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调整了策略。
“我们不能只盯着最终质量指标。”他在项目会上指出,“可以把目标分解,先攻克更容易量化的过程指标优化。”
“比如,刀具磨损预测和寿命优化。”
这个目标更具体,数据获取相对容易(可以通过定期测量刀具磨损量来标注),而且优化效果立竿见影(减少换刀停机时间,保证加工质量)。
目标降低,但更加务实。
算法组重新聚焦,开始构建刀具磨损的监测和预测模型。
这一次,进展顺利了许多。
利用“雨柱二号”系统实时采集的切削力、振动、噪声等多模态数据,结合定期测量的刀具后刀面磨损量作为标签,他们成功训练出了一个初步的磨损状态分类和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虽然精度还有待提升,但已经在实验室环境下展现出应用潜力。
就在团队为这一阶段性成果稍感振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几乎将实验室推向悬崖边缘。
部里审计部门的一次例行审计,延伸到了新成立的实验室。
审计人员发现,实验室在初期设备采购和人员经费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规”的流程。
比如,为了抢时间,部分急需的小额元器件是通过刘师傅的个人关系,从一些非标供应商处采购,发票和流程不够规范;又比如,为了激励团队,何雨柱擅自决定给连续加班的成员发放了少量补贴,没有严格走加班审批程序。
这些问题,在初创期常见的“特事特办”模式下,似乎情有可原。
但在严格的审计制度下,成了“违反财经纪律”的证据。
审计报告措辞严厉,指出实验室“管理混乱,内控缺失”,要求限期整改,并暂停部分经费拨付。
消息传来,实验室顿时炸开了锅。
“我们没日没夜地干,倒干出错了?”刘师傅气得脸色铁青。
“这点补贴,还不够买夜宵的!凭什么?”年轻的研究员们也感到委屈和愤怒。
压力,再次集中到何雨柱身上。
这一次,不是技术难题,而是管理疏失带来的信任危机。
他知道,解释和抱怨都没有用。
唯一能做的,就是正视问题,彻底整改。
他立刻召开了全体会议。
没有辩解,没有推诿。
他首先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承认自己在管理上的经验不足和程序意识淡薄,承担全部责任。
然后,他宣布了铁腕的整改措施:
立即废止所有不规范采购流程,严格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
追回所有未经审批发放的补贴,完善加班管理制度。
聘请专业财务人员,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内部控制和报销流程。
组织全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
态度坚决,行动迅速。
同时,他也没有停止技术工作。
在整改的同时,他要求各课题组继续按计划推进研究,不能因管理问题耽误技术进度。
那段时间,何雨柱像一根绷紧的弦。
白天处理繁琐的整改事务,应对审计部门的质询,安抚团队成员的情绪。
晚上,他继续和技术骨干们讨论算法优化,分析数据,往往熬到深夜。
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但眼神里的坚定,从未动摇。
他的担当和务实,逐渐赢得了团队成员的理解和敬佩。
连最初怨气最大的刘师傅,也私下对徒弟说:“何工不容易,扛着雷呢。咱们别添乱,把手头的活干好,就是支持他。”
扎实的整改措施和持续的技术进展,最终打动了审计部门和部里领导。
考虑到实验室处于初创期,且技术方向重要,何雨柱态度端正、整改有力,部里决定给予继续观察的机会,恢复了经费拨付。
风波平息。
实验室经历了一次严峻的“成人礼”,管理规范上了一个台阶,团队的凝聚力反而在逆境中得到了加强。
风波过后,何雨柱主持了一次深刻的复盘。
“这次教训告诉我们,技术过硬是根本,但管理规范是保障。尤其是在国家支持的平台上,我们必须更加严谨,对每一分经费负责,对每一个流程负责。”
“以后,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技术要创新,管理要规范。”
实验室的工作,重新回到快车道。
刀具磨损预测模型的精度稳步提升,开始在试点机床上进行小范围验证。
与此同时,何雨柱开始着手规划更长远的发展。
他起草了一份《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短期(1-2年):完善和推广“雨柱二号”增强版,深耕刀具寿命管理和工艺参数优化,形成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
中期(3-5年):攻关难加工材料(如钛合金、复合材料)的智能加工技术,探索与mES\/ERp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驱动制造。
长期(5年以上):布局数字孪生、预测性维护等前沿方向,目标是构建覆盖设计、制造、运维全流程的智能制造平台。
规划既有雄心,又脚踏实地。
他将规划提交给沈工和上级部门,获得了高度认可。
实验室的发展,终于驶入了目标清晰的快车道。
这天晚上,何雨柱又一次加班到深夜。
他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清冷的月光洒在地上。
经过车间时,他听到里面传来机床运行的轰鸣声。
是刘师傅带着人,在连夜调试新改进的刀具监测模块。
他没有进去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外看了一会儿。
灯光下,刘师傅花白的头发格外显眼,但动作依旧麻利,眼神专注。
何雨柱的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所有的疲惫和压力,在这一刻,仿佛都烟消云散。
他知道,前路依然漫长,挑战只会更多。
但他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这就够了。
他抬起头,看向夜空中的星辰。
目光坚定,步伐沉稳。
未来的画卷,正在他们手中,缓缓展开。
……
实验室的工作,像一台加满了润滑油的精密机器,开始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