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夜、突破与意外的访客
周昀和李茜带来的不愉快,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激起涟漪,但终究沉底。封瑶在图书馆借到所需书籍后,并未让这段插曲过多影响心绪。她深知,与无能狂怒者纠缠,只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的战场,在明天青屿资本的会议室。前世,她见过太多因小失大、因情绪误事的例子,这一世,她的目光必须超越这些琐碎的障碍。
回到实验室时,夜幕已深,校园沉寂,只有他们这一间还亮着灯,像茫茫夜海中唯一的灯塔。推开门,徐卓远依旧维持着她离开时的姿势,专注地凝视着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只有手边那杯早已冷掉的咖啡昭示着时间的流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因和电子设备运行产生的微热气息,这是他独有的“战场”味道。
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询问,锐利而精准。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她情绪最细微的变化,仿佛她的心湖投下一颗小石子,他也能感知到那微弱的波纹。
封瑶走过去,将书放在桌上,语气轻松地将图书馆前的小冲突一带而过:“遇到周昀和李茜了,说了几句酸话。”她刻意省略了李茜那句关于她“攀附”徐卓远的尖锐指责,不想让这些无谓的噪音干扰他。
徐卓远眉头微蹙,放下鼠标,转过身正对着她:“他们为难你了?”他的声音沉静,但眼底掠过一丝冷意,像寒冰折射的光。任何试图伤害封瑶的人或事,都会触发他本能般的保护欲。这种保护欲,源于长久以来并肩作战的默契,更源于那份深藏心底、日益清晰的情感。
“算不上为难,”封瑶摇摇头,走到他身边,很自然地靠坐在桌沿,目光落在那些复杂的代码逻辑上,试图转移话题,“不过是嫉妒心作祟的口舌之快。你的动态情感权重调节机制调试得怎么样了?”她知道,只有技术能最快地让他回归纯粹的思考领域。
徐卓远没有立刻回答。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指尖在她微凉的皮肤上停留片刻,仿佛在确认她的安然无恙。他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也带着一种不容退缩的坚持:“瑶瑶,在我这里,你不需要强装无事。任何让你不悦的人或事,都值得我重视。”他的话语低沉,却重若千钧。
他话语中的认真让封瑶心尖一暖,像被温热的泉水包裹。前世,她将所有关怀拒之门外,独自舔舐伤口,包括他这份沉默而执着的守护。如今,重活一次,她学会坦然接受这份珍视,也学会了依赖这份温暖。
“真的没事。”她反手轻轻回握了一下他的手,掌心相贴处传来令人安心的温度,唇角漾开一抹让他安心的笑,“比起这个,我更关心我们的‘心域’。明天的会面,它才是主角。”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冷然,“况且,周昀的项目,如果核心思路还是我之前无意中提过的那个,恐怕本身就有他们尚未察觉的隐患。” 这是她前世模糊记忆中的碎片,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
感受到她的坚定与转移话题的意图,徐卓远不再追问,只是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然后才松开,将视线转回屏幕。他捕捉到了她话中隐含的信息,但没有深究,只是记在了心里。“基本逻辑已经打通,正在做压力测试。不过,刚刚在测试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关于微表情识别模块的初期数据过滤算法……”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数据流,开始详细阐述他的新想法。封瑶立刻被吸引,倾身靠近,仔细聆听。两人头挨着头,呼吸可闻,沉浸在技术突破可能带来的喜悦中。之前的些许不快,在这份共同的专注与投入面前,彻底烟消云散。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偶尔的低声讨论和屏幕光芒映照下的两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庞。
时间在指尖与思维的碰撞中悄然流逝。当徐卓远最终敲下最后一个调试指令,运行测试通过,屏幕上跳出“优化成功”的绿色提示时,窗外已是月上中天,万籁俱寂。
“成功了!”封瑶忍不住低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比窗外的星辰更亮。这项突破,通过对初始数据的更精准过滤,能显着提升“心域”对复杂微妙情绪的捕捉效率,无疑为明天的演示增添了至关重要的筹码。
徐卓远也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的肩线微微放松。他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侧头看向封瑶。实验室冷白的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那双向来沉静的眼眸因喜悦而格外明亮,像落入了整个星河。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并肩作战后的疲惫与满足,还有一种无声的、愈发浓稠的温情,悄然流淌,无需言说。
“瑶瑶,”徐卓远的声音因长时间未开口而带着一丝微哑,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动人,“明天,我陪你去。”
封瑶微怔。前世的每一次重要关卡,无论是面对董事会的刁难,还是项目危机的重压,她都是独自一人硬扛,遍体鳞伤也无人可诉。此刻,他这句简单的“我陪你去”,却像最坚实的堡垒,将她心中因明日未知而残留的最后一丝忐忑也彻底驱散。他不是作为附庸,而是作为战友,作为她最信任的后盾。
她没有矫情地拒绝,而是迎上他温柔而坚定的目光,轻轻点头:“好。”一个字,承载了全部的信任与依赖。
(新增剧情开始)
然而,仿佛是为了印证“好事多磨”这句古话,就在两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实验室的灯光忽然不稳定地闪烁了几下,随后,靠近门口的一排仪器设备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屏幕瞬间暗了下去。
“怎么回事?”封瑶心头一紧。这些设备里存储着“心域”的关键数据和调试记录。
徐卓远迅速起身检查电闸和线路。“局部短路,可能是线路老化。”他冷静判断,动作利落地开始排查,“备用电源只能维持核心服务器,这些终端暂时无法启动。”他看向封瑶,眼神凝重,“演示用的部分环境配置和最后测试数据在这几台机器上。”
封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乱。“能恢复吗?需要多久?”
