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方面,营州都督张俭率领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乌骨城进发。然而,这座城池却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让张俭的军队遭遇了巨大的麻烦。
乌骨城地势险要,四周环绕着险峻的山峰,城墙经过多次加固,显得异常坚固。张俭组织了几次猛烈的强攻,但都被乌骨城的守军顽强地击退了。每一次攻击,唐军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而乌骨城却依然稳如泰山,战事陷入了令人焦灼的胶着状态。
军报如雪花般飞回长安,李世民坐在宽敞的宫殿中,凝视着地图上的乌骨城,眉头微微皱起。他深知强攻硬打并非明智之举,不仅会让唐军遭受更大的损失,也违背了他尽量减少伤亡的原则。
沉思片刻后,李世民提起笔,给张俭写了一封密信。他在信中详细地指示张俭暂停强攻,转而采取围困和土工作业相结合的策略。他命令工兵们秘密挖掘地道,直通乌骨城最厚实的一段城墙地基之下。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让工部加急运送一批“特殊物资”前往辽东。这些物资究竟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只有李世民心中有数。
张俭接到密信后,立刻按照李世民的指示行动起来。他下令停止强攻,转而开始在城外筑起一座又一座的土山。这些土山逐渐升高,与乌骨城的城墙齐平。然后,他在土山上架起了强弩,日夜不停地对城内进行骚扰,吸引守军的注意力。
数日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平静的日子里,一支特殊的运输队伍缓缓驶入了军营。这支队伍所运送的物资,正是工部最新研制的、威力更大的“攻城炸药包”。
这些炸药包与以往不同,它们采用了全新的配方,其中的黑火药装药量更大,爆炸威力也更为惊人。唐军工兵们兴奋地接过这些珍贵的物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经过几天的努力,地道终于被成功挖通。唐军工兵们小心翼翼地将数个巨大的炸药包运进地道,然后按照密信中的指示,将它们整齐地堆放在城墙地基深处。每个炸药包都被仔细地固定好,确保不会在引爆前发生意外。
接着,工兵们开始连接长长的引信。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因为一旦引信点燃,就无法回头。然而,这些勇敢的工兵们毫无畏惧,他们专注地完成着每一个步骤,确保引信连接无误。
终于,一切都准备就绪。在某个深夜,万籁俱寂,只有月光洒在大地上。张俭站在营帐前,凝视着远方的城墙,心中涌起一股紧张而激动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战鼓雷动,喊杀声四起。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佯攻开始了。守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了一跳,纷纷涌上城墙,全力抵抗。
张俭的策略成功地吸引了守军的注意力,他们的目光完全被正面的佯攻所吸引,而忽略了城墙地基处的异常。
与此同时,地道内的引信被点燃!
“轰隆——!!!!”
一声比在松州平原更加沉闷、更加恐怖的巨响从地下传来!大地剧烈颤抖!乌骨城那一段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如同被巨斧劈开,猛地向上拱起,然后轰然坍塌出一个巨大的豁口!砖石横飞,烟尘弥漫!
城上守军被这宛如天罚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唐军将士则士气大振!
“杀!”张拔剑大吼,身先士卒,率军从缺口处蜂拥而入!
城内高句丽守军军心已溃,抵抗迅速瓦解。乌骨城,告破!
李世民虽远在长安,却通过超越时代的战术思维和黑火药的应用,遥控指挥,巧妙地破解了坚城之困。消息传回,朝野再次为陛下的“神机妙算”和神机营武器的恐怖威力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