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存良久,眼见窗外日光渐渐西斜,朱啸柔声道:“起来吧,朕的素月。朕带你出去走走,看看如今的京城,与你刚入京时相比,已是翻天覆地,大不相同了。”
素月乖巧点头。两人起身,自有早已候在外间、低眉顺眼的宫女入内伺候梳洗更衣(这一切王承恩早已安排得妥帖周到)。
换上一身湖蓝色织银丝玉兰花纹的锦缎裙裳,外罩一件雪狐裘滚边刺绣披风的素月,更显清丽绝伦,姿容绝世,宛如仙子临凡。朱啸也换回了那身宝蓝色公子常服,英挺不凡。两人携手而出,真真是一对珠联璧合的璧人。
龙三、龙五等人见陛下出来,立刻无声地重整护卫阵型。数十名隐龙卫精锐再次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悄无声息地散入四周人群与街巷之中,构筑起一张无形却滴水不漏的安全网。
一走上京城街头,素月便被眼前焕然一新、繁华鼎盛、远超想象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美眸中充满了惊奇与喜悦。
与她多年前初入京城时相比,如今的北京城,真正是旧貌换新颜,气象万千!
道路平整宽阔得令人惊叹,所有主要街道皆已用天工院研发的‘第三阶段水泥’铺就,这种水泥硬度极高,速干,成型后平整如镜,雨雪天气亦毫无泥泞之忧,干净整洁异常。车马道与人行道分离,行人车马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幌子琳琅满目,望之不尽。苏杭的绸缎、景德镇的瓷器、闽广的糖果、南洋的香料、塞北的皮货、辽东的山珍……天下物华天宝,似乎皆汇聚于此。“大明驿站”、“皇店” “大明帝国银行”的鎏金招牌在秋阳下熠熠生辉,气派非凡。
最令人震撼的是建筑!以往京城多为三、五层的木构楼宇,如今凭借水泥与钢筋之利,七八层高的宏伟大楼已不罕见,酒楼、客栈、大型商号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巍然耸立,勾勒出前所未有的宏伟天际线,展现着帝国蓬勃的活力。仔细看去,一些最新建的楼宇外墙上,隐约可见新式的陶制管道系统,那便是目前造价不菲、仅在各大酒楼、客栈及富贵人家中安装的 ‘冲水净房’系统,由屋顶的高位蓄水罐供水,已然展现出革命性的卫生前景。
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人们的衣着色彩明显鲜艳了许多,面料良好,几乎看不到补丁。绝大多数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忙碌、充实、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笑容。小贩抑扬顿挫的叫卖声、伙计热情的招呼声、车马的铃铛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成一曲繁荣、和谐、充满生机的盛世华章。
“这…变化真是天翻地覆,宛若新生…”素月忍不住轻声惊叹,紧紧挽着皇帝哥哥的手臂,“路这般平坦宽广!楼宇这般高耸入云!人们…看起来都那般安乐富足!皇帝哥哥,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朱啸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惊奇与崇拜,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微笑道:“能得素月一赞,朕心甚悦。这确是朕与百官万民多年心血,一点一滴改变而来。能见今日之景,朕心甚慰。”
正说着,素月忽然轻轻拉了拉皇帝的衣袖,指向街道两旁一些镶嵌在墙壁或独立灯柱上的琉璃罩子,那罩子内是一种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板状物,此刻在白天并不起眼。
“皇帝哥哥,你看那个!”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小女儿的得意和献宝般的喜悦,“那是我们天工院‘光器所’最新试制成功的‘蓄光石’!白日里它默默吸取日晖,待到入夜,无需火烛,便能自行发出柔和明亮的光芒,足可照亮街巷,持续好几个时辰呢!我们试了好多矿粉配方,失败了好多次,才终于做成现在这样!”她仰着头,看着皇帝哥哥,眼睛亮晶晶的,仿佛一个等待夸奖的孩子。
朱啸仔细看去,果然发现那些不起眼的石板在背阴处已隐隐有极淡的微光,心中不禁大为惊奇和赞赏:“哦?竟如此神奇?无需火烛,自放光明?此物若能推广,岂非大利于民?朕的素月,真是心思巧慧,总能给朕带来惊喜!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功!”他毫不吝啬地赞美道,轻轻捏了捏她的手心。此等逆天黑科技,唯大明独有,亦是他朱啸的素月所创!
