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凌风召见了格物局主事孙墨匠和负责农事的老农官田老汉。议事厅的地上,摆放着几件旧式犁铧和耧车。
“孙主事,田老伯,”凌风指着农具说道,“军械革新关乎存亡,农具改良则关乎根基。眼下我黑石城丁口渐增,屯田虽广,但耕作效率不高,费力费时。格物局能否在农具上也想些办法?”
田老汉搓着粗糙的手,叹道:“城主说的是啊!咱这儿的犁,又沉又笨,一头壮牛一天也犁不了几亩地。碰上硬茬地,更是费劲。”
孙墨匠蹲下身,仔细查看犁铧的造型和结构,沉吟道:“城主,田老伯。属下观此犁,犁辕过直,犁壁过平,入土浅,翻土费力。或可尝试将犁辕做成一定弧度,使牵引更省力;犁壁改成曲面,易于翻转土块。材质上,若能用韧性更好的熟铁代替部分铸铁,既减轻重量,又不易折断。”
凌风点头:“此议甚好!便请孙主事牵头,田老伯提供经验,匠作营配合,试制新式曲辕犁。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先做小样,田间试用,根据农人反馈不断改进。若能成功,于我城粮食增产,功莫大焉!”
孙墨匠领命,田老汉也满脸期待。格物局的工作,第一次与最基础的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
数日后,第一批根据新思路打造的轻便曲辕犁和改良耧车被送到城外的试验田。田老汉和几个老农亲自操作,一开始还有些生疏,但很快便发现了新犁的省力与高效。弯曲的犁辕让牛拉起来更顺,曲面的犁壁能轻松地将土块掀起打碎,深耕效果更好。新耧车下种也更均匀。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田老汉扶着新犁,激动得胡子直抖,“这玩意,能顶过去一个半劳力!”
消息传开,屯田的农户们纷纷前来围观,啧啧称奇。凌风下令,格物局农工坊全力生产新式农具,优先配发给屯田军户和表现优异的流民垦荒队。黑石城的农业生产效率,开始悄然提升。这项看似不起眼的改良,如同细雨润物,无声地夯实着黑石城长远发展的根基。
就在黑石城埋头发展内政军工之际,来自京城的暗流终于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宰相门下的那位职方司主事,终究未能完全打消对黑石城的疑虑,他说动上司,以兵部巡查边镇武备的名义,向云州派来了一位“特别观察使”。此人不属于正式的观风使体系,名为巡查军械仓储,实为暗中查探黑石城虚实,尤其关注其“奇技淫巧”与“兵甲之利”。
这一日,云州郡守韩文远派人快马加鞭,给凌风送来一封密信,信中语气颇为微妙,既提醒凌风“京中有人关注,望谨慎应对”,又隐隐透露出此事他亦无法阻拦,让凌风自行斟酌。
老拐和陈大疤等人闻讯,都有些紧张。毕竟,黑石城的许多东西,如格物局、新式火铳、乃至船厂,都经不起有心人近距离的深究。
“风哥儿,这观察使来者不善啊!要不要……让他‘意外’病倒在半路?”陈大疤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凌风立刻摇头:“不可!此乃下策,一旦出事,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正好坐实了朝廷的猜疑,后果不堪设想。”
他沉思片刻,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既然他打着巡查武备的旗号而来,那我们便让他看‘武备’,只不过,是让他看我们想让他看的‘武备’。”
凌风迅速做出部署:
一、 明面上,以最高规格准备迎接观察使,城防营例行操演照旧,但只展示常规刀枪弓弩和旧式火铳,阵列严整即可。
二、 格物局及核心匠作区、月牙湾船厂立即加强戒备,列为“军工重地,闲人免进”,观察使若问起,便以“涉及城防机密”为由婉拒。
三、 精心准备一场“表演”:在观察使必经之路附近,安排一场“剿灭小股流窜马匪”的演练。参演部队使用少量新旧混装的燧发火铳(性能稍逊于最新款),配合传统骑兵,战术上强调阵列齐射的威力,但不过分突出单兵射速和精度。届时,让观察使在“安全距离”外观摩。
四、 令老拐准备一份“清晰明白”的武备账册,上面列明所有“合规”的军械数量,对于新式火铳,只含糊记为“改良火铳若干”,混在大量旧装备中。
“我们要让这位观察使看到,”凌风对众人解释道,“黑石城军容整肃,武备……略有改良,但皆在边镇常例之内,并无甚出奇之处。使其觉得我等虽用心边事,却也不过如此,从而放松警惕,甚至回京后为我等‘美言’几句。”
众人心领神会,这是要示敌以弱,巧设迷阵。
数日后,那位兵部观察使抵达黑石城。凌风亲自出迎,礼节周到,但谈及具体武备,则语焉不详,或借故推脱。安排的演练,场面热闹,杀声震天,新式火铳齐射声势骇人,但细节处经不起推敲。观察使表面客气,暗中却多方打探,均被凌风以各种理由挡回。最终,他带着一份看似详实、实则空洞的账册和一份“边镇兵甲整饬,凌镇守使恪尽职守”的初步印象,满腹疑窦却又抓不到把柄地离开了。
凌风此举,如同一招精妙的太极拳,以柔克刚,将朝廷的直接探查化解于无形。
京城观察使的风波刚刚平息,一条从海上来的消息,又引起了凌风的注意。一艘从南方冒险北上的海商船,在月牙湾补充淡水时,其船长在与黑石城负责贸易的吏员闲聊时,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传闻。
“大人您可知,南边现在乱成一锅粥了!”那船长压低声音说道,“那‘靖难军’势头猛得很,不光占了地盘,还在沿海大造舟船,说是要组建‘水师’!更邪乎的是,听说他们不知从哪儿弄到了一些厉害的火器图样,虽然造得粗糙,但比以前官军的家伙厉害多了!有传言说……他们背后有海外番邦支持!”
负责接待的吏员不敢怠慢,立刻将消息报给了老拐,老拐又火速呈报凌风。
凌风仔细询问了细节,眉头微蹙。若传闻属实,南方出现的势力不仅陆战强悍,竟也开始涉足海权和火器,这对其未来格局影响深远。尤其是“海外番邦支持”的可能性,更添变数。
“看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北疆和京城了。”凌风对老拐和柱子说道,“南方乱局,迟早会波及天下。若真有势力拥有水师和精良火器,将来必成心腹大患,亦可能是……潜在的交易对象。”
他随即做出新的部署:
一、 令暗影设法向南渗透,重点探查“靖难军”及其可能存在的海外联系,核实火器与水师的情报。
二、 通过现有与南方小股势力的贸易渠道,尝试接触“靖难军”中负责后勤或贸易的非核心人员,以商人身份,用盐铁、药材等紧缺物资,试探性交换一些南方特产或……流散的工匠、书籍,不直接涉及军械,只建立初步联系。
三、 加速“破浪三号”铁甲舰的建造,并开始设计更大型、适航性更好的战舰。黑石城的海上力量,必须保持领先。
四、 格物局的火器研发,不能止步于当前,要开始预研更先进的项目,如射速更快的连珠铳、威力更大的攻城炮等。
凌风的布局,已然超出了守城自保的范畴,开始着眼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规模的竞争乃至争霸。黑石城这艘大船,在巩固自身的同时,也将帆索悄悄调整,准备迎接来自更广阔海域的风浪。南方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黑石城高层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未来的棋局,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