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风召集了陈大疤、柱子和匠作营的几位老师傅,在沙盘上用小木块堆砌模型。
“诸位请看,”凌风指着模型,“若我们在现有城墙之外,关键地段增筑这种多角突出的墩台,形如星星的角,每个角都可部署弓弩甚至小型投石机。敌军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暴露在至少两到三个墩台的火力之下,无法找到安全的攻城阵地。”
陈大疤盯着模型,独眼放光:“妙啊!这就像给城墙插上了几把尖刀,谁来捅谁!”
柱子思考更细:“此堡若能建成,配合外围陷阱和骑兵游击,防御力可大增!只是……修筑起来,工程浩大,耗时良久。”
匠作营的老师傅们围着沙盘议论纷纷,既觉得新奇,又感到难度不小。
凌风道:“无妨,眼下冬季,大规模动土不易。可先择北门、东门两处要害,设计图样,计算工料,开春化冻后,便先试点修筑两座。若能成,再逐步推广。此事由匠作营牵头,疤叔和柱子协助调配人力物资。”
一项旨在进一步提升城防质量的长期工程,在这个雪后的清晨,悄然启动。黑石城的防御,正从单纯的坚壁清野,向着主动构建立体火力网的方向进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石城在高度戒备下,平安度过了除夕和元旦。虽然没有大肆庆祝,但城内军民领到了额外的肉食犒赏,士气还算安稳。冰雪开始有消融的迹象,预示着春天不远了。
大年初六一过,凌风便催促各项事务加快进度。匠作营根据凌风提供的棱堡大致构想,结合黑石城实际地形,已绘制出初步的施工图样,开始筹备石料、木料。勘探队也整装待发,准备雪化后便进山寻找硅砂和特殊陶土。
而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周耐火的琉璃工坊。在尝试了无数次后,老师傅们终于在一次偶然调整了助熔剂(加入了一种本地产的矿物粉末)和降温工艺后,烧制出了一炉色泽淡青、透明度显着提高、气泡也少了许多的琉璃片!
“城主!您看!”周耐火捧着几片还带着余温的琉璃,激动得老脸通红,“这成色,比之前的强太多了!虽然还比不上最顶级的番邦琉璃,但已属难得!”
凌风仔细查看,果然通透了许多,淡青色也别有一番韵味。“好!周师傅,记下此次配方和火候,作为基准。接下来,可尝试加入不同金属粉末,看能否烧制出淡黄、淡紫等颜色。目标是烧出更大、更平整的板材,以及……更复杂的器形,比如带盖的盒子、镂空的灯罩。”
周耐火备受鼓舞,连连称是。琉璃品质的提升,意味着未来无论是用于香露包装,还是作为独立商品,价值都将大增。
与此同时,京城方向的暗线传来了更深入的消息。暗影费尽周折,终于与安平王府一位不得志但掌管采买记录的旁支子弟搭上了线,并重金贿赂了王府内一名负责库房的小太监。虽然还接触不到核心,但已能获得一些零碎却关键的信息:比如王府近年来的财政似乎并不宽裕,王爷有心操办贵妃寿礼博取圣心,但又苦于经费;再比如,王府与朝中某位手握实权的户部侍郎似乎有些龃龉。
“王爷缺钱,又与户部官员不和……”凌风看着密报,沉吟片刻,对老拐说,“这是个机会。通过胡掌柜,下次与王府交易时,可‘无意间’透露,我们或许有渠道能弄到些辽东的老山参或南洋的珍珠,若王府有需要,价格可优惠。投石问路,看看反应。”
老拐心领神会:“明白。先示好,展现我们的‘渠道’能力,若王府真为钱发愁,或许会主动提出以物易物,或用其他我们需要的资源来交换香露,这就能把关系更深地绑在一起。”
“正是此意。”凌风点头,“与虎谋皮,须得步步为营,既要让其觉得有利可图,又不能让其觉得可以轻易拿捏。”
开春的脚步日益临近,黑石城内外,各项事务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凌风运筹帷幄,一边巩固防务,一边拓展财源,一边编织着通往京城权力边缘的关系网。这个春天,注定不会平静。新的机遇与挑战,已随着渐暖的东风,悄然降临在这座北疆边城。
冰雪消融,黑石城外的黑水河重新奔腾起来,带着碎裂的冰块,发出哗啦的声响。泥土变得湿润,空气中弥漫着万物复苏的气息。然而,春寒依旧料峭,北风不时卷起沙尘,提醒着人们这里仍是边关苦寒之地。
