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杜丰与郭子仪已挥师北上,兵锋直指史思明经营多年的巢穴——范阳。这座北方雄城,墙高池深,粮草充足,更聚集了史思明最后也是最精锐的部队,将是大唐王师北伐路上最坚硬的一块骨头。
范阳城外:将相和而不同,砥柱定乾坤
北伐大军连营数十里,将范阳围得水泄不通。中军大帐内,杜丰与郭子仪再次对坐,气氛却与邢州时略有不同。沙盘之上,范阳城防工事密布,显然史思明做好了长期固守的准备。
“范阳城坚,强攻恐非良策。”郭子仪抚须沉吟,眉宇间带着老成持重的忧虑,“史思明已是困兽,若逼之过急,其或铤而走险,或据城死守,我军纵能攻克,亦必伤亡惨重,动摇国本。不若深沟高垒,断其外援,待其粮尽自溃。”
杜丰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沙盘上的范阳模型,缓缓摇头:“老元帅所言,自是稳妥之道。然,时局恐不允我长久围困。”他抬眼看着郭子仪,语气凝重,“凌司使冒死传回消息,史思明与黠戛斯并未因鹰愁涧受挫而放弃勾结,反而联系更为紧密。据闻,黠戛斯一部精锐骑兵已悄然南下,游弋于燕山以北,似在观望。若我军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黠戛斯见有机可乘,悍然介入,则局势危矣!”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沉毅:“况且,陛下圣体一直欠安,朝廷初定,关中新附,皆需速胜以安人心。史思明叛国,天下共愤,此战必须速决,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方可震慑内外不臣之心!迟则,恐生他变。”
郭子仪沉默片刻,他深知杜丰所虑甚远,不仅在于军事,更在于整个帝国的政治格局与未来稳定。他叹了口气:“杜相心系全局,老夫佩服。然强攻之策,凶险异常,将士伤亡……”
“伤亡难免,”杜丰接口道,眼中闪过一丝痛色,但随即被决然取代,“然为国除奸,为天下开太平,有些代价,必须承受。我意已决,将以陌刀队为核心,配属所有重型床弩与轰天雷,集中兵力,猛攻范阳防御相对薄弱的西门!同时,请老元帅督率其余各部,于东、南、北三门伴攻,牵制敌军兵力!”
这是要将最精锐的力量,用于最关键的一击,行险一搏!郭子仪看着杜丰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知道这位年轻的统帅已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不再劝阻,重重抱拳:“既如此,老夫必竭尽全力,配合杜相!愿天佑大唐,一战功成!”
燕山北麓:星火焚盟,单骑阻胡尘
就在杜丰定下强攻方略的同时,凌素雪于燕山北麓的寒风之中,捕捉到了那条最关键的“大鱼”的踪迹——史思明之子史朝义,竟亲自秘密北上,意图在一个名为“野狐峪”的地方,与黠戛斯南下骑兵的统领,进行最后的盟誓,敲定联合出兵细节!
野狐峪,地势比鹰愁涧更为开阔,但也意味着黠戛斯骑兵可能已经抵达附近。凌素雪手中能动用的力量,算上她自己,仅剩七人。力量对比悬殊到了极致。
“司使,敌众我寡,是否立刻将消息传回大营,请张将军派兵接应?”一名部下看着远处谷地中隐约可见的黠戛斯骑兵营帐,声音干涩。
凌素雪面覆寒霜,摇了摇头:“来不及了。等援军赶到,盟约已成,黠戛斯铁骑恐怕已叩关南下。必须阻止他们,至少……要毁掉盟书,让他们互生猜忌!”
她目光扫过身边六张视死如归的脸,快速下令:“我独自潜入,伺机夺取或毁掉盟书。你们在外围制造混乱,以弩箭远程狙杀重要目标,尤其是黠戛斯统领。得手后,不必管我,各自分散突围,将消息带回!”
“司使!”众人皆惊,此举无异于让她独自赴死!
“执行命令!”凌素雪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她卸下身上多余的装备,只带短剑、弩箭与几枚特制的烟幕、毒火弹,如同融入阴影的狸猫,向着灯火闪烁的盟会地点潜去。
盟会设在一顶巨大的黠戛斯皮帐内。史朝义带着几名心腹,正与那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黠戛斯部落首领“骨力啜”对坐饮酒,帐内气氛看似热烈,实则各怀鬼胎。案几上,摊放着一卷写满文字的羊皮纸——正是那份以割让土地、开放互市为代价的卖国盟书!
凌素雪伏在帐外阴影中,屏息凝神。她看到史朝义与骨力啜举起酒杯,似乎就要达成协议。不能再等了!
她猛地抬手,弩箭破空,并非射向人,而是射向了悬挂在帐内支撑柱上的油灯!
“啪!”油灯应声而碎,火焰瞬间引燃了帐幕!
“有刺客!”
帐内顿时大乱!
