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烟消云散后,众人眯着眼朝那青铜门看去——只见门的右下角,被炸药炸出一个黑黢黢的窟窿,估摸着有半人高。
把头拍了拍二踢脚肩膀:“老二,有你的!走,去看看!”
一行人小跑着来到青铜门前,只见青铜门右下角被炸开一个半人高的窟窿,爆破痕迹呈放射状向外翻卷,焦黑的边缘参差不齐,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铜锈味和硝烟味。
老烟枪从包里取出蜡烛,伸进洞口晃了晃,蜡烛马上摇晃起来。
老烟枪大喜:“空气流通,可以进!”说着就率先往里钻,一行人紧随其后。
来到青铜门里面,这是一个近四米宽的通道,两侧的墙上嵌着一排壁灯,左侧的墙壁上画着彩绘。
老烟枪用蜡烛点燃灯芯,幽绿的火苗“嗖”地窜了起来,把头背着手,盯着墙上的彩绘正看得出神。
猴子凑过去问:“把头,这画的是什么?”
把头摆了摆手,示意猴子不要说话,猴子见状也不问了,跑到一边去研究壁灯。
我站在把头身后打量起墙上的彩绘,第一幅画描述的是一个海上的场景,数百艘帆船正在发生激战,炮火连天,硝烟四起。
我注意到画中有一个人比其他人要大上一号,很显眼,一眼就能看到他。
我又去看第二幅画,第二幅画描述的应该是其中一方船队胜利。
一个人正单膝跪地,另一个人正伸手搀扶,身边还画了几个古代人,他们都是长衣布鞋,头戴毡帽,我留意到这个下跪的人仍然要比其他人要大一号。
我又看第三幅画,第三幅画描述的是一行人挑着木箱,手里捧着叫不出名字的金银珠宝。
为首的人正向着不远处的一个古代人进行跪拜,这古代人穿着龙袍,一看就是皇帝级别的人物。
我又看第四幅画,第四幅画那个大一号的古代人又出现了,这次他的身后跟着十几个小人,都对他俯首称臣。
大一号的古代人正指着远处,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第五幅画描述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男耕女织、植树造林。
有古代人赶着马车在农田劳作,有上百个古代人正在建造桥梁,脸上都是笑容。
我又去看第六幅壁画,第六幅画画风突变!这是一群古代人在围着一个戴奇怪面具的男人跳舞,旁边还画着几只长着人手的怪鱼。
我心里纳闷,这特么不就是青铜门外面那幅画吗?
我视线继续向右边移动,惊讶地发现,这幅画竟然还有后半截——那个大一号的古代人又出现了,这幅画的背景看起来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山洞,山洞周围站满了人,都穿着长袍,脸上画着奇怪的花纹,大一号的古代人正在对身旁的几个人说着什么。
我又去看第七幅画,看到第七幅画的内容,我的手电筒抖了一下。
只见第七幅画的内容竟然是十几个古代人,不知道从哪里抬出来一个巨大的笼子,而那笼子里面的东西让我背后冒出冷汗——那笼子里关的竟然是“蛟人”!
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马上将手电光朝右边移动,我直接“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把头看得正认真,被我这么一叫抖了一下。把头扭过头看我:“天牛,你搞什么名堂?”
其他人也被吓了一跳,问我咋回事。我哆嗦着指了指第七幅画右边的内容,竟然是将那个面具人推进笼子,转眼就被那“蛟人”撕成了碎片!
猴子指着那画上的怪物:“这……这他娘的不是那蛟人吗?”
老烟枪骂骂咧咧:“这蛟人还真是这些畜牲养的!”
马老六也愣住了:“我还以为那个戴面具的就是墓主人,敢情是给蛟人当口粮的?”
把头盯着壁画,突然开口:“我大概知道墓主人是谁了,如果是他,那些墙壁上怪符号也就能解释得通了!”
众人异口同声:“是谁?”
把头半眯着眼,缓缓吐出三个字:“施进卿!”
老烟枪一脸惊讶:“施进卿!”
下一秒又一脸茫然:“不认识……”
二踢脚照着他后背就是一巴掌:“你他娘的不认识还整这么激动,老子还以为你知道是谁呢!”
……
马老六若有所思:“把头,您说的是明朝那个施进卿?旧港宣慰使?”
把头点头,又摇头:“很大概率是他,但是我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马老六皱着眉:“您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
把头没直接回答,而是指着第一幅壁画问:“这幅画你们看出来了什么?”
猴子挠着头:“这些开船的在聚会?”
二踢脚照着他后脑勺就是一巴掌:“聚你大爷,聚会请人家吃炮弹啊?”
二踢脚指着画中的一艘帆船:“这艘船破了这么大个洞,明显是被火炮打的,还有这艘船,船帆都特么烧得剩个木杆了,这根本不是聚会,这他娘的是在打仗!”
把头摇了摇头,背着手道:“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是世界最大的海盗集团头目之一。成员最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近百艘。南洋一些国家甚至向其纳贡。明太祖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永乐年间,赏金更是高达750万两,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才1100万两。这使陈祖义成为有史以来悬赏金最高的通缉犯。后来,他逃到了三佛齐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他也到明朝永乐皇帝那里进贡,但却是空船出发,一路抢,抢到什么送什么,回国的时候也不落空。最让永乐皇帝受不了的是,他不但抢西洋诸小国的船,连明朝的使船也抢。而且,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
把头一口气说了很多关于这个陈祖义的事,我听得迷糊:“把头你说的这个陈祖义跟这幅画有什么关系?”
把头转过身看着我:“大有关系!因为这幅画描述的就是郑和和陈祖义的海上大战!”
把头指着画中右边的船队:“这就是郑和宝船!”众人大吃一惊。
马老六眯着眼:“永乐五年,三保太监郑和从非洲好望角回航,途经旧港,遭遇海盗陈祖义袭击,施进卿请郑和协助,郑和陈兵大破陈祖义,押回京师受戮。也就是同一年施进卿派女婿往京朝贡,明成祖朱棣封其为旧港宣慰使!”
把头点点头:“没错,陈祖义看上了郑和的宝船,他诈降郑和,却没想到施进卿早就把他的阴谋告诉了郑和,最后协助郑和发动突然袭击,杀死海贼五千多人,并活捉了陈祖义。”
把头指着第一幅壁画:“这幅画就是当年双方的海上之战,为什么我会觉得墓主人是施进卿?”
把头又指向第二幅画:“施进卿因及时揭露陈祖义的阴谋,才能将海贼一举歼灭,立了大功。所以他向明朝投诚,这幅画中跪着的人就是他,而这个扶他的人就是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