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台上的敌方机甲核心突然发出一声轻响,陈渊立刻停下脚步,转身盯着那台拆解了一半的机体。
“别动。”他抬手示意身后的技术人员后退两步。
张宇快步走过来,眉头皱紧。“怎么了?”
“刚才那声不是自然放电。”陈渊蹲下身,伸手轻轻碰了碰外壳,“像是触发了什么。”
林悦也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刚打印出来的信号分析图。“你们看这个频率波动——它在主动发送信号,不是被动残留的那种。”
“定位能抓到吗?”陈渊问。
“正在尝试。”她低头看了眼平板,“但信号跳得很快,像是在找接收端。如果对方有监听设备在附近……”
话没说完,陈渊已经站起身,大步走向通讯台。“立即切断整区外部频段,启动屏蔽墙。所有未加密频道全部冻结。”
“这会影响咱们自己的联络。”张宇提醒。
“总比让敌人摸清我们底细强。”陈渊头也不回,“通知舰队待命,全员进入二级警戒。另外,调一艘运输舰过来,我要把这东西转移到边境星球去。”
“你要亲自送?”林悦抬头。
“这种事不能假手于人。”他拿起头盔,“谁知道它还能激活什么。而且那边正好需要实地勘测,趁这个机会把防线点位定下来。”
张宇点头。“我跟你一起去。指挥体系刚调整完,前线部署得有人盯。”
两人登舰前,林悦追到舱门口,塞给陈渊一个金属盒。“这是改装过的干扰器,能压制同类信号源。老王他们连夜做的,说是‘土法黑科技’。”
陈渊掂了掂盒子,笑了下。“行,那就指望它别掉链子。”
运输舰升空后,一路向星域边缘飞行。三小时后,抵达编号b-17的荒芜星球。地表布满裂痕和风蚀坑,大气稀薄,勉强能支撑短时作业。
登陆舱落地时激起一阵尘雾。陈渊第一个走出舱门,脚踩在干硬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碎裂声。
“空气质量达标。”张宇看了眼腕表,“可以不戴面罩,但别太久。”
两人带着工程组成员开始勘察地形。按照先前情报,这片区域位于联盟补给线外侧,是敌方小股部队最可能渗透的路径之一。
“这里。”陈渊停在一处高地边缘,指着下方的峡谷,“视野开阔,两侧有天然掩体,适合布置远程火力点。”
“问题是能源供给。”张宇环顾四周,“这地方连棵活草都没有,架设固定炮台得自带发电机。”
“那就用移动式。”陈渊从背包里取出便携终端,调出地形图,“把防御节点做成可拆卸模块,战时组装,平时隐藏。就像上次我们在废土星用的那些废弃机甲残骸。”
“你是想打心理战?”张宇明白过来,“让他们以为这是片死区,实际上处处是埋伏?”
“没错。”陈渊点头,“敌人现在喜欢试探,我们就给他们‘漏洞’去钻。”
工程组长凑过来记录参数。“动力系统用什么?现有的储备不够支撑长期运转。”
“先靠太阳能板撑着。”陈渊指向天空,“这颗星球虽然荒,但日照时间长。等主防线建好,再从后方拉电缆。”
“材料呢?”工程师苦笑,“咱们带的合金板只够搭两个岗哨。”
“第一批先做伪装。”陈渊说,“用旧舰体碎片拼结构,外表涂成岩石色。重点是把传感器网络铺开,哪怕枪没架起来,眼睛得先睁着。”
张宇掏出本子开始列清单。“那通信中继站得提前建,不然信号传不出去。”
“对。”陈渊补充,“还要加一道跳频机制,防止被锁定。林悦那边会支援一批加密协议,今天就能发过来。”
他们在高地上忙了一整天。太阳落山前,第一座观测塔的基座已经焊好。几台无人机升空,开始扫描地下岩层结构,寻找适合埋设电缆的位置。
晚上,众人挤在临时营地里吃压缩粮。陈渊坐在角落检查敌方机甲核心,发现外壳温度又升高了些。
“它还在试图连接。”他把干扰器贴上去,屏幕上的波形立刻平缓下来。
张宇凑过来看。“你说……会不会是某种信标?故意留下,等我们带到某个地方再激活?”
“有可能。”陈渊不动声色,“所以才要来这儿。真要引爆,也不会选在飞船或者基地里。”
“你是故意把它引出来?”
