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合唱团
奶奶的笔记和那张旧照片,像一束温柔的光,照进了徐卓远看似密不透风的内心世界。封瑶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份隐秘的分享,将笔记本妥善归还时,只轻声说了一句:\"你奶奶的字很温暖。\"徐卓远接过,眼睫微颤,低声道了谢,彼此心照不宣,无人再提起笔记或照片,但某种无形的纽带似乎更加坚韧了。
秋意渐深,校园里的梧桐树叶染上金黄。封瑶的生活按部就班,却又充满了积极的变化。她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列,那份从内而外的从容与坚定,让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刻意\"逆袭\"的符号,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发光体。
林老师,那位音乐老师,后来又在琴房遇到过封瑶几次,温和地鼓励她加入了校合唱团,担任临时钢琴伴奏。合唱团的排练室成了封瑶除教室、图书馆外的第三个常驻点。指尖重新流淌出熟悉或生疏的旋律,对她而言,不仅是技能的恢复,更是一种与过去自我、与未曾放下的爱好的和解。
这天排练间隙,封瑶正在独自练习一首舒缓的曲子,是德彪西的《月光》。旋律空灵而静谧,带着淡淡的忧郁。她沉浸其中,没有注意到排练室后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清瘦的身影在门口静静伫立了片刻。
一曲终了,身后传来轻微的掌声。
封瑶回头,看到徐卓远站在门口,神情是一贯的清淡,但眼神里似乎有些别的东西。
\"林老师让我把这个送过来。\"他扬了扬手中的一沓乐谱,是下周要排练的新曲目。
\"谢谢。\"封瑶起身接过,注意到他的目光落在黑白琴键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流连。
\"你弹得很稳。\"他忽然开口,语气是平铺直叙的评价,但能从徐卓远口中听到对学习之外事物的肯定,已是罕见。
封瑶心中微动,笑了笑:\"生疏了很多。尤其是这首《月光》,总感觉情感上差一点意思,太刻意了。\"
徐卓远沉默了一下,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仿佛在组织语言。\"奶奶说过,德彪西的音乐,不要试图去'理解'它固定的情感,而是去感受其中的光影和色彩。就像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题,逻辑是基础,但最终的感知是私人的。\"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封瑶思考的某个结。她恍然,自己刚才的演奏,或许正是带着一种\"我必须弹出忧郁\"的预设,反而失了真意。
\"所以,就像数学里的美感,有时存在于超越公式本身的和谐与简洁?\"封瑶尝试着理解。
徐卓远转过头,看向她,眼底似乎有极淡的欣赏掠过。\"嗯。\"
就在这时,一个活泼的身影旋风般冲进排练室,是封瑶的同桌兼新晋好友,周雨晴。周雨晴是班里的文艺积极分子,性格开朗热情,像个小太阳,是封瑶重生后主动结交、并逐渐敞开心扉的朋友。她大大咧咧地揽住封瑶的肩膀:\"瑶瑶,还在练琴啊!哇,学神也在!\"她对着徐卓远笑嘻嘻地打招呼,显然对这位校园风云人物并无太多惧意。
徐卓远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雨晴,怎么了?\"封瑶问。
\"下个月不是有校园文化艺术节嘛!我们班报个节目吧?合唱太普通了,我们搞个乐器合奏怎么样?你弹钢琴,\"周雨晴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徐卓远,\"学神,听说你钢琴弹得超赞的,要不要一起?给我们班撑撑场面!\"
这个提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封瑶看向徐卓远,他眉头微蹙,几乎是立刻就要拒绝。
周雨晴却不等他开口,继续发动攻势:\"哎呀,别拒绝得那么快嘛!想想看,数学天才和逆袭女神的组合,多有话题性!而且曲目我们可以选简单点的,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她摇晃着封瑶的胳膊,\"瑶瑶,你说对吧?\"
封瑶看着徐卓远紧绷的侧脸,心中明了让他这样性格的人在众人面前表演是何等困难。她正想开口替他解围,却忽然想起照片背后那句\"愿音乐赠你感性的光芒\"。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让他重新连接起被尘封的、与奶奶相关的美好记忆的机会,而不是将音乐仅仅视为私密的悼念。
\"徐卓远,\"封瑶的声音很轻柔,带着询问而非强迫,\"如果你觉得不方便,没关系的。不过,如果你愿意尝试一下...或许会是不一样的体验。\"她没有多说,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徐卓远的目光在封瑶沉静的脸上停留了几秒,又掠过周雨晴充满期待的眼神,最后落在沉默的钢琴上。排练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叶子的声音。他紧抿的唇线似乎松动了一丝。
\"...什么曲子?\"他问,声音依旧平淡,但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封瑶和周雨晴都愣了一下。
周雨晴率先反应过来,欢呼一声:\"太好了!曲子我们可以慢慢挑!学神你答应了就不准反悔哦!\"
