音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舒婉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迟疑地打开了门。当她从筱媛手中接过信件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迅速拆开信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看着看着,原本哭得红肿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她紧握信件,两手拍着炕大笑起来。
舒婉在学校时,品学兼优,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担任着团委书记一职,组织能力极为出色,在学校里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
系主任曾对她说过,如果学校有一个推荐名额,那一定是非舒婉莫属。而这次的面试机会,正是学校为她全力争取来的,全校仅有五个这样宝贵的名额。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多年来的努力和坚持,此刻终于迎来了曙光。她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立刻行动起来,先是简单梳洗了一番,然后匆匆前往邮局,给本市的其他两名同学打了电话。在电话里,她认真地叮嘱他们要好好准备,大家一起前往省城参加面试。
家人得知她的这一做法后,都深为感动。在自己就业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有了机会她不是只想着自己去全力争取,而是第一时间想到和同学共享。
舒婉心里清楚,这次机会是学校专门为她争取的,但她无法忘记一直以来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信任,她不想独占这份幸运。
三人按照约定在火车站集合。见到舒婉后,两名同学深受感动,一再对她表示诚挚的感谢。
舒婉微笑着鼓励他们说:“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毕业,现在也要一起工作。大家谁都不许掉队,加油!”
“加油,我们一定能成功!”他们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列车。
舒婉去火车站那天,栀兰站在门口,望着女儿兴冲冲走出大门的背影,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感慨道:“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胸怀,她将来无论干啥都不会差的。”
筱媛在一旁,也笑着附和:“吉人自有天相,妈妈就放心好了。”栀兰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
真是吉人天相。舒婉的慷慨与无私,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所有人。
在面试过程中,三名同学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表现,最终全部顺利通过了面试。并且,他们都被统一分配回本市的工商银行工作。
舒婉的这份大爱,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惠及了他人,真真切切地应了那句“好人好报”。
这次难得的机会,彻底改变了舒婉的命运,也让她的青春之路,在未来变得更加光明璀璨,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