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井顶部的合金闸门正缓缓落下,陈渊半个身子卡在管道里,肩膀撞到了金属边缘。他抬手一撑,整个人往上顶,膝盖蹭着粗糙的管壁往前挪。
“快!”林悦在下面喊,“闸门要关死了!”
陈渊没应声,只把背包甩上去,自己跟着翻进通风口。林悦紧随其后,动作利落,落地时滚了一圈卸力。
两人趴在地上喘气,头顶的通风口已经被合金板彻底封死。外面传来脚步声,整齐划一,像是有人在巡逻。
“不是矿洞守卫。”陈渊低声道,“节奏太稳了。”
林悦点点头:“像正规军训练出来的步调。”
他们现在的位置是矿洞上方的一处维修夹层,空间狭窄,只能爬行。四周堆着旧零件和报废的线路盒,空气中飘着一股焦糊味。
陈渊打开手腕上的微型探测仪,屏幕亮起,显示前方三米有热源信号,两个,静止不动。
“有人守着出口?”林悦凑过来看。
“可能不止。”陈渊关掉屏幕,“先别开设备,容易被扫描到。”
他们手脚并用地往前爬,避开几处松动的铁皮板。爬到拐角时,听见下面传来说话声。
“……货已经清空了,按计划转移。”
“上面的人知道我们动手了吗?”
“不知道。他们还在挖排水管那边的通道,炸药埋好了,等他们进去就引爆。”
“干完这票就能撤了。老板说这边不安全,联盟已经开始查了。”
“啧,早说了不该接这种活。现在倒好,连基地都得放弃。”
声音渐渐远去。
林悦看向陈渊,眼神变了。
“这不是走私团伙。”她小声说,“这是有组织的行动,连撤退路线都规划好了。”
陈渊点头:“而且他们知道我们会从排水管进来。这不是巧合,是故意留破绽引我们进来的陷阱。”
“谁泄的密?”
“不清楚。”陈渊压低声音,“但能知道突击计划的,只有指挥部的人。”
林悦愣了一下:“你是说……内部有问题?”
“不然呢?”陈渊冷笑,“我们昨晚才定的方案,今天白天工程队刚动工,对方晚上就布置好埋伏了。反应速度太快,除非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林悦咬住嘴唇:“可指挥部就那么几个人,都是老熟人了,谁能想到会出内鬼?”
“人心难测。”陈渊继续往前爬,“现在关键是抓证据。不能瞎指认,否则会让真正的间谍警觉。”
他们又爬了一段,找到一处向下通的检修梯。梯子锈迹斑斑,踩上去吱呀作响。
到底后是一条横向走廊,尽头有扇半开的门,透出灯光。
陈渊贴墙靠近,探头看了一眼——是个临时通讯室,墙上挂着战术地图,桌上放着一台便携式信号中继器,正在运行。
“这玩意儿能截获短波通讯。”林悦轻声说,“还能伪装成我方频率发假消息。”
陈渊走过去检查设备背面,发现一条数据线连着外部接口,另一端插在墙上的电源模块里。
他顺着线路摸过去,在电源模块侧面找到一个微型存储卡槽。
卡槽是空的。
“有人拿走了记录。”他说。
“等等。”林悦突然蹲下,指着地板缝隙,“这儿有个小孔,像是装过什么东西。”
陈渊凑近看,伸手抠了抠,掏出一小块黑色塑料片,边缘整齐,像是被剪断的。
“窃听装置的残片。”他判断,“原本装在这儿,用来监听房间里的谈话。”
“所以……指挥部开会的内容,全被录下来了?”
“不止。”陈渊脸色沉下来,“如果这个装置一直在这儿,那这段时间所有的作战安排,敌人都一清二楚。”
林悦倒吸一口冷气:“那我们之前的行动,根本就是往枪口上撞。”
“现在问题来了。”陈渊把塑料片收进口袋,“是谁把它装进去的?又是谁把它拆走的?”
他们原路返回,从另一个通风口爬出,绕到营地外围。天边已经泛白,巡逻队还没换岗。
回到指挥所时,张宇刚回来,正和通讯员核对工程队的位置。
“你们去哪儿了?”他抬头问,“一夜没见人影。”
“查了个地方。”陈渊脱下外套,“有点发现。”
张宇看他神色不对:“说吧。”
陈渊把窃听装置残片放在桌上:“矿洞里有个监听点,能收到我们指挥部的所有通话。敌人靠这个掌握了行动计划。”
张宇皱眉:“不可能。指挥部门窗都是密封的,进出要登记,没人能偷偷装东西。”
“但它就在那儿。”陈渊指了指残片,“而且不止一次使用。那个电源模块有长期通电的痕迹。”
张宇拿起残片仔细看:“这东西是谁发现的?”
