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规矩,年初二要回娘家。
秦母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她年初二就不回去了,大嫂还有娘家,是要回去的。
秦母给秦大嫂准备过年回去的东西时,是拽着姜雨眠一起准备的。
一包红薯干,一包红糖,十几个鸡蛋,还有两米布。
秦母想着这个红糖还是姜雨眠拿回来的,就跟她解释,“等供销社开门之后,我再去买一包。”
啊?
姜雨眠有些诧异,“娘,就这么多东西吗?”
秦母还以为她嫌拿的东西有些多,也确实,她想着今年日子比往年好过太多了,所以就给大儿媳妇准备了不少。
想着,她就把那两米布拿出来了。
“这样行吧?”
姜雨眠:“……”
说实话,她觉得这点东西,有点太少了。
姜雨眠扭头找了一圈,什么麦乳精啊,奶糖,果子啊都想往篮子里放,“娘,大嫂回娘家呢,你好歹多给她准备一点啊。”
秦大嫂收拾好东西之后,出来看到这一幕,魂儿都快吓没了。
连连摆手,赶紧把姜雨眠放在篮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弟妹,不用,真的不用拿这么多。”
要是被她娘家知道,现在家里日子这么好过,指不定,爹娘不在家的时候,三天两头就得上门打秋风。
这年头,不少人家里饭都吃不上呢。
别的不说,就单说这一包红糖,她拿回去,今天爹娘都得起身让她坐主位上去了。
秦大嫂觉得,秦母给准备的东西也有点多。
她自己收拾了一下,红薯干要拿着,红糖只拿了半包,鸡蛋数了数,就拿了十枚,布也放下了。
这么好的布,还不如给她家妞妞做衣服穿呢。
姜雨眠从城里买的那些东西,她都没拿,这要是拿回去了,娘家怕不是要闹翻天。
别的不说,一包麦乳精就足够俩嫂子动手打一架了。
她是回娘家拜年,又不是故意挑事儿的。
但是,做女儿的想孝顺父母也是真的,思来想去,她就带了点炸的萝卜丸子,麻叶,麻花,这些东西。
依着娘家那个条件,今年只怕还舍不得用油做这些东西呢。
回去之后,指不定会稀罕成啥样呢。
秦大嫂准备了这些东西,还不忘去问一问秦母,顺便给姜雨眠看两眼。
呃呃……
姜雨眠觉得她的意见也不重要,因为她真的不知道这村里回娘家要带点啥。
她知道的,只有以前在廖家的时候,廖家那几个姑奶奶回娘家带的东西。
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就单说吃的,那都是十分稀奇的。
记得有一年,三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带了一个厨子,说是以前在宫里伺候过的,可把廖老爷子高兴的不行,当天就让厨子下厨做饭,吃了一顿之后连声夸好。
所以……
她是真觉得,这些东西少的可怜。
不过,她有一点好,不懂她不乱说,反正秦母这么明事理的人,她点头的事情,肯定错不了。
等秦大嫂走后,家里突然就安静下来了。
秦勇和妞妞也跟着走了,安安宁宁围在秦川身边,过年,零嘴多,加上这几天俩孩子又乖的很。
这些吃的,姜雨眠也没有管的很严,俩孩子就乖乖的搬了小凳子坐在秦川身边,等着他投喂。
突然闲下来,姜雨眠还有点无所适从。
她甚至还想着出去找林母吵一架呢。
算了,大过年的,别找事儿了。
见她坐在旁边一个劲儿的打哈欠,秦母眼尖的看到之后,赶紧冲她使了眼色。
“回去睡吧,等吃饭的时候再喊你。”
虽说家里不会有人来拜年,但是万一呢,有那清闲的邻居,闲来无事上门聊天,看到她大过年的在家睡觉,还不知道咋往外宣传呢。
秦川听到秦母的声音,也跟着抬头去看。
“眠眠,没事,你去睡会儿吧,再熬下去,脸都垮了。”
什么!
姜雨眠赶紧起身,照了照镜子,脸色好像是有点蜡黄,困的眼皮都抬不起来了,没精打采的,看着就没之前鲜活明媚了。
“我现在就去睡。”
姜雨眠啥也不管了,转身就朝屋里走去。
炕还热乎着,她也是下乡之后才知道,原来这炕不是直接在底下挖个洞烧火,而是在别处烧了之后通过管道,把热气传输到这边。
她还记得,来到之后的第一晚,她问秦川,下面要不要添柴的时候,秦川那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要是直接在这下面烧,你确定我们还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吗!”
那和坐在锅里直接蒸,有啥区别!
还好她是在被窝里偷摸和秦川说的,要不然,真容易闹个大笑话。
天热,秦母就不停的烧热水,孩子们玩累了洗手得要热水,喝水也少不了,家里时不时来人也要添热水。
那边一直烧着,屋里的炕就暖和的很。
姜雨眠躺下之后,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一直到秦川喊她起来吃饭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这一觉睡到了中午12点多,迷迷糊糊的起来穿好衣服,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开始扒饭。
“我觉得这个年过的,我好颓废啊,感觉干啥都提不起劲儿。”
秦母下意识的心慌了一下,然后慢慢的朝着她凑了过去,“你该不会是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