“不算故意。”陈渊咬了一口干粮,“只是不想让它在背后搞小动作。现在它想找谁报信,至少得先穿过我们的网。”
张宇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还真是半点亏都不肯吃。”
“吃过一次亏就够了。”陈渊想起赵铁锤牺牲那天的事,“那时候不懂,现在明白了——战场上最危险的不是正面打过来的炮弹,是没人看见的那一枪。”
两人聊到深夜。第二天一早,继续施工。
第三天,第二批物资运达。随船来的还有几个技术员,带来了林悦团队新开发的低功耗雷达阵列。
“她说这是‘影网2.0’。”年轻的技术员递上设备箱,“白天藏起来,晚上自动开机扫描,连飞鸟都能抓到。”
“不错。”陈渊打开箱子检查线路,“让她把操作手册同步给各小组。”
防线建设进度加快。五天内,三座伪装炮台完成搭建,七处传感器埋入地下,一条临时光缆贯通南北。
第六天上午,陈渊带队测试最后一段通讯链路。当他走到东侧山口时,腕表突然震动。
“信号异常。”张宇看着检测仪,“有个高频脉冲从地下传来,方向正好是我们昨天埋传感器的地方。”
“挖开看看。”
工程队迅速作业。十分钟不到,一块金属板被吊起,露出下面一个奇怪装置——外形像是一节断裂的机械臂,接口处连着几根裸露的导线,正微微发亮。
“这不是我们的设备。”张宇蹲下查看,“材质也不像本地产物。”
陈渊戴上手套,小心拨开导线。里面藏着一块芯片,表面刻着极小的编号:**xG-9t**。
“没见过这型号。”他皱眉。
“等等。”张宇翻出数据库对比,“星际海盗的标准装备里没有这个。倒是有种民用勘探机器人用类似编码……但那是十年前的老款,早就停产了。”
“谁会把报废机器人改造成信号源?”陈渊低声问。
“知道答案的人可能不想让我们找到。”张宇直起身,“但这说明一件事——敌人不止在监视我们,他们在这颗星球上活动很久了。”
陈渊站起身,看向远处的地平线。
风沙吹过新建的观测塔,旗杆上挂着的警示灯一闪一闪。
“那就改计划。”他说,“原定十天完工,现在必须提前。”
“怎么加快?”
“所有人分成两班,二十四小时轮转。”陈渊拿出通讯器,“联系舰队,再调两艘运输舰过来,我要更多的建材和武器模块。”
“后勤那边会抱怨。”
“让他们抱怨去。”陈渊语气不变,“比起被人摸到家门口还不知道,这点麻烦算什么。”
中午,新的施工令下达。所有人都开始加速作业。吊车不停运转,焊接火花在阳光下闪个不停。
傍晚,陈渊独自巡视西线。他走过一段刚铺设的电缆沟,忽然注意到地面有一处塌陷。
他停下脚步,蹲下用手扒了扒浮土。
下面露出一角黑色面板,边缘有烧灼痕迹。
他用力掀开碎石,一块残破的操作屏出现在眼前。屏幕上还残留着半行字:
【……坐标已上传,等待响应】
陈渊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身后传来脚步声,张宇走过来,看到屏幕也愣住了。
“这是……”
“不是我们的人留下的。”陈渊站起来,拍掉手上的灰,“有人比我们早到过这里,而且成功发出了消息。”
“那我们现在的位置……”
“已经暴露了。”陈渊望着远处正在安装雷达的队员,“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了。”
他转身就往营地走。
“你要做什么?”
“把剩下的陷阱都装上。”陈渊边走边说,“既然他们想来查看情况,那就准备好欢迎礼。”
“万一他们派的是大部队?”
“那就更好。”陈渊回头看了他一眼,“省得我们到处找。”
回到指挥车,他立即下令:“关闭所有非必要光源,停止重型作业。对外宣布因天气原因暂停施工。”
“演撤离?”
“不。”陈渊冷笑,“演故障。就说供电系统烧了,暂时撤回五人小组维护。”
“你打算守在这儿?”
“我不走。”他打开武器柜,取出一把电磁手枪,“叫其他人分批离开,留下该留的。今晚开始,所有人静默行动。”
张宇看着他装弹,忽然问:“你觉得他们会什么时候来?”
“不会太久。”陈渊把枪插进腰带,“毕竟,谁不想亲眼看看自己埋的钉子有没有发挥作用。”
夜幕降临,新建的防线陷入沉寂。
风穿过空荡的炮台支架,发出细微的呼啸。
陈渊站在高地顶端,望着漆黑的地平线。
他的左手按在干扰器上,右手握着枪柄。
远处,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紧接着,第二颗出现了。
它们没有坠落,而是缓缓降低高度,朝着这片区域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