城内匠作区,周耐火的琉璃工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经过整个冬天的反复试验和工艺改进,新一炉的琉璃即将出窑。周耐火和几个得力徒弟紧紧盯着窑口,脸上混合着紧张和期待。凌风也悄然来到工坊,站在稍远处观望。
“开窑!”周耐火一声令下,窑门被小心撬开,热浪扑面而来。待热气稍散,徒弟们用特制的长钳,将烧制好的琉璃件一件件取出,放在铺着细沙的冷却台上。
最先取出的是一些小件器皿——杯、碗、碟。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批琉璃的透明度又有了提升,淡青的底色更加均匀,气泡和杂质也少了许多。但真正的焦点,是最后取出的几件较大型的平板琉璃和两个尝试烧制的、带盖的方形小盒。
当那几片长约两尺、宽一尺有余的平板琉璃被抬出来时,周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琉璃板表面平整,虽仍有细微的弧度,但透明度相当不错,能清晰地映出后面的人影。更妙的是,因加入了微量的铜粉,琉璃板在光线下泛着一种极其淡雅、近乎无色的天青光泽,与常见的绿色或浑浊的琉璃截然不同。
“城主!您看这……”周耐火声音有些颤抖,指着那平板和方盒。
凌风走近细看,用手抚摸光滑的表面,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好!周师傅,诸位工匠,辛苦了!此板已堪大用。这些方盒,更是精巧。”
他当即指示:“这些平板,挑选最平整的两块,仔细打磨边缘,用软木框装裱起来,我有大用。其余小件和方盒,妥善保管,作为样品。下一步,尝试烧制更大、更薄的平板,以及……类似花瓶、笔筒之类的器形。”
周耐火激动地连连点头,工匠们也备受鼓舞。琉璃品质的突破,意味着黑石城又能多一项拿得出手的高端货品。
几乎与此同时,老拐拿着一封来自云州的密信,匆匆找到凌风。信是胡掌柜通过暗线送来的,内容颇为微妙。安平王府的那位采买管事,此次前来取货时,并未如往常般只谈香露,而是看似随意地提及,王府近日欲修缮一处别院,需采购一批上等琉璃窗饰,询问胡掌柜的“海商”朋友能否弄到“通透如水、色泽雅致”的平板琉璃,价格好商量。此外,管事还隐晦地提到,王府近来与户部那边在漕粮转运份额上有些争执,若胡掌柜的“朋友”在南方漕运上有什么“消息”或“门路”,王府愿出重金购买。
凌风看完信,沉吟片刻,对老拐说:“王府这是在试探,也是递出橄榄枝。他们不仅想要香露,开始对我们的‘渠道’能提供的其他东西感兴趣了,甚至想借助这‘渠道’打探官场消息。”
老拐皱眉:“琉璃的事,咱们刚有起色,倒是可以应付。可这漕运消息……咱们哪有什么门路?”
凌风微微一笑:“无妨。我们不需要真有门路。你让胡掌柜回复:就说其海商朋友主要经营香料奇珍,与漕运牵扯不深,但会尽力打听。至于琉璃……可应承下来,但言明此物烧制极难,运输易损,需耗时数月,且价格不菲。先吊着他们。”
“另外,”凌风压低声音,“让暗影设法从市面上收集些关于户部漕运的公开信息,比如往年各漕帮的份额、近期漕粮抵京的日期延误等,整理成一份看似机密、实则细查便能知的消息,下次交易时,‘附赠’给王府。既要显得我们有价值,又不能暴露我们的真实底细。”
老拐心领神会:“明白,虚虚实实,既示好,又保持神秘。”
安平王府的主动接触,表明黑石城通过香露建立起的这条隐秘财路,正开始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凌风谨慎地应对着,既不过分亲近,也不拒人千里,一步步地将这条线握在手中,使其成为黑石城在京城权力边缘的一枚暗棋。
第203章 北疆暗流:阿剌罕盟靺鞨,凌风谋远交
春意渐浓,草原开始泛绿,北疆的局势却并未随着天气转暖而缓和,反而暗流涌动。暗影从北方传回的消息显示,兀术部的新统帅阿剌罕,在经历了冬季几次不成功的试探后,改变了策略,不再急于强攻黑石城,而是派出了大量使者,携带礼物,活跃于黑石城以西、以北的广袤草原和山地部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