封瑶看着徐卓远,他虽仍是一脸淡漠,但垂在身侧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泄露了他内心并非毫无波澜。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迈出的这一小步,对她而言,其意义甚至超过了任何一次考试的成功。这不仅是弥补自己前世未能真正触及他内心的遗憾,更是见证他主动走向开阔的可能。
---
接下来的日子,排练室成了三人经常聚集的地方。周雨晴负责张罗一切,从选曲到协调排练时间,她总是活力满满。最终他们选定了一首改编自民谣的钢琴与小提琴合奏曲,旋律简单却动人,既有青春的气息,又不失艺术性。
第一次合练时,气氛有些微妙。徐卓远带着他珍贵的小提琴出现,那是他奶奶留给他的遗物。当他第一次将琴弓搭上琴弦,流淌出的音符让封瑶和周雨晴都屏住了呼吸。那音色纯净而富有穿透力,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深度。
\"太美了...\"周雨晴喃喃道,难得地收起了她一贯的活泼,眼中满是震撼。
封瑶看着徐卓远在音乐中微微闭目的侧脸,忽然明白为何他抗拒在众人面前表演。这样的音乐太过私密,太过真挚,仿佛将灵魂赤裸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排练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徐卓远对音乐的严谨态度近乎苛刻,一个音符的偏差,一个节奏的微小失误,都会让他蹙眉。而封瑶虽然技巧扎实,但在音乐表达上仍显得拘谨。
\"这里,不要太用力,\"在一次排练中,徐卓远罕见地主动指出封瑶的问题,\"想象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轻柔地洒落在地上。\"
封瑶尝试着按照他的提示调整触键的方式,但效果仍不理想。
\"还是不对...\"她有些沮丧地停下。
徐卓远思考片刻,忽然走到钢琴旁,在封瑶身边坐下。这个近距离的接触让封瑶微微一怔。
\"闭上眼睛。\"他说。
封瑶顺从地闭上眼。
\"现在,回想一个让你感到平静的瞬间。可以是清晨的阳光,可以是雨后的空气,可以是任何让你内心安宁的画面。\"
封瑶的脑海中浮现出重生后第一个平静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尘埃在光柱中缓缓飘浮,那种获得第二次机会的感激与宁静。
\"现在,带着这种感觉,再弹一次。\"
封瑶睁开眼,手指重新落在琴键上。这一次,旋律自然地流淌出来,不再刻意追求技巧的完美,而是带着一种内在的宁静与光芒。
一曲终了,周雨晴忍不住鼓掌:\"太棒了!就是这个感觉!\"
徐卓远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可:\"就是这样。\"
封瑶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不仅因为演奏的进步,更因为徐卓远愿意分享他理解音乐的方式。这让她更加确信,邀请他参加演出是正确的决定。
---
随着排练的深入,封瑶渐渐察觉到徐卓远身上微妙的变化。虽然他在外人面前依然沉默寡言,但在排练室里,他会偶尔放松紧绷的肩膀,会在演奏到动情处微微扬起嘴角。音乐像是一把钥匙,正在一点点打开他封闭的内心。
一次排练结束后,周雨晴因班级事务提前离开,只剩下封瑶和徐卓远收拾乐谱。
\"谢谢你愿意参加这次演出。\"封瑶轻声说。
徐卓远整理琴谱的动作顿了顿:\"不用谢。这是班级活动。\"
\"不,我是说...\"封瑶斟酌着用词,\"谢谢你愿意再次让音乐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徐卓远沉默片刻,目光投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奶奶去世后,我有很长时间无法触碰钢琴或小提琴。每次听到音乐,都会想起她,那种痛苦...很尖锐。\"
封瑶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但最近,我发现记忆中的疼痛开始变得柔软。\"他轻轻抚过小提琴的琴身,\"就像她说的,音乐是感性的光芒。我一直在黑暗中拒绝这束光,但现在...\"
他没有说完,但封瑶明白他的意思。这一刻,排练室里弥漫着一种难得的宁静与理解,两个灵魂在音乐的桥梁上悄然相遇。
---
艺术节前夕,最后一次排练结束后,三人在空荡荡的排练室里做最后的确认。
\"明天就要正式演出了,紧张吗?\"周雨晴问道,她自己倒是兴奋多于紧张。
封瑶笑了笑:\"有一点,但更多的是期待。\"
两人看向徐卓远,他正小心地将小提琴放入琴盒,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易碎的珍宝。
\"徐卓远?\"封瑶轻声唤道。
他合上琴盒,抬起头来,昏黄的灯光在他眼中投下深浅不一的影子。
\"我会尽力。\"他说,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坚定的承诺。
封瑶望着他,忽然想起前世那个永远独来独往的徐卓远,与眼前这个愿意为班级演出、愿意重新拥抱音乐的少年重叠在一起。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仅为了自己能够亲眼见证他的改变,也为了他能够逐渐走出阴影,拥抱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窗外,秋夜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为明天的演出点亮序幕。而对封瑶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她重生以来,与徐卓远之间建立起的理解与信任的见证,是两颗孤独的灵魂在音乐的共鸣中,找到的珍贵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