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纪元四年的仲夏夜,星界之桥的夜风还带着庆典余温,星蝶群便裹挟着星云的微光抵达了异星守护台。它们翅膀上的能量纹路随飞行频率变幻,时而化作星轨符文,时而显露出异星文字,落在星轨学院的穹顶时,竟自动拼成了“探索共生”的立体光字,引得刚下课的孩子们围拢过来。
“这些星蝶的能量波动好特别!”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举着星尘梳,梳齿掠过星蝶翅膀,梳身立刻浮现出细碎的光纹,“比庆典上的星云光羽多了三种暗频,像是藏着没解开的宇宙密码。”她身旁的男孩立刻掏出星纹凿,在地面轻敲三下,激活了试炼场的能量模拟场——暗紫色的模拟暗能量刚浮现,一只星蝶便主动飞落,翅膀扇动间,暗能量竟被分解成了银蓝与暖橙两种基础能量,与七城、异星的能量属性完美对应。
这一幕恰好被赶来的徐墨与异星长老看见。异星长老抬手召来一缕地脉能量,与星蝶翅膀的光纹相融,空中瞬间展开半透明的星图:“星蝶带来的不是普通样本,是星云边缘‘双生星带’的能量图谱。那里的星体一半靠星轨式地脉运转,一半靠异星式能量流动,正是研究跨世界能量共生的最佳样本。”
徐墨立刻投影出学院的课程调整方案,新增的“星蝶观测课”排在了次日清晨。当晚,孩子们自发分成小组,有的用叶笛记录星蝶的飞行韵律,有的用星纹凿在能量板上复刻翅膀纹路,还有的尝试与星蝶建立能量连接——当一个男孩将手掌贴在星蝶背上时,星蝶突然释放出一道光流,在他掌心形成了微型双生星带模型,模型中两颗星体的能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相互渗透、循环。
“原来能量共生不是简单的叠加!”男孩惊喜地展示着掌心模型,“你看,星轨地脉的金光会顺着异星能量带的暖橙纹路流动,遇到节点时还会转化成星云特有的七彩光粒,反过来又能滋养地脉。”围拢的孩子们纷纷效仿,一时间,学院的夜空飘满了微型双生星带,星蝶群则在其间穿梭,像是在引导他们发现更细微的能量规律。
次日清晨的观测课上,意外发生了。一只体型稍大的星蝶突然翅膀垂落,能量纹路变得暗淡——异星能量师检测后发现,它携带的双生星带能量中混入了“紊乱暗粒子”,这种粒子会干扰能量循环,若不及时清除,可能影响其他星蝶。
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女孩用叶笛吹奏出舒缓的风带韵律,稳定星蝶的能量波动;男孩们则用星纹凿在地面画出星轨净化符文,配合异星孩子释放的地脉光网,将紊乱暗粒子一点点从星蝶体内剥离。当最后一粒暗粒子被净化时,星蝶翅膀重新亮起,还主动飞向女孩,将一片带着双生星带能量的翅鳞落在她的叶笛上——那片翅鳞竟化作了可调节的能量共鸣器,能让叶笛精准引导不同属性的能量。
“这就是‘一起学习’的意义。”徐墨看着孩子们欢呼的身影,对异星长老说,“星蝶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共生’的真正含义——不是一方守护另一方,而是彼此支撑、共同成长。”
当天午后,星轨学院的试炼场迎来了首次“双生星带模拟试炼”。孩子们佩戴着星蝶赠予的能量配件,在模拟的双生星带环境中,尝试调和地脉与能量带的紊乱节点。一个之前总掌握不好能量平衡的小女孩,借助星尘梳吸收的星蝶光流,成功让模拟星体的两种能量达成了完美循环——试炼场的地面随之亮起一道光纹,自动记录下她的调和方案,存入了学院的“共生知识库”。
夕阳再次染红星界之桥时,孩子们将星蝶送回星云。临别前,最大的那只星蝶在学院上空盘旋三周,翅膀展开的光纹化作一行字:“下一个月圆,双生星带见。”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回应,星纹凿的金光、叶笛的风纹、星尘梳的银蓝光芒,与星蝶的微光在暮色中交织成新的约定。
当孩子们回到星轨学院,发现试炼场的传承锚点旁多了一块新的能量碑,碑上刻着他们与星蝶共同完成的首个跨世界能量净化案例,下方还有一行徐墨新增的注解:“星轨新约的每一页,都由所有生命共同书写。”晚风拂过,能量碑上的文字与远处星界之桥的灯火呼应,像是在预告着,下一段关于探索与共生的旅程,已在双生星带的方向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