“我。”陈渊说,“但第一个发现问题的是林悦。”
林悦站在旁边没说话。
张宇放下残片,盯着陈渊:“你怀疑内部有人泄密?”
“不是怀疑。”陈渊说,“是确定。敌人对我们太了解了,了解得过分。”
“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让所有人停职审查吧?现在防线刚建起来,没人顶岗。”
“不用停职。”陈渊说,“我有个办法。”
他转向通讯员:“从今天起,所有命令分成两部分下发。明面一套,暗地一套。比如,说增援去东区,实际派去西区。看哪边会被提前设伏。”
张宇想了想:“行。但你要盯紧执行过程,别真出了事。”
“我知道。”陈渊点头。
当天上午,指挥部发布命令:因东区矿道发现异常能量波动,派遣两支小队前往排查,携带重型探测仪。
下午两点,陈渊带着人悄悄去了西区,埋伏在一处废弃观测站。
他们等了三个小时,什么都没发生。
晚上七点,通讯员打来紧急通讯:“东区小队遭遇伏击!对方有重武器,请求支援!”
陈渊立刻下令:“启动b预案,西区队伍原地待命,不准动。”
张宇这时候也赶到了观测站:“你早就猜到他们会去东区?”
“命令是我们发的,敌人却能提前布防。”陈渊说,“说明他们收到了真实情报,而不是我们放出的假消息。”
“那就是……有人绕过加密系统,直接看到了原始指令?”
“对。”陈渊看着远处的夜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的加密被破解了,二是有人在发令前就知道内容。”
张宇沉默片刻:“你觉得是哪个?”
“都不是。”陈渊摇头,“如果是破解,不可能每次都准。如果是提前知情……那这个人必须能在命令发布前看到草案。”
“草案只有三个人看过。”张宇低声说,“我和你,还有通讯员。”
空气一下子安静了。
林悦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水壶,听到这话,脚步顿住。
陈渊转头看她:“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她说,“听见你们在聊东区的事。”
“哦。”陈渊没多问,只是接过水壶喝了口,“你也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每次我们调整计划,敌人就跟得上?”
“我觉得……”林悦犹豫了一下,“会不会是设备问题?比如,通讯器被人动了手脚?”
“查过了。”张宇说,“所有设备都检测过,没问题。”
“那有没有可能是……”林悦慢慢开口,“有人记住了命令内容,然后用别的方法传出去?”
陈渊盯着她:“比如?”
“比如,用普通无线电,或者写纸条让人带出去?”她语气很自然,“反正只要离开营地,就有机会。”
陈渊忽然笑了:“你说得对。技术防得住,人防不住。”
他放下水壶,走到桌前摊开地图:“明天开始,所有命令改为口头传达,只说执行任务,不说原因。具体目标,由带队人临场决定。”
张宇点头:“这招够狠。间谍就算听到,也不知道最终去哪。”
林悦也笑了:“那我明天申请带队,去北区巡逻。”
陈渊看着她:“你不怕危险?”
“怕啊。”她耸肩,“但我更怕被人当傻子耍。”
当晚,陈渊一个人留在指挥所,翻看这几天的值班记录。
他一页页地看,手指停在某一行。
昨天凌晨两点十七分,林悦进入指挥所领取补给包,停留六分钟。
而就在那段时间,东区伏击的假命令刚刚写入系统,尚未加密发送。
他合上记录本,抬头看向窗外。
营地灯火稀疏,北区的方向,一辆维修车正缓缓驶出大门。
车上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戴着帽子,低头玩着手里的小工具。
陈渊站起身,拿起外衣。
他走出门,朝着北区监控室走去。
门开着,里面没人。
桌上的回放界面停留在昨晚一点五十分的画面。
画面里,林悦独自走进指挥所,手里提着一个保温箱。
她站在通讯台前,打开了底部暗格。
手指伸进去,取出一张微型存储卡。
然后她把卡放进保温箱夹层,关上盖子。
转身离开。
陈渊盯着屏幕,一言不发。
保温箱现在就在那辆维修车上。
而车的目的地,是三十公里外的废弃信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