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养心殿东暖阁内,淑妃端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轻轻放在御案上。皇帝正批阅奏章,见她进来,便搁下了朱笔。
“陛下,近日天气回暖,您也该多歇歇。”淑妃柔声道,目光不经意般扫过皇帝略显憔悴的面容。
皇帝揉了揉眉心,叹道:“政务繁忙,岂能懈怠。对了,萱儿近来如何?朕看她前几日从宫外回来,气色倒好。”
淑妃心中一动,知道时机到了,便将西苑诗会、梅园偶遇、尤其是上元节那“英雄救美”后赵萱每每提及贾环时那掩不住的羞涩与赞赏,细细说了一遍。
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直到淑妃说完,他才缓缓放下碗,目光望向窗外吐露新芽的柳条,良久,方沉声道:“朕…知道了。”
淑妃知道皇帝已有决断,不再多言,恭敬退下。
两日后,大朝会。
百官肃立,山呼万岁毕。皇帝并未像往常一样先议政事,而是直接对戴权使了个眼色。
戴权会意,上前一步,展开早已备好的明黄诏书,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兵部尚书王子腾之外甥、礼部精膳清吏司郎中贾环,器识宏远,文武兼资。
前于江南平叛,擒逆首,立殊勋;近又于京畿护驾,保公主,显忠勇。才堪大用,德配其位。”
“皇四女萱,朕之爱女,秉性柔嘉,仪容婉静。年已及笄,宜择贤配。”
“朕闻贾环与皇四女,年貌相当,志趣相投,此乃天作之合。特旨:赐婚贾环与皇四女赵萱!择吉日完婚!钦此!”
旨意一出,满殿皆惊!虽早有风声,然圣旨真下,依旧引起一阵骚动!尚公主!这可是天大的恩宠!
贾环出列,跪拜谢恩,神色平静:“臣,贾环,叩谢陛下天恩!”但他并未立刻起身,而是伏地再拜,声音清晰而恳切:“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万死难报!然…臣斗胆,有下情陈奏!”
来了!所有人心头一紧!
皇帝面色不变:“讲。”
贾环抬头,目光坦诚:“臣自幼失怙,寄居外家,蒙姑表亲林氏女黛玉、姨表亲薛氏女宝钗,多年相伴,情同手足,恩义深重。
臣…实不忍因尚主之荣,负此二人。若如此,臣…良心难安,恐非陛下赐婚之本意!故…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愿以微末之身,继续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他竟要拒婚?!大殿之上一片哗然!
皇帝看着殿下跪得笔直的贾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赞赏,但语气却陡然转厉:
“贾环!朕赐婚公主,乃天家恩典!你竟敢推三阻四?!莫非…是嫌公主配不上你?!还是…仗着些许功劳,便敢要挟于朕?!”
天子震怒,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贾环以头触地,声音却依旧坚定:“臣不敢!公主殿下金枝玉叶,臣岂敢有半分嫌弃!臣…只是…实难割舍故人之情!此心…天地可鉴!若陛下因此降罪,臣…无怨无悔!”
皇帝“怒”视他良久,忽然,脸上的怒容渐渐化去,化作一声长叹,语气转为一种复杂的感慨:“罢了…起来吧。你之所言…虽则忤逆,却…是一片赤诚。朕…岂是不通情理之人?”
他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声音沉缓而有力:
“贾环之请,虽于礼不合,然其情可悯,其德可嘉!朕…念其功勋,感其至诚,特旨:加赐林黛玉、薛宝钗二人,为‘平妻’之份,位同夫人!与公主同日完婚,同尊共荣!以示朕体恤功臣,成人之美之德!”
平妻!皇帝亲口承认的平妻!
这一下,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彻底炸开了锅!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御史立刻出列,涕泪交加,“嫡庶之分,国之纲纪!‘平妻’之说,闻所未闻!此例一开,礼崩乐坏!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另一位礼部老臣也颤巍巍出列,“公主下嫁,已是殊荣!岂能再与民间女子并尊?此乃亵渎天家威严!万万不可!”
几位守旧的老臣纷纷跪倒,激烈反对。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批年轻官员,尤其是些中低层的翰林、御史、郎官,却站了出来!
“陛下!”一位年轻的翰林学士朗声道,“臣以为,陛下此举,正显圣天子胸怀!贾大人不忘故旧,乃是义;陛下成全其美,乃是仁!仁义之举,何必拘泥古板礼法?”
“不错!《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体恤臣下真情,正是以民为本!”
“臣观史册,前朝亦有特例,褒奖功臣,恩及其眷属!陛下法外施恩,正合古圣王之道!”
支持的声音竟也不在少数!而且多是年轻有为、思想较为开明的官员!他们早已受《文萃报》和七夕辩论的影响,对“情礼之辨”有了新的看法,此刻见皇帝带头“破例”,自然纷纷响应!
朝堂之上,顿时分作两派,争论不休!
皇帝高坐龙椅,冷眼旁观着这场因他一道旨意引发的朝争,心中明镜似的。他等争论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压过了所有嘈杂:
“够了!”
大殿瞬间寂静。
“朕意已决!”皇帝目光如电,扫过全场,“贾环忠勤可嘉,公主慧眼识人,林、薛二女贤良淑德。朕…成全他们,既是家事,亦是国事!彰显的是朕的恩德,朝廷的气度!此事…不必再议!”
“退朝!”
圣旨既下,再无转圜。
一场震动朝野的赐婚,就此尘埃落定。
贾环跪在殿中,深深叩首:“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知道,这盘大棋,皇帝…终究是赢了。而他,以及黛玉、宝钗、赵萱的命运,也从此…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然而,在那些早已被“英雄救美”、“才子佳人”故事熏陶的百姓心中,这却成了一桩…皇帝仁德、佳人圆满的千古佳话。
至于那些老学究的反对之声,很快便被这汹涌的“佳话”洪流,淹没了。
【叮!核心剧情‘皇帝赐婚’完成!过程‘波澜起伏’!朝堂争议‘新旧观念碰撞’!皇帝‘乾纲独断’!最终实现政治目标!‘平妻’身份获官方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