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风和日丽。历经狂风巨浪、海盗袭扰、疾病折磨,伤痕累累的“伏波号”和仅存的“定远号”,如同浴血的战士,在无数人翘首期盼的目光中,缓缓驶入熟悉的港湾。船体上布满了修补的痕迹,巨大的创口被坚韧的木料和铁钉勉强弥合,主桅杆上清晰可见断裂后接续的伤疤,但桅顶那面绣着“唐”字的猩红旗帜,依旧在南海的风中猎猎招展,宣告着不屈的归来!
岭南水师骁将陈武略,第一个踏上坚实的码头。他面色黝黑如炭,脸颊凹陷,眼窝深陷,写满了疲惫与风霜,然而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燃烧的星辰。他身后,幸存的船员们小心翼翼、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抬下一个个密封严实的樟木箱和藤筐。
市舶司衙门正堂,气氛庄重。陈武略风尘仆仆,却挺直脊梁,向朝廷派来的宣慰使和岭南道最高长官呈上厚厚一摞航海日志,以及誊抄清晰的贡品清单:
“臣,南海宣慰使陈武略,奉旨宣慰南洋,行程万里,历访林邑、室利佛逝、婆罗洲(部分)等十数国。宣扬天威,订立商约,扬我国威。所获贡品及异域奇珍如下:龙涎香五十斤,胡椒三百石,象牙五十支,犀角二十支,各色宝石(猫眼、蓝宝、玛瑙)十箱…另有…”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发现者的自豪,指着两个用湿布覆盖、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藤筐:“此二物,乃臣船队于风暴中偏离航道,漂泊至极南蛮荒之地(可能为东南亚或南美近海岛屿)所获,其用神异,远超珠玉!臣不敢擅专,特此献于陛下!”
一个筐内,是数十串色泽鲜红如火、细长弯曲如角、表皮光滑的奇异果实(辣椒);另一个筐内,则是数十个沾满泥土、大小不一、其貌不扬的块茎(土豆)。
长安,两仪殿。当内侍揭开覆盖的锦缎,露出藤筐中那红艳似火的辣椒和沾着新鲜泥土、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豆时,陈默猛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辣椒!土豆!”他失声喊道,几步冲下御阶。他拿起一个红得透亮的辣椒,不顾满朝文武惊愕的目光,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掐了一丁点果肉,放入口中。
“嘶——!”一股久违的、熟悉的、如同火焰灼烧般的刺激感瞬间在舌尖炸开!陈默被辣得倒吸一口冷气,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整张脸都皱了起来,然而下一秒,狂喜的笑容却在他脸上绽放:“好!好!此物名为‘辣椒’!调味之圣品!无上之妙品!能活色生香,开胃健脾!” 他又抓起一个沾着泥的土豆,激动地对目瞪口呆的司农寺卿道:“此物名‘土豆’,或称‘马铃薯’!莫看其貌不扬,此乃地下块茎!可作主粮!耐寒耐瘠薄,产量奇高无比!饱腹感极强!存放得法,可安然越冬!此乃活民亿万、解饥馑之神粮!速速安排最肥沃的暖地试种!其地位,与占城稻同等!不!优先!”
辣椒的辛辣霸道和土豆颠覆性的高产特性,如同长了翅膀,随着《贞观旬报》的加急号外,瞬间轰动了整个长安城!朱雀大街上,人们围拢在市舶司临时设立的展示点,争相目睹这来自万里波涛之外的异域奇珍。辣椒的红艳让人啧啧称奇,土豆的“丑陋”与皇帝金口玉言的“神粮”形成强烈反差,引发了无数热议。皇帝陛下“胸怀四海,泽被苍生”、“引天赐嘉禾神果以养万民”的赞誉声,响彻云霄。陈默的“贞观大航海”战略,终于收获了第一份足以改变帝国根基的、沉甸甸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