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一听洪鹏说杨芷莘近几日因失手伤人而伤心得很,常常半夜去问心亭,顿时色心大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暗自盘算着。
他拍了拍洪鹏的肩膀,故作关切地说道:“鹏弟,你我兄弟情深,杨芷莘她此刻心情低落,我们自当尽力开解。
不过,深夜去那问心亭,毕竟孤男寡女,传出去恐生误会。不如这样,你明日先去探探她的口风,看她是否愿意让更多人陪伴。
我呢,则准备些她平日里喜爱的物件,作为安慰之礼,咱们一同前往,既显诚意,又能避免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洪鹏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对洪涛的提议有所顾虑,但转念一想,洪涛的话也不无道理,便点头应允:“也好,就按大哥说的办。芷莘她性格温婉,若知我们是出于好意,定不会拒绝。”
次日清晨,洪鹏便匆匆赶往杨芷莘的住处,一番交谈后,果然如洪涛所料,杨芷莘对于朋友们的关心感到温暖,虽然心中仍有郁结,却也同意了几日后与众人一同前往问心亭散心。
得知此消息,洪涛心中窃喜,立刻着手准备。他挑选了一对精致的玉镯,据说能安神定心,最适合送给心情不宁之人。同时,他还暗中安排了一场小型的诗会,邀请了几位朋友,打算在问心亭以诗会友,其中包括洪鹏、徐风、妙音、吴乘风、颜龙玉、云鹏青和我。
为的是借以转移杨芷莘的注意力,让她在诗词的海洋中暂时忘却烦恼。
约定的日子终于到来,夕阳西下时分,众人齐聚问心亭。杨芷莘身着淡雅的衣裙,肤白如雪,胸前双峰突起,步入亭中,见到如此多朋友为她而来,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洪涛适时地递上玉镯,温言细语地安慰道:“芷莘,人生总有起伏,一时的失手不代表永远的错误。愿这对玉镯能伴你左右,护你心安。”
随着夜幕降临,月光洒满亭台,诗会正式开始。大家轮流吟诵,或慷慨激昂,或温婉细腻,每一句诗都像是对杨芷莘心灵的一次温柔抚慰。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情与才情的夜晚,杨芷莘的心境渐渐开阔,那些日子以来积压的阴霾似乎也随着夜风消散了许多。
而洪涛,则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计划成功。
然而,洪涛的心思远不止于此。他的目光不时地偷偷落在杨芷莘身上,那淡雅如菊的气质,温婉可人的模样,那傲人的白腿,都让他心中的欲望如同野草般疯长。
但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生怕破坏了这份难得的和谐与宁静。
诗会进行到高潮时,颜龙玉站起身来,手执折扇,轻吟了一首自创的诗篇,诗中既有对杨芷莘遭遇的同情,又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字字句句都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杨芷莘听后,眼眶微红,泪光闪烁,仿佛找到了共鸣,心中的郁结又解开了一层。
洪涛见状,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颜龙玉的才华所折服,又暗自嫉妒这份能轻易触动杨芷莘内心的能力。
诗会结束后,众人围坐一起,分享着各自的心得与趣事,气氛愈发融洽。
洪涛借机与杨芷莘并肩而行,轻声细语地聊着诗词歌赋,偶尔穿插些幽默的笑话,逗得杨芷莘笑声连连,心情也愈发轻松起来……
我回到书香殿时,已是深夜,却发现张正星还在练着玄天功,于是笑道:“看不出来你小子这么勤奋啊。”
他傻笑了一下,说道:“好不容易来到这个地方,当然不能荒废了自己。”
我点点头。
随后,他又是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哦,对了,刚才苏念雪师叔来找你,说等你回来后跟你说一声,让你去后山竹林。”
我抬头一看已是深夜,说道:“不去了吧,她如果明天问起你,你就说你没见到我。”
他傻笑一下,然后又愣住了,我有些诧异,回头一看,苏念雪正站在我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