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有孕了。
太子妃嫁进皇室,不到三个月,就被诊断出滑脉!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下旨,赏赐东宫金银锦缎珍玩补品无数,并特旨褒奖太子妃【温婉淑德,堪为典范】,甚至破例晋了其母族一位旁支官员的爵位。
皇后更是每日遣太医请脉,赏下的安胎药材皆是宫中秘藏,关怀备至。
朝堂之上,以镇国公沈啸为首的武将集团,和以刘丞相为首的文官势力,自然是声势更隆。
太子妃出身名门,让本来隐隐针锋相对的两家暂时握手言和,不管以后如何争权夺利,未来的皇帝都是他们的后代。
……
而在民间茶楼酒肆,街谈巷议中,太子妃有孕的消息更是成为了最热门的谈资。
说书人迅速编出了新的段子,将太子与太子妃的爱情故事描绘成天上地下的一对。
刘夫人听着不错,但还不满足,又悄悄地放出女儿救过太子的消息。
新的段子立刻出来了,其中【英雄救美】,【一见钟情】,【东宫专宠】等引人入胜的桥段,引得听客如痴如醉,纷纷感叹皇家亦有真情在。
故事甚至传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之地。
“好生热闹。”
明殊坐在茶楼,嗑着瓜子,听说书先生讲太子妃自幼养在道观,意外救了太子,两人暗生情愫。
说那二人离别之后,暗暗期待再见之日,没想到二人再见之时,便是大婚之日。
那太子把盖头一挑开,看到的,便是心仪的姑娘。玉佩一对,严丝合缝,当即泪流满面,口中感谢苍天庇佑,把救命恩人给他送到身边。
明殊也听得如痴如醉,赏了几颗银裸子,咽下最后一块菊花糕,便起身离开。
回到老宅时,见云夫人正兴致勃勃的拿着画像看,见她回来,赶紧道:“快过来挑挑,都是容貌英俊,有上进心的好孩子。”
“有的比我小了四五岁,人家不在意?”
“在意什么?你是太子妃的亲姑姑,未来皇太孙的姑奶奶,娶了你,那就是皇室的长辈,谁不乐意娶你?”
“你怎么能确定是皇孙,不是小郡主?”
“看你父亲,就只有你们三个女儿,儿子却快十个了,一看你们沈家就生儿子。”
这和沈家关系不大,明殊心想,是女主的光芒,家里只要有皇位,那就必生儿子。
云夫人笑的美滋滋,继续翻看画像:“这个长得俊,白白净净,说话还斯文,你肯定喜欢!”
“先等等吧,亲娘啊,”明殊撩开裙摆,直接坐到榻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当初守孝三年,并非祸事,因为三年后我成了太子妃的姑姑。”
“现在太子妃怀孕,难道就是幸事吗?”
明殊对呆愣的母亲摆摆手,继续道:“且再等一等吧。”
……
太子妃的孩子没了。
那天,太子妃照样无视宫规,随意出了宫,回诚国公府吃了顿饭,顺带被大奶奶问东问西。
吃完饭,回宫的路上,突然腹痛难忍,血流不止,等回到宫里被太医诊断时,发现孩子已经没了。
不仅如此,太子妃以后……怕是难以有身孕。
太子大怒,命大理寺彻查,最终得知,沈家有一厨子,因经常被沈家人欺辱打骂,心怀恨意。
那日,他本想下毒给沈家大爷,却不知道太子妃突然回来,结果太子妃意外中招。
满京哗然,许多人不可置信,没想到是沈家苛责下人,连累太子妃失了小皇孙。
宫里的太子妃快哭成一个泪人,死活都不肯相信:“爹爹和娘都是极好的人,怎么能做出苛责下人的事情,定是下面的人打着他们的名号欺负人。”
那日因为在母家,她便放松了警惕。不然她也是医者,何至于这么不小心中招!
“的确是这样的,”太子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她,“岳父岳母都是好人,做不出这些,沈家有个下人招了,是他借着主子的名头作威作福。”
“只是可惜了……”
太子说到这,也哽咽欲泣:“那是我第一个孩儿啊!”
“宸哥哥!是我不好,我不该乱跑!”
苏蓁蓁哭着扑在太子怀里,两人互相抱在一起哭,互相安慰。
等苏蓁蓁力竭,哭晕过去,太子把她放平在床上,又为她掖好被子,再轻轻退了出去。
东宫小书房内,太子刚进入,身后的几个太监就自然留在外面,把房间守了个严严实实。
屋内坐着的几个文人,立刻起身行礼,却被太子摆手拒绝。
“臣恭贺殿下。”
“有什么好恭贺的?”
“一恭贺殿下,剪掉宫外伸进来的手。
二恭贺殿下,太子妃无法绵延子嗣,殿下可纳丞相族女为太子良娣,分化朝廷中的文武势力。
三恭贺殿下,为天下为公之心依在,不曾因一妇人而动摇!”
“你这是在点我啊。”
“不敢,实在殿下大婚之后,略有昏庸之态,臣心有所忧。”
“……那实为我迷惑诚国公一派,做出的姿态,不必当真。”
“是臣愚钝,揣测错了殿下的深谋远虑。”
那文人也机灵,见太子定了性,也不再多说。
无论当时是何心态,真心实意也好,虚情假意也罢,现在,它必须是虚情假意!
太子又和手下商讨了几件事,包括纳妾之事,事尽,众人退下,独留太子一人坐在书房里沉思。
他想了很多,想到小时候用了十二分真心向蓁蓁许诺;想到了被逼婚时的无奈;想到了大婚之夜的惊喜;想到了听闻她有孕,自己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惊恐……
他的妻子可以是沈氏女,他最爱的人会是蓁蓁。
唯独这二者,不能合二为一!
蓁蓁……他该拿她怎么办?沈家,他一定要灭,可沈家一灭,蓁蓁她就不能做自己的妻子了……
太子死死地抓住那一半玉佩,手都勒出了血痕,却浑然不自知。
最终,太子只是疲惫的跌坐在椅子上。
有的人看似犹豫不决,实则早就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