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我就不明白了,怎么在道场当个官吏就这么难?”华州某镇,一名年轻的小吏抱着青圭鉴,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对身旁的同僚低声抱怨。
“不仅要处理日常公务,隔三差五就要写总结、写思想汇报,还得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最近又新加了什么灾难应对培训……这何时是个头啊!”
旁边的同僚年纪稍长,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告诫:“少说两句吧。你以为只有咱们这些底层官吏学习?每次培训学习可都是从上而下进行,上面那些大人物跟咱们可没什么两样。神尊都要写总结汇报。”
“道场的官,不是过去大明衙门里那杯茶一话本就能混日子的差事了。你抬头看看。”
他指了指镇务堂门口悬挂的道场徽记。
“那六诫芒里,以民为本可不是一句空话。学得多,懂得多,关键时刻才能真顶得上用场,对得起这份俸禄和百姓的期望。”
两人说着,脚步不停,匆匆赶向镇子中心的镇务堂。
与大明“皇权不下乡”的治理模式截然不同,道场极力将政务脉络深入基层。在各镇设立“镇务堂”,各村设立“村务堂”,作为道场政策传达和民事处理的最前沿。
即便是村长、镇长这类职位,也不再由乡绅宗族推举把持,而是由通过道场考核、受过培训的官吏下放担任,确保政令畅通,直接惠及底层百姓。
另一边,洛水沿岸一处临时搭建的灾民安置区内。
张潇一正在当地官吏的陪同下,巡视灾后情况。官员在一旁详细汇报着物资发放、伤病救治、临时居所搭建等各项措施的进展。
张潇一边听边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虽然面带愁容但秩序井然的灾民,心中却在飞速思索。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固然带来了灾难,却也提供了一个打破旧有格局的契机。
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原有的村落被冲散,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短期内难以恢复生产,人口流动性急剧增加……
这恰恰是分化稀释地方宗族势力,重新编排基层组织的良机。
将来自不同宗族、不同村落的灾民打乱,混合安置到新的规划村落中,辅以道场的基层管理和思想教化,假以时日,便能有效削弱宗族对个体的控制,强化道场的影响力。
“此事交给谁去办最为稳妥?”张潇一暗自思忖。
“周颜外刚内柔,能持重压住场面;沈佩乐外柔内刚,善于沟通协调。两人恰好互补,且分属户部、礼部,正需通力合作……”
一个初步的人选在她心中形成。
正思量间,陪同的官员话语中提到:“……此次镇子及周边村落人员伤亡能降至最低,多亏了一人。”
“谁?”张潇一转头询问。
“是才从外地安置到本镇不久的王柘,此人极有组织之才且颇具远见,洪水初发时便自发组织青壮加固堤防,水势一大后又迅速带领百姓往高处撤离,并协助维持秩序……”
张潇一目光微动,问道:“是从山东来的那位王柘?”
“正是此人。”官员连忙应道,心中暗叹神尊果然无所不知。
张潇一点点头。
她记得这个名字。前济南府通判,因在禁谣风波中刚直不阿、拒攀诬而被构陷下狱,是獬豸一族赴山东后首批平反昭雪的官员之一。
出狱后,他对大明官场心灰意冷,辞了官职,举家随道场接纳移民的吏员迁来了道场治下安置。
那官员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帮忙分发救灾物资的清瘦中年男子道:“神尊您看,那位便是王柘。”
张潇一顺着他所指望去,眼中微不可察地掠过一丝金光。
在她视野中,王柘周身气息显现,罪业之气极为淡薄,几近于无,反倒是代表中立与善行的灰白之气交织,且白色居多。
这是个心有准则、行事无愧之人。
张潇一微微颔首,不再过多关注。
此人若仍有出仕之心,道场每月举行的公考便是他的途径。
道场如今为后续扩张培养官吏,正需此等有实务经验且品性高尚之人。
此时,周围的灾民们也注意到了张潇一的到来,纷纷激动地围拢过来打招呼,无人跪拜,多是躬身作揖,神情充满感激。
一位老者更是老泪纵横,抓住机会上前哽咽道:“多谢神尊,多谢道场!要不是天鹏爷及时叼起我那被水冲走的小孙儿,我家可就绝后了啊!”
