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疏勒城的通商驿站外,夕阳的余晖将塔里木河染成金色。马谡正站在驿站门口,看着商队卸下最后一批丝绸——自从尉安叛乱平定后,西域的商道愈发繁荣,每日都有数十支商队往返于中原与中亚之间。
“马都护,不好了!大宛残余势力袭扰了于阗国的通商驿站,抢走了三车玉石和两百匹丝绸,还杀了十名商人和守卫!”斥候策马赶来,马鞍上挂着一面染血的旗帜,正是于阗国驿站的标志。
马谡心中一沉。大宛残余势力自延明被擒后,就一直盘踞在疏勒以西的费尔干纳盆地,近两年从未有过异动,如今突然袭扰商道,背后必定有蹊跷。“立刻派人去于阗国探查,务必查清大宛残兵的兵力和动向!另外,传我命令,调两千兵力驻守疏勒以西的关卡,加强对商道的保护。”
三日后,探查的斥候传回消息:“马都护,大宛残兵的首领是延明的弟弟延康,他手下有三千兵力,还得到了孙秀派来的使者支援——孙秀承诺给他们五百把铁器,条件是让他们袭扰西域商道,牵制您的兵力。”
“孙秀!”马谡一拳砸在案上,眼中满是愤怒。他没想到,孙秀逃到南海后,还能遥控西域的残兵搞事。如今关平在南海搜捕孙秀,若自己被牵制在西域,南海的压力会更大。
就在这时,于阗国国王尉广派使者来见马谡,语气中带着焦虑:“马都护,大宛残兵不仅袭扰驿站,还威胁咱们于阗国,若不向他们缴纳‘保护费’,就会攻打于阗都城!咱们于阗兵力薄弱,恳请季汉出兵支援!”
马谡深知,于阗国是西域的重要盟国,若于阗倒向大宛残兵,西域的商道会彻底断绝。他立刻召集将领,制定救援计划:“我率一千五百兵力,驰援于阗国;你率五百兵力,驻守疏勒城,防止大宛残兵偷袭;另外,派使者去洛阳,向丞相禀报,请求派援军来西域。”
次日清晨,马谡率军向于阗国进发。费尔干纳盆地的戈壁滩上,风沙漫天,士兵们顶着烈日,艰难地前行。到了傍晚,军队抵达于阗国东部的昆仓山隘口——这里是大宛残兵进攻于阗的必经之路。
“传令下去,在隘口两侧的山坡上埋伏,等大宛残兵进入隘口,就放滚石和箭雨!”马谡下令。士兵们迅速行动,将早已准备好的滚石推到山坡边缘,弓箭手也搭箭上弦,等待敌军的到来。
深夜,大宛残兵果然如期而至。延康骑着一匹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丝毫没有察觉埋伏。“冲!拿下于阗,咱们就能得到孙秀首领的铁器了!”延康大喊,率领残兵冲进隘口。
“放!”马谡一声令下,滚石从山坡上滚落,砸向大宛残兵,箭雨也随之而至。残兵们猝不及防,纷纷倒下,队伍瞬间陷入混乱。“不好!有埋伏!”延康大惊,想要率军撤退,却被马谡的军队拦住退路。
激战半个时辰后,大宛残兵损失惨重,延康被马谡生擒。“延康,你勾结孙秀,袭扰西域商道,可知罪?”马谡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里,厉声问道。
延康却梗着脖子:“孙秀首领答应给咱们铁器,让咱们重建大宛,季汉凭什么阻止?”
马谡冷笑一声:“孙秀自身难保,还能给你们铁器?他不过是想利用你们牵制季汉,等你们没用了,就会把你们抛弃!”他下令将延康押往疏勒城,同时派人去费尔干纳盆地,招降大宛残兵的残余势力。
可马谡心中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孙秀能联络大宛残兵,就可能联络西域的其他势力。他向洛阳上书,建议加强对西域与南海之间航线的监控,防止孙秀的使者再次进入西域;同时,派更多的农师和工匠去西域,帮助西域各国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减少他们对外部势力的依赖。
诸葛亮接到奏报后,与刘备商议:“西域和南海双线受敌,若不尽快解决孙秀,恐会顾此失彼。臣建议派蒋琬从西域抽调一千兵力,前往南海协助关平;同时,派李严加强对中原与南海之间走私通道的查禁,防止孙秀与中原士族勾结。”
刘备点头同意。可谁也没想到,孙秀早已通过走私通道,与中原的残余士族取得了联系,一场新的危机正在中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