他又指着那些青砖砌就、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官茅房’道:“城中卫生之事,近年来亦大有改观。”
此时,一队盔甲鲜明、步伐整齐、纪律森严的五城兵马司兵丁巡街而过,百姓安然避让,秩序井然。朱啸微微颔首:“京城治安,自有法度,宵小绝迹,百姓方可安居乐业。”
两人就如同世间最寻常的恩爱夫妻,并肩漫步在这盛世街景之中。朱啸不时指向某处,低声为她讲解背后的故事与变革;素月则仰着头,专注地听着,眼中满是钦佩与柔情。她偶尔会轻轻拉住他的衣袖,指着某样新奇事物发问,神态娇憨可爱。朱啸则无比享受这种被她全然依赖、与她分享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成就的感觉。
行至京城有名的首饰铺“宝蕴楼”前,朱啸拉着她信步走入。在掌柜和伙计毕恭毕敬的侍奉下,他亲自为她挑选了一支雕工极其精巧、温润无瑕的羊脂白玉并蒂莲发簪,当场为她簪在发间,端详片刻,柔声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簪,正配朕的素月。” 素月轻抚发簪,脸颊绯红,眼中幸福洋溢,甜意直达心底。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王承恩适时上前,低声禀道:“公子,刘姑娘,前面‘清风楼’的茶点乃是京城一绝,雅间也已备好,不如移步歇息片刻?”
朱啸见素月虽略显疲态,却兴致仍高,便笑道:“好。便去尝尝这京城一绝。”
清风楼雅间,清静雅致,临窗可览街景。伙计奉上上好的明前龙井和几样精致茶点。
两人隔窗对坐,望着楼下华灯初上、依旧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与静谧。
“似乎许久未曾如此轻松惬意了。”朱啸轻呷一口香茗,感慨道,“每日案牍劳形,思虑国事。唯有与素月在一起时,朕才觉得…自己不只是紫禁城里的皇帝,也是个有血有肉、知冷知热的寻常人。”
素月起身,温柔地为他续上茶水,柔声道:“在素月心中,皇帝哥哥首先是素月最亲最近的哥哥,然后才是天下人的陛下。哥哥…日理万机,定要珍重龙体,不要太过劳累了自己。” 话语简单平实,却充满了最真挚深切的关怀。
朱啸心中暖流涌动,握住她放下茶壶的手:“有你在身边,便不觉得累。待东征事毕,海内靖平,朕定要多抽些时间陪你。你的‘凌云球’极好,日后…朕必要与你一同乘它,并肩翱翔,览尽这万里如画江山。”
“嗯!”素月用力点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素月定会更加努力,造出更大、更稳、更安全的‘凌云球’,到时候…素月要陪皇帝哥哥看遍四海升平,九州锦绣!”
又在茶馆闲坐片刻,细语温存一番,见窗外夜色已浓,华灯尽染,朱啸便吩咐起驾,亲自将素月送回了天工院门口。
马车停下,两人下车,执手相看,依依不舍。
“今日…素月很是欢喜。”她抬头望着他,眼中映着星光与灯火,璀璨动人。
“朕亦是。”朱啸轻抚她细腻的脸颊,“年节将至,宫中或有家宴,朕让王承恩来接你。”
“嗯,素月等着皇帝哥哥。”她柔顺应道,声音甜糯。
目送她身影消失在院门内,朱啸方才转身上车。
马车驶向紫禁城。朱啸靠在舒适的车厢壁上,回味着今日的惊喜、激情、温馨与满足,嘴角始终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这偷得浮生半日闲,洗尽了连日来的疲乏,更让他坚定了守护这盛世、守护身边之人的决心。
“王承恩。”
“奴婢在。”
“传朕口谕:重赏天工院‘轻器所’刘亦菲及其麾下所有工匠,赐银元五千枚,蜀锦百匹,另,拨付内帑银元十万枚,作为‘凌云球’及后续相关飞天器研造之专项经费,一应物料、人手,天工院及工部、户部需全力优先保障,不得有误!”
“是!皇爷!奴婢即刻去办!”
而天工院内,素月回到自己的“栖月轩”,对镜轻抚发间那支温润的玉簪,回想着今日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那肌肤相亲的炽热与缠绵,脸上再次飞起动人红霞,心中充满了蜜一般的甜意与难以言喻的安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