“需要时间排查具体短路点,更换线路。最快也要明天上午……”徐卓远看了一眼时间,已是凌晨,“不,是今天上午晚些时候。”
明天七点半就要见面!封瑶的心沉了下去。没有最后优化调试的环境和数据,虽然核心算法无恙,但演示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沈青川那样的人,会如何看待这种“临场意外”?
就在气氛骤然紧绷之际——
(新增剧情结束)
实验室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清晰。这个时间点,按理说不该有人再来。
封瑶和徐卓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讶异和警惕。刚刚发生的电路故障和此时的脚步声,未免有些巧合。
脚步声在门外停下,随即响起了两下克制的敲门声。
“请进。”徐卓远应道,身体微微前倾,呈现出一种不易察觉的防护姿态。
门被推开,站在门外的,是一个完全出乎封瑶意料的人——沈青川的特别助理,那位在初审答辩时有过一面之缘、总是西装革履、一丝不苟的年轻男人,赵启明。
赵助理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锐利如鹰,迅速扫过略显凌乱的实验室和暗掉的几台屏幕,目光最后直接落在封瑶身上:“封瑶同学,冒昧打扰。沈总明天上午的行程有突发变动,原定于上午十点的会面,需要提前到早晨七点半,在青屿资本楼下的‘伊始’咖啡厅进行。时间仓促,还请见谅。”
七点半?咖啡厅?封瑶心中猛地一沉。这绝非一个正式的、重视的会面安排。时间如此之早,地点选在非正式的咖啡厅,结合刚刚发生的设备故障,沈青川是想打她一个措手不及?还是说,在他心中,对“心域”的评估本就无足轻重,所以可以如此随意地压缩时间和变更场地?他甚至可能已经知道了他们此刻遇到的麻烦?
她下意识地看向徐卓远,只见他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显然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寻常,以及这背后可能存在的试探与施压。
封瑶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维持着得体的平静,仿佛刚才的意外并未发生。她点了点头,声音清晰而稳定:“好的,赵助理,麻烦您特意通知。我会准时到达。”
赵启明似乎对她的镇定有些意外,尤其是在看到部分设备异常的情况下,她竟能如此迅速地将注意力拉回到会面本身。他多看了她一眼,随即颔首:“期待明天的交流。”说完,便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脚步声迅速远去,消失在走廊尽头。
实验室里重新恢复了寂静,但气氛却与方才突破成功时的温馨截然不同,多了一丝凝重和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看来,”徐卓远重新戴上眼镜,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分析,但比平时更添了几分冷冽,“这位沈总,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不按常理出牌。他在测试你。”测试你的应变能力,测试你的心理素质,甚至可能测试你面对困境时的真实状态。
封瑶深吸一口气,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远处零星的灯火。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着,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被激起的斗志。沈青川的刁难,周昀李茜的挑衅,乃至眼前的突发状况,都像是一块块试金石。
“我知道。”她转过身,背对着窗外的黑暗,面向实验室的灯光,以及灯光下那个给予她无限力量的人,眼神清亮而坚定,如同经过淬火的利刃,“无论是精心准备的会议室,还是清晨匆忙的咖啡厅,本质上并无不同。重要的是‘心域’的价值,和我能否将它清晰地传递出去。”她看了一眼那几台黑屏的设备,“没有最后的数据,我们就展示核心逻辑和优化思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一次完美的演示,而在于它不可替代的潜力。”
她顿了顿,嘴角甚至牵起一抹极淡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他想看到最真实、最即时的反应?最狼狈的样子?那我就让他看到——最坚韧、最冷静的封瑶。”
徐卓远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共同望向窗外无边的夜色。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笃定:“无论在哪里,你都会是最好的那一个。”他侧头看她,“设备的问题我来解决,争取在出发前恢复部分数据。即使不能,我也会准备好替代方案。”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不容置疑:“明早我来接你。”
夜色更深,但实验室内的灯光,却仿佛比之前更加明亮,不仅照亮了仪器和设备,更照亮着两颗紧密相依、共同面对未知挑战的心。这场不期而至的考验,反而让他们的联结更加紧密。真正的逆袭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而他们,已准备好迎接黎明前的任何风浪。窗外的黑暗依旧浓重,但东方天际,似乎已透出一丝极淡、却无法忽视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