就在这混乱的刹那,凌素雪身形如电,撞入帐中,目标直指案几上的盟书!史朝义反应极快,拔刀便砍!凌素雪不闪不避,左手短剑格挡,右手已抓住盟书一角!
“嗤啦!”盟书被她奋力撕扯,但史朝义刀势沉重,震得她左臂旧伤迸裂,鲜血瞬间染红衣袖。
骨力啜怒吼一声,拔出弯刀扑来!
凌素雪看也不看,将撕下的部分盟书塞入怀中,同时将一枚毒火弹掷向骨力啜!毒烟弥漫,阻碍了视线。她趁机转身便走,身后是史朝义的怒吼与骨力啜的咆哮。
帐外,留守的六名“察事司”成员拼死狙杀试图追击的叛军与黠戛斯护卫,弩箭连发,不断有人倒下,但也成功制造了更大的混乱。
凌素雪冲出营帐,身上已多了几道伤口,她头也不回地冲向预定的撤离方向——一处陡峭的山崖。身后,是汹涌追来的火把与咆哮的胡骑。
她奔至崖边,毫不犹豫,纵身跃下!身影消失在漆黑的悬崖之下……紧随其后的追兵只能对着深渊徒劳地射出几箭。
野狐峪的盟会被彻底搅乱,盟书被毁,骨力啜吸入毒烟,虽未毙命却也受伤不轻,对史思明的信任降至冰点,加之唐军主力已兵临范阳,他犹豫再三,最终悻悻然下令骑兵后撤观望。史思明寄予厚望的外援,就此瓦解。
范阳西门:血铸陌刀,砥柱开太平
范阳西门外,决战时刻到来。
杜丰亲临前线,立于大纛之下。赵铁柱率领的陌刀队,如同玄色礁石,列阵于全军最前。他们身后,是密集如林的床弩与数以千计手持轰天雷的掷弹兵。
“擂鼓!”杜丰长剑前指!
战鼓声如同雷鸣,震动大地!床弩发出令人牙酸的绞弦声,巨大的弩箭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如同暴雨般倾泻在范阳城头!与此同时,无数冒着黑烟的轰天雷划破天空,落在城墙上、城垛后,爆发出连绵不绝的巨响与火光!
城墙在颤抖,砖石飞溅,守军被这前所未有的猛烈远程打击压制得抬不起头。
“陌刀队——前进!”赵铁柱声如洪钟,陌刀扬起,寒光映日!
“哈!”五千陌刀手齐声怒吼,踏着沉重的、如同战鼓节拍般的步伐,开始向城墙推进!他们无视头顶零星落下的箭矢滚木,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那道越来越近的城墙。
云梯架起,冲车怒吼着撞击城门!
陌刀手们如同附壁之蚁,开始奋力攀爬!城头守军疯狂地倾泻着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金汁、滚油、礌石……不断有唐军将士从云梯上坠落,但后面的人立刻毫不犹豫地补上!
赵铁柱身先士卒,一手持巨盾格挡,一手挥舞陌刀,如同战神,率先登上城头!陌刀挥舞,血肉横飞,瞬间清空了一小片区域!更多的陌刀手紧随其后,涌上城头,那恐怖的陌刀阵再次展现威力,在狭窄的城墙上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城门也在冲车不计代价的撞击下,轰然洞开!
“城门已破!全军突击!”杜丰见状,长剑直指城门!
蓄势待发的砺锋营骑兵如同决堤洪流,涌入范阳城!巷战随即展开,但失去了城墙庇护、外援断绝、又听闻盟书被毁消息的叛军,抵抗意志迅速瓦解。
黄昏时分,范阳城内主要战斗基本结束。残余叛军或降或逃。史思明在其府邸内,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珍宝文书,欲与这经营多年的基业同归于尽,最终被冲入的唐军士卒生擒。
杜丰与郭子仪在亲卫簇拥下,踏入硝烟未散的范阳节度使府。看着被押解到面前、状若疯癫、犹自咒骂不休的史思明,杜丰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巨大的、尘埃落定的疲惫与释然。
“押下去,严加看管,等候陛下发落。”他平静地吩咐。
他走出府门,站在范阳城的最高处,眺望着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河北大地。夕阳如血,染红了天际,也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砥柱擎天,终裂顽石;星火焚书,力挽危局。持续八载的安史之乱,至此,终于看到了平定的曙光。然而,杜丰知道,收复河山易,抚平创伤、重建一个强大繁荣的大唐,路,才刚刚开始。
他转过身,对紧随其后的苏瑾、柳明澜(她已从长安赶来),以及满身征尘的赵铁柱、张顺(他已从狼山赶回)等人,沉声道:
“传令全军,厚葬阵亡将士,妥善安置俘虏与百姓。发布安民告示,即日起,废除史思明一切苛政,减免河北赋税,招抚流亡……”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仿佛已看到了那漫长而艰巨的重建之路。
“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接下来,该是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