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前的准备工作接踵而至,校园里弥漫着一股忙碌而新鲜的气息。
清晨的空气微凉,带着露水与青草混合的清新味道,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斑驳光影。
汤予竹早早地收拾好书包,将打印好的教材清单仔细折好,夹进笔记本中,又检查了一遍身份证和学生证是否带齐,这才轻步走出宿舍楼。
她穿着一件浅蓝色棉质衬衫和深色牛仔裤,脚踩一双白色帆布鞋,背着一个米白色的双肩包,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
文学院地下书库位于教学楼b区负一层,入口在一条安静的侧廊尽头。水泥台阶向下延伸,两侧墙壁贴着泛黄的老式瓷砖,头顶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光线略显昏黄,仿佛为这座藏书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空气中飘散着纸张、油墨与木质书架交融的独特气味,那是知识沉淀多年后才有的气息。
中文系的教材发放点设在书库最里面的一排铁架之间。新生们早已排成蜿蜒的队伍,安静地等待着。有人低头翻看手机,有人小声交谈,更多人则望着前方搬运书籍的工作人员,眼神中透出期待与紧张交织的情绪。轮到汤予竹时,负责登记的老师核对了她的学号和姓名,随后逐一从不同区域取来教材。
第一本是《中国文学史》,封面采用哑光灰蓝色调,烫金标题沉稳庄重;接着是《古代汉语》,纸张选用仿古宣纸质感,微微泛黄,摸上去有种粗糙却温润的手感;《现代汉语》厚达六百多页,几乎需要双手才能稳稳托住,书脊因装订紧密而显得坚硬;《文学理论教程》字体细密,排版紧凑,目录中满是“能指”“所指”“话语建构”等术语,令人望而生畏却又心生敬畏;《美学原理》配有大量插图,从敦煌壁画到西方油画,图文并茂,翻开一页便觉思想深邃;最后是《西方文论选》,译文精准冷峻,选篇涵盖柏拉图、康德、福柯等人,字里行间透露出理性思辨的力量。
这些书一本接一本堆叠在她怀里,越摞越高,几乎遮住了视线。她稍稍调整姿势,用双臂紧紧环抱着这摞厚重的教材,手臂渐渐发酸,指尖也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但她舍不得放下,仿佛怀抱着的不只是书本,而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鼻尖不断钻入油墨与新纸交织的清香,那是一种无声的召唤,让她内心涌起一种近乎虔诚的使命感——这些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无数学者毕生心血的凝结,是跨越时空的思想桥梁。
抱着教材返回宿舍并不轻松。楼梯狭窄,拐角处光线不足,她不得不侧身避让迎面而来的人流,有时还得停下脚步等人先通过。途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撞到了她的肩膀,几本书险些滑落,她急忙稳住重心,低声说了句“没事”,对方连声道谢离去。回到寝室,她先把床铺腾出一块空地,再小心翼翼地拆开每本书的塑料包装,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品。她拿出湿巾轻轻拂去表面细小的灰尘,又用干布擦拭一遍,确保每一本书都整洁如新。
然后,她开始分类整理:左边摆放文学史类,包括《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简史》等,象征着时间长河中的文化脉络;中间是语言类书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整齐排列,代表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的基础地位;右边则是理论类,《文学理论教程》《美学原理》《西方文论选》依次排开,体现逻辑与哲思的严谨体系。此外,她还将音乐系辅修课程所需的乐谱资料穿插其中,五线谱符号在封面上若隐若现。这方寸书架,竟成了她未来四年精神世界的缩影——既有传统的厚重,也有现代的理性,更有跨学科的探索欲。
下午两点,阳光斜照进窗台,金色光束落在书架上,映出淡淡的尘埃浮动轨迹。她换上运动鞋,前往体育馆领取军训服装。偌大的场馆早已人声鼎沸,各院系的新生按身高分成若干队伍,喧闹声在穹顶下回荡,夹杂着广播里循环播放的注意事项:“请按身高列队,勿随意走动,请携带学生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其间,耐心解答问题,维持秩序。
汤予竹站在“S码”队伍中,静静等候。终于轮到她时,工作人员一一清点物品:一套丛林迷彩作训服(长袖外套和长裤)、一件浅绿色短袖衬衣、一顶迷彩作训帽、一双军用胶鞋,外加武装带、军用水壶、单兵背包等配件。所有物品被仔细装进一个蓝色编织袋里,袋子结实耐用,提手处还缝有加固条纹。
她伸手摸了摸作训服的布料,确实粗糙,有些扎手,像是掺了化纤的帆布材质,透气性也不太好,估计夏天穿着会闷热难耐。胶鞋底部坚硬,鞋帮厚重,踩在地上发出“咯噔”的声响,走几步脚底就传来明显的压迫感。但她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种“不舒适感”正是军训意义的一部分——它不是表演,而是真实的身体历练,是对意志力的初步考验。
回到寝室,她关上门,换上整套迷彩服。衣服虽宽松,但束紧腰间的武装带后,立刻显得利落挺括。她将长发高高扎成马尾,严实地藏进帽子内,额前碎发也被仔细压平,用黑色小卡子固定。镜中的少女褪去了平日的温婉气息,眼神多了几分坚定,轮廓在军装衬托下更显清瘦而有力。她试着抬起右手敬了个礼,动作生涩却不失认真,肘部略微弯曲,掌心微凹,指尖贴近帽檐边缘。
那一刻,仿佛有股无形的力量注入身体,让她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脊背,肩膀自然向后展开,呼吸也变得深沉平稳。她低头看了看挂在腰侧的军用水壶,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单兵背包压在肩头,带来清晰的重量感。她背上行囊走了几步,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真实——不仅是物理上的负荷,更是心理上的准备。
窗外夕阳西沉,余晖洒在迷彩肩章上,泛出淡淡的金光。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掀起窗帘一角,也轻轻拨动她的帽檐。这一天,知识的重量与戎装的象征,一同落在了她的双肩。她知道,真正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那是一场脑力与体力交织的淬炼,一场关于自律、坚持与成长的漫长跋涉。而此刻的一切,不过是序章的开端。