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部落归顺的次日清晨,林砚召集了所有部落的族长召开议事会。议事室里,新老族长围坐在巨大的石桌旁,石桌上铺着一张用兽皮绘制的荒原地图,上面用炭笔标注着岩谷现有范围、能量矿脉、水源地等关键信息,边缘还留着大片空白——那是即将纳入规划的新领地。
“诸位,”林砚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地图中央,“现在岩谷联盟已有七个部落,总人口超过四千二百人,原有的领地早已不够用。今天召集大家,就是要敲定领地扩容的方案,规划新居所和资源区,让每个族人都有地种、有房住、有活干。”
话音刚落,陶土部落的族长沙陶立刻附和:“族长说得对!我们带来的陶窑只能搭在临时营地外,风一吹就倒,要是能有块固定的区域建窑场就好了!”
“还有我们棉木部落,”棉木族长沙棉跟着说道,“棉花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源,原有的农田太挤了,要是能开辟新的耕地,我们能织出更多的布,让所有人都穿上棉甲!”
众人纷纷点头,每个部落都有迫切的需求:石砾部落擅长挖掘,想参与新矿脉的开采;青芷部落需要开阔的药田,培育更多草药;沙丘部落则希望能有靠近水源的场地,驯养更多骆驼。
林砚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手指落在地图西侧的一片开阔地:“这里是枯木林与能量矿脉之间的平缓地带,面积有岩谷现有领地的三倍大,地势平坦,靠近溪流,适合建设新居所和工坊区。”他又指向北侧的坡地,“这里土层肥沃,阳光充足,适合开辟新农田和药田;东侧的山谷有天然岩壁,能改建为矿洞和仓库;南侧靠近隘口,地势险要,适合建设防御工事和训练场。”
为了让规划更贴合各部落需求,林砚让每个部落根据自身技艺认领区域:“沙棉族长,新农田西侧的坡地分给棉木部落,作为棉花种植区和织布工坊;沙陶族长,东侧山谷的边缘地带分给陶土部落,那里的黏土适合制陶,还能利用山谷挡风;石松族长,你们带族人参与新居所的建造,顺便负责挖掘矿洞的初期工程;冰风族长,南侧的训练场交给你们,冰原部落擅长格斗,正好能训练新加入的卫士。”
每个族长都领到了明确的任务,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色。拓补充道:“所有部落的新居所统一规划,石屋要建得结实,屋顶铺茅草和黏土,既能防雨又能保暖。每户分配一间主屋和一间杂物间,老弱妇孺优先安排在靠近广场的区域。”
青叶则拿出另一张兽皮,上面画着草药和作物的分布图:“新农田分成五块,分别种植小麦、土豆、玉米和棉花,最边缘的地块留给青芷部落种草药。我会教大家堆肥的方法,保证产量比原来提高五成。”
议事会结束后,各部落立刻行动起来。整个西侧开阔地瞬间变成了忙碌的工地:石砾部落的族人拿着石斧和锄头清理地面的碎石,棉木部落的人带着种子去坡地翻土,陶土部落则拉着骆驼去山谷搬运黏土,冰原部落的卫士已经在南侧坡地竖起了训练用的木桩。
林砚没有闲着,他带着阿瘸子和几名工匠去勘察新工坊区的选址。这里要建造更大的熔炉、能量转换器车间和武器锻造台,还得预留出存放探索者号碎片和能量矿的仓库。“工坊区要靠近能量矿脉和溪流,”林砚指着一块地势稍高的平地,“这里排水方便,离矿脉近,运输矿石节省力气。熔炉要建在下风处,避免烟尘影响居住区。”
阿瘸子早已迫不及待,蹲在地上画起了工坊的布局图:“我要建三座大型熔炉,一座专门熔合金,一座熔铁,还有一座试试熔能量矿!旁边再建个装配车间,造好的步枪零件直接在这里组装,效率能提高一倍!”