“是啊!还有护道军的后生们,蹚着齐胸深的水来救我们……”
“发的粮食也实在,没饿着肚子……”
众人七嘴八舌,诉说着自身的遭遇,言语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道场的深深感激。
张潇一神色谦逊,一一回应,温言安抚:“各位乡亲们,这都是道场分内之事。诸位安然无恙便好,眼下困难只是暂时的,道场必会助大家重建家园。”
王柘分发完手中的物资,也直起身,望向被民众簇拥着的那个身影。
来到道场两月,他无数次听闻这位太一神尊的种种非凡事迹,今日却是第一次得见真容。
竟是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女子模样,没有想象中神明应有的高高在上,周身气度沉静渊深,温润尔雅。
令他心神触动的是,这是他自海青天之后,许久未曾见过民众发自内心爱戴一位上位者的场景。
无论男女老幼,都自发地围拢在她身边,脸上带着真挚的感激与信任,甚至有孩童怯生生地递上一束刚采的野花。
而那位身居高位的神尊竟也含笑接过,还温柔地摸了摸孩子的头,低声鼓励了几句。
与他在大明官场所见的任何一位高官显贵都截然不同。
王柘望着那融洽无比的景象,心中恍然。
或许,这便是道场官吏为何如此不同,道场民众为何如此拥戴的根源所在吧。
救援物资一箱箱打开发放,粮食是散发着淡淡麦香的速食面。
此物由军工食坊根据张潇一提供的信息,经过多次试验后研发出的应急食品。
考虑到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塑料用于封装,这些面饼被整齐码放在由系统炼金制造的储食箱内。
箱体材质非金非木,触手冰凉,内部始终维持着低温干燥状态,并能自动排出空气,极大延长了储存时间,堪称移动的小型粮仓。
物资除了面饼还有一个食料包。
食料包东西简单却实在:一小包细盐,一些晒干的韭菜碎和菌干。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而言,新鲜蔬菜是季节性的奢侈,肉类更是难得。
韭菜因其生长快速、易于催生,被选为给军队补充膳食纤维的常备品,如今也用于救灾。
而那些浅黄色的菌干,则是张潇一创造的新物种——肉菌。
这种菌类生长速度极快,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吃起来有一股类似鸡肉的嚼劲和鲜味,故得此名,是极好的蛋白质补充。
领取到物资的灾民,在道场吏员和宣传队员的示范下,学着将面饼掰入碗中,冲入滚烫的开水,盖上木盖稍焖片刻。
很快,一股混合着麦香与奇异鲜香的味道便弥漫开来。
灾民们捧着热气腾腾的泡面,脸上露出惊奇与满足的神情。
对于连日啃食干硬饼子,甚至忍饥挨饿的他们来说,这无疑是难得的美味,既能快速果腹,又能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营养。
救灾过程中,另一大难题是饮用水源被洪水污染。
浑浊的河水、井水无法直接饮用,即便沉淀后也有病菌。
对此,张潇一直接派遣了玄水飞蛇前往各地安置点。
这些强大的水系灵兽能轻易汇聚水源,变成一个个临时的水龙头。
同时,救灾的官吏们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诫。
“水必须烧滚了再喝!”
“不可贪凉直接饮用生水。这是神尊的意思,能防病疫!”
有了玄水蛇提供的稳定水源,再加上泡面需要开水冲泡,灾民们也都听话地将水烧开使用。
这一举措极大降低了灾后疫病发生的风险。
热汤面下肚,干净热水入口,临时居所也逐步搭建起来,灾民们惶惶不安的心渐渐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