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宁离开后,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夜训口号声。
沈墨内心受到的冲击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大。几位排长看向彼此,眼中的震惊渐渐化为一种“捡到宝了”的兴奋。
一排长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难以置信:
“连长,这苏婉宁……简直是个移动的技术库!刚才说的那些,咱们营的技术骨干都不一定搞得这么明白。”
三排长翻看着苏婉宁留下的那张简洁明了的流程图,感叹道:
“这么好的苗子,放在普通连队去,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了?”
二排长接话,随即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拍了下脑袋:
“对了!前些日子师部通知,要分配女兵到各作战单位试点。我听说这次试点,咱们营是重点,也要分到几个。连长,您看……”
一排长眼中精光一闪,立即会意:
“连长,既然苏婉宁这么出色,咱们得想办法把她留在咱们尖刀连啊!”
他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
“我观察过了,这批女兵里确实有几个好苗子。何青是陆军学院在读,战术理论相当扎实;李秀英家传洪拳,身体素质和精神头都是一等一的好;王和平从农村来的,特别能吃苦,力气大、跑得快,射击天赋很高;还有陈静,卫校毕业,在县医院实习过,天生就是当卫生兵的料。”
他越说越兴奋,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
“要是能把她们和苏婉宁编在一起,这个试点班可就真有看头了。而且我听说,其他新兵连也有几个很出色的女兵。到时候连长您再想办法去“挖”一下,咱们凑成一个加强女兵班,这绝对是支奇兵!”
沈墨终于抬起头,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眉头却越皱越紧:
“你们说的这些,我早就考虑过。但是......但营长的态度,你们都知道。”
提到营长孟时序,几位排长脸上的兴奋瞬间冷却,都沉默了。
这位全师最年轻的营长向来以严格到不近人情着称,军事技能过硬,带兵极狠,对女兵加入一线作战部队更是明确反对。
他曾多次在营部会议上强调,空降兵,尤其是尖刀营,是插向敌人心脏的利刃,不是保姆单位,女兵的体能和生理特点无法胜任高强度的敌后突击任务。
为了这次师里强行推动的试点,他已经在营部发过好几次火。
“孟营长那边……”
一排长欲言又止,显然也深知其难度。
沈墨缓缓起身,踱到窗前。
月光下的训练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夜间战术训练,但他此刻却毫无欣赏的心情。
“上次师部会议,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拍了桌子,说这是胡闹,是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
沈墨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位排长,语气凝重:
“他说得很明白——尖刀营不是试验田,他的兵必须能跟他一起从天而降,在敌后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战斗。女兵?他连选拔的机会都不会给。”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孟营长甚至放出话来,要是哪个连队敢打女兵的主意,他就把那个连队的训练指标提高一倍。他说……”
“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些花架子上,不如多练出几个能在敌后活下来的兵。”
三位排长面面相觑。
他们都见识过孟时序说一不二的作风。这位从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可是一路从侦察兵杀上来的,向来以铁血着称。他认定的事,从来没有人能改变。
一排长忍不住开口:
“可是连长,苏婉宁这样的专业人才……”
“在孟营长眼里,没有男女之分,只有合格和不合格。”
沈墨打断他。
“他连选拔的机会都不会给,又怎么可能同意我们特意要人?”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所有人刚刚燃起的希望。在孟时序明确反对的情况下,任何关于女兵班的设想,都只能是空谈。
“不过……”
沈墨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仿佛下了某种决心。
“既然这是上面定下的试点,我们尖刀营既然躲不掉,就要做出个样子来。硬碰硬肯定不行,得讲究策略。”
他走回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扫过三位排长。
“刚才一排长的建议非常不错,如果真的非要接收女兵,集中组建一个女兵班是最好的办法。既便于管理,也能集中资源,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真正挖掘她们的潜力,看看女兵在特战化道路上到底能走多远。”
“同意!”
三排长立即赞同。
“但问题是。”
二排长一针见血。
“怎么说服孟营长?光是‘女兵班’这个想法,到他那里估计就直接毙了。他连一个女兵都不要,别说一个班了。”
沈墨缓缓坐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脑海中飞速运转。良久,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看来,常规的汇报和申请是行不通了。得想个办法,让孟营长‘亲眼’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专业人才,见识一下,在某些领域,性别从来就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甚至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
“我们要让他看到,这个女兵班不是负担,而是可能会磨砺成另一把更精巧、更致命的‘尖刀’。”
他心中已然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新兵连结业在即,各项考核和评比即将展开,这或许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好了,这件事先到这里,我心里有数。”
沈墨结束了这个话题,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硬。
“眼下,先做好新兵连的收尾工作。结业考核,授衔仪式,还有后续的分配,都给我盯紧了,不能出任何岔子。”
“是!”
三位排长齐声应道,他们都从连长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关于苏婉宁和女兵班的事,连长自有打算,而且,似乎要跟孟营长“斗智斗勇”一番。
几天后,新兵连接近尾声。
训练场上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气氛。基础科目训练已全部结束,接下来将是决定他们下连去向的结业综合考核。
苏婉宁站在队列中,听着台上宣读考核纪律。她的心情平静中带着一丝昂扬。
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加练和沈墨的针对性指导,让她的体能和军事技能都有了质的飞跃。
五公里越野能稳定在良好水平,单杠引体向上突破了八个,而格斗基础更是进步神速,不再是那个只会背口诀的新手。
更重要的是,那晚在连长办公室的小小“展露”,让她感觉到一扇新的大门似乎正在面前缓缓开启。
她不确定那扇门后是什么,但她渴望走进去。
她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来,空降兵,是她实现那个宏大梦想必须经历的第一块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