在新居所的建设现场,林砚看到了令人暖心的景象:岩谷的老族人带着新归顺的族人搭建石屋,教他们如何垒石墙、抹黏土;青藤族的女人给干活的族人送水送食物;孩子们则帮着搬运细小的石块,虽然力气小,却干得格外认真。石松擦着额头的汗,笑着对林砚说:“族长,这样一起干活才像一家人!以前在石砾部落,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林砚让人把新造的青铜工具分发下去,还让阿瘸子造了几台简易的滑轮装置,用来搬运沉重的石块。有了工具的助力,新居所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短短五天就竖起了五十多间石屋的框架。
这天傍晚,林砚正在检查石屋的质量,阿铁兴冲冲地跑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块闪亮的金属:“族长!我们在东侧山谷发现了铜矿!纯度很高,比之前找到的铜矿质量还好!”
铜矿的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青铜是打造工具和武器的重要材料,之前的铜矿储量不足,一直制约着工坊的生产。林砚立刻跟着阿铁去山谷查看,只见岩壁上裸露着大片青绿色的矿石,用石斧敲开一块,里面的铜芯泛着亮红色的光泽。“太好了!”林砚当即决定,“石松族长,明天抽调二十名族人过来,先挖一条简易矿道,把矿石运出去。阿瘸子,立刻安排人打造铜制工具,替换掉石制工具,提高建设效率。”
铜矿的开采给建设工程注入了新的动力。铜制的锄头、斧头和凿子比石制工具锋利耐用,石屋的建造速度再次提升;陶土部落用铜制工具修整陶坯,烧出的陶器更加光滑规整;棉木部落用铜制镰刀收割草料,效率提高了三倍。
十天后,新居所的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一百五十间石屋整齐地排列在开阔地上,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墙壁抹得平整光滑,每间屋子都有一扇木制的门和一个小窗户。广场西侧还建起了一座更大的学堂,能容纳两百多个孩子同时上课;学堂旁边是新的议事室,石桌和石凳都是用整块岩石打造的,比原来的更加宽敞。
迁居那天,整个岩谷都沉浸在喜悦中。各部落的族人背着行李,搬进了崭新的石屋,孩子们在院子里奔跑嬉戏,女人们则忙着擦拭家具、晾晒衣物。沙陶摸着自家石屋的墙壁,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辈子从来没住过这么结实的房子,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新资源区的建设也同步推进。新农田里种满了作物,嫩绿的幼苗在风中摇曳;棉木部落的织布工坊已经织出了第一批棉布,洁白柔软,比兽皮舒服多了;陶土部落的窑场烧出了第一批陶罐和陶盆,结实耐用,很快就取代了简陋的兽皮容器;东侧的铜矿已经挖出了一条深十米的矿道,每天能运回数十斤矿石。
最让人振奋的是新工坊区的建成。三座巨大的熔炉矗立在平地中央,烟囱里冒着淡淡的青烟,里面的火焰在能量矿的加持下,呈现出耀眼的蓝色;能量转换器车间里,阿瘸子带领工匠们正在组装第二台能量转换器,很快就能为黑匣子和科研设备提供稳定的能量;武器锻造台上,新造的星陨步枪已经堆成了小山,每一把都闪着冷硬的光泽,等待着被分配给卫士。
在南侧的训练场,冰原部落的卫士正在训练新加入的族人。他们手把手地教大家握枪的姿势、瞄准的技巧,还有近距离格斗的方法。风离站在一旁,用荒陨号的定位器检测周围的能量波动,不时提醒大家:“西北方向的能量场有些异常,可能有魔兽靠近,训练时注意警戒。”
林砚站在新建成的了望塔上,俯瞰着整个扩容后的领地:新居所炊烟袅袅,农田里绿意盎然,工坊区机器轰鸣,训练场喊声震天。一千二百多名族人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生活着,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
拓走上了望塔,递给林砚一块刚烤好的土豆:“族长,你看这景象,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的岩谷联盟,比荒原上任何一个部落都强!”
林砚接过土豆,热气腾腾